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晓强专利>正文

一种饮水机过热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5277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饮水机保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饮水机过热保护装置,包括上机身、加热箱、第一入水管和第二入水管,所述上机身顶内壁与加热箱的顶部固定连接。该饮水机过热保护装置,通过设置贮水槽、微型泵、冷凝管、水冷排、风冷扇和导热铜板等,通过微型泵带动贮水槽内部的冷却水进行循环,由导向管‑‑冷凝管‑‑回流管进行冷却水的循环,冷却水在冷凝管处带走导热铜板处的热量,冷却水在水冷排处散热,并最终回流到贮水槽内,配合风冷扇和上机身背面的通风栅格,可将温控电路板上的热量控制在较安全的范围内,解决了当前饮水机内部温控电路温度较高,一旦长期过热,会引发电路元器件寿命降低,甚至安全事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饮水机过热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饮水机保护
,具体为一种饮水机过热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饮水机通过温控电路控制加热设备对饮水机内部的热水箱进行加热,通过通电加热---断电恒温---通电加热,这一过程进行热水的产出,由于加热设备自身的额定功率较大,因此饮水机内部温控电路的负载变大,最终整个温控电路的产热变得相当可观,这些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排出,饮水机内部的温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状态,这样会导致温控电路上的一些元器件寿命降低,甚至引起用电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饮水机过热保护装置,具备通过对温控电路进行降温,防止温控电路过热的优点,解决了当前饮水机内部温控电路温度较高,一旦长期过热,会引发电路元器件寿命降低,甚至安全事故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通过对温控电路进行降温,防止温控电路过热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饮水机过热保护装置,包括上机身、加热箱、第一入水管和第二入水管,所述上机身顶内壁与加热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箱的顶部与第一入水管的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饮水机过热保护装置,包括上机身(1)、加热箱(2)、第一入水管(3)和第二入水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身(1)顶内壁与加热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箱(2)的顶部与第一入水管(3)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一入水管(3)的顶端与上机身(1)的顶内壁连通,所述上机身(1)的顶部设有水桶(26),且上机身(1)的顶内壁与第二入水管(4)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二入水管(4)的底端连通有冷水出口(24),所述加热箱(2)的左侧连通有热水管(23),所述热水管(23)的左端连通有热水出口(22),所述上机身(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机身(25),所述下机身(25)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杆(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水机过热保护装置,包括上机身(1)、加热箱(2)、第一入水管(3)和第二入水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身(1)顶内壁与加热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箱(2)的顶部与第一入水管(3)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一入水管(3)的顶端与上机身(1)的顶内壁连通,所述上机身(1)的顶部设有水桶(26),且上机身(1)的顶内壁与第二入水管(4)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二入水管(4)的底端连通有冷水出口(24),所述加热箱(2)的左侧连通有热水管(23),所述热水管(23)的左端连通有热水出口(22),所述上机身(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机身(25),所述下机身(25)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的右端与下机身(25)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且滑杆(1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滑行块(13),所述滑行块(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贮水槽(14),所述贮水槽(14)的右侧设有出水阀(15),且贮水槽(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杆(16);
所述上机身(1)的底内壁固定连接有微型泵(10),所述微型泵(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管(9),且微型泵(10)的底端连通有吸水管(11),所述导向管(9)远离微型泵(10)的一端连通有冷凝管(8),所述加热箱(2)的内部设有加热棒(5),所述加热棒(5)的底端延伸出加热箱(2),且加热棒(5)的底端电连接有温控电路板(6),所述温控电路板(6)的右侧与上机身(1)的右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刘晓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