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枕头的枕套以及可调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257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可调枕头的枕套以及可调枕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调枕头的枕套,其包括枕面体,枕面体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包围翼,枕面体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包围翼;第一包围翼、第二包围翼分别设置有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可调枕头的枕套与内芯之间的安装、拆卸;可调枕头为包围状态时,第二包围翼相互之间连续连接,能够防止第二包围翼因某一点受力不均匀而变形,影响可调枕头的外观;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可调枕头的枕面的硬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枕头的枕套以及可调枕头
本技术涉及可调枕头的枕套以及可调枕头。
技术介绍
传统的枕头通常包括枕套以及内芯,枕套同为筒状,将内芯置入枕套时,需要将内芯相对枕套移动。在内芯相对枕套移动的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克服内芯与枕套之间的摩擦力,比较不方便。将内芯从枕套中拆卸出也是如此。传统的枕头,其厚度不可调整,无法满足人对枕头厚度的不同要求。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调枕头的枕套,便于可调枕头的枕套与内芯之间的安装、拆卸。本技术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为:可调枕头的枕套,其包括枕面体,枕面体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包围翼,枕面体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包围翼;第一包围翼、第二包围翼分别设置有连接装置。进一步地,连接装置为拉链、魔术贴、纽扣和扣眼、按扣、带状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第一包围翼的侧面设置有定位侧翼,定位侧翼、枕面体合围形成定位腔。将内芯放置在定位腔能够实现定位,便于包围操作。本技术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为:可调枕头,包括上述的可调枕头的枕套,还包括内芯,内芯位于枕面体内,第一包围翼分别包围内芯后通过连接装置相互连接,第二包围翼分别包围内芯后通过连接装置相互连接。进一步地,连接装置包括连续连接装置以及间隔连接装置,连续连接装置设置在第二包围翼上,间隔连接装置设置在第一包围翼上;包围状态时,第一包围翼位于第二包围翼的内面。可调枕头为包围状态时,第二包围翼相互之间连续连接,能够防止第二包围翼因某一点受力不均匀而变形,影响可调枕头的外观。进一步地,内芯包括主内芯以及至少一个与主内芯层叠的调节内芯,第一包围翼、第二包围翼分别设置有至少两组连接装置。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可调枕头的厚度。进一步地,主内芯、各调节内芯的硬度均存在差异。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可调枕头的枕面A的硬度。进一步地,调节内芯分别为海绵、乳胶、棕榈制成。进一步地,第一包围翼的长度小于内芯的长度的一半,间隔连接装置为具备弹性的带状物。能够使包围操作比较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便于可调枕头的枕套与内芯之间的安装、拆卸。2)可调枕头为包围状态时,第二包围翼相互之间连续连接,能够防止第二包围翼因某一点受力不均匀而变形,影响可调枕头的外观。3)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可调枕头的枕面的硬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的可调枕头的立体示意图,可调枕头为包围状态。图2是本技术中的可调枕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可调枕头的枕套的仰视示意图;可调枕头的枕套为展开状态。图4是本技术中的可调枕头包围操作时的立体示意图;细虚线表示包围前第一包围翼11的假想位置,细虚线箭头表示包围操作时第一包围翼11的移动方向;粗虚线箭头表示包围操作第二包围翼12的移动方向。图5是另一种实施方式【即第二实施方式】的可调枕头的枕套的仰视示意图。枕面体1;第一包围翼11;定位侧翼111;定位腔112;第二包围翼12;连接装置13;连续连接装置131;拉链1311;间隔连接装置132;纽扣1321;扣眼1322;带状物1323;内芯2;主内芯21;调节内芯22;枕面A。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本技术的可调枕头的枕套,其包括枕面体1,枕面体1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包围翼11,枕面体1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包围翼12。枕面体1通常具备柔性的,为常规的布料制成。可调枕头使用时,枕面体1的与人体接触的一面为枕面A。第一包围翼11、第二包围翼12分别设置有连接装置13。包围操作时,将内芯2放置在枕面体1上,然后将第一包围翼11分别包围内芯2后通过连接装置13相互连接,第二包围翼12分别包围内芯2后通过连接装置13相互连接即可,在包围操作时,内芯2相对枕面体1位置固定,无需克服内芯2与可调枕头的枕套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可调枕头的枕套包围内芯2;反之,也便于将内芯2从可调枕头的枕套中拆出。即,便于可调枕头的枕套与内芯2之间的安装、拆卸。连接装置13为用于实现零部件连接的装置,比如可以连接装置13为拉链1311、魔术贴、纽扣1321和扣眼1322、按扣、带状物1323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带状物1323可以通过相互绑在一起实现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连接。进一步地,第一包围翼11的侧面设置有定位侧翼111,定位侧翼111、枕面体1合围形成定位腔112。将内芯2放置在定位腔112能够实现定位,便于包围操作【即用可调枕头的枕套包围内芯2的操作】。本技术的可调枕头,其包括上述的枕套,还包括内芯2,内芯2位于枕面体1内,第一包围翼11分别包围内芯2后通过连接装置13相互连接,第二包围翼12分别包围内芯2后通过连接装置13相互连接。此时,可调枕头为包围状态。优选地,连接装置13包括连续连接装置131以及间隔连接装置132,连续连接装置131设置在第二包围翼12上,间隔连接装置132设置在第一包围翼11上;包围状态时,第一包围翼11位于第二包围翼12的内面【第二包围翼12的靠近内芯2的一面为内面】。连续连接装置131为拉链1311、魔术贴等可以在直线或者曲线上实现连续连接的装置。间隔连接装置132为纽扣1321和扣眼1322、按扣、带状物1323等可以在点上实现连接的装置。可调枕头为包围状态时,第二包围翼12相互之间连续连接,能够防止第二包围翼12因某一点受力不均匀而变形,影响可调枕头的外观。进一步地,内芯2包括主内芯21以及至少一个与主内芯21层叠的调节内芯22,第一包围翼11、第二包围翼12分别设置有至少两组连接装置13。增加或者减少调节内芯22的数量后,可调枕头也相应地变化,从而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可调枕头的厚度。进一步地,主内芯21、各调节内芯22的硬度均存在差异。通常,调节内芯22分别为海绵、乳胶、棕榈制成;以分别具备软、硬、适中的硬度。调节主内芯21和调节内芯22的层叠顺序,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可调枕头的枕面A的硬度;比如,将海绵制成的调节内芯22最靠近枕面A,能够使枕面A比较软。优选地,如图5所示,第一包围翼11的长度小于内芯2的长度的一半,间隔连接装置132为具备弹性的带状物1323。进行包围操作时,先将第一包围翼11分别包围内芯2并使带状物1323从内芯2露出【即仰视时,带状物1323超出内芯2】,然后将第二包围翼12分别包围内芯2后通过连接装置13相互连接,然后拉直带状物1323使第一包围翼11与内芯2贴合,然后将露出部分的塞回第二包围翼12与内芯2之间,使第一包围翼11依靠带状物1323与第二包围翼12和内芯2之间的摩擦力实现相互连接;在上述包围操作的过程中,无需依次扣纽扣1321或者按扣,能够使包围操作比较方便。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调枕头的枕套,其特征是,其包括枕面体(1),枕面体(1)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包围翼(11),枕面体(1)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包围翼(12);第一包围翼(11)、第二包围翼(12)分别设置有连接装置(13)。/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枕头的枕套,其特征是,其包括枕面体(1),枕面体(1)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包围翼(11),枕面体(1)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包围翼(12);第一包围翼(11)、第二包围翼(12)分别设置有连接装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枕头的枕套,其特征是,连接装置(13)为拉链(1311)、魔术贴、纽扣(1321)和扣眼(1322)、按扣、带状物(1323)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枕头的枕套,其特征是,第一包围翼(11)的侧面设置有定位侧翼(111),定位侧翼(111)、枕面体(1)合围形成定位腔(112)。


4.可调枕头,其特征是,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可调枕头的枕套,还包括内芯(2),内芯(2)位于枕面体(1)内,第一包围翼(11)分别包围内芯(2)后通过连接装置(13)相互连接,第二包围翼(12)分别包围内芯(2)后通过连接装置(13)相互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中恩李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佑居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