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物体表面的深度信息,是一种用于测量视场中物体 表面的深度信息的单孔径多重成像的光学成像测距装置,即物体表面上 点到视点之间的距离。获得的距离信息可用于物体三维形貌的重建,目 标特征识别,以及自动车辆,机器人导航等。
技术介绍
普通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过程一般是三维物空间到二维像空间的映 射,成像过程中往往丢失了景物的深度信息。而获得图像的深度信息即 物体表面上各点到视点的距离在很多应用中是非常重要。常用的被动式 距离恢复方法有立体视觉方法、光学微分方法、微透镜阵列的单目立体 方法以及孔径编码层析成像方法等。立体视觉方法是通过在空间放置两 台或多台相机对同一目标物体在不同的视点进行摄像。由于视点不同, 所成的图像之间存在着视差,即同一物点的像点分布在各个相机像接收 面的不同位置上。如果能够从每幅视差图像中找到同一物点的对应像点, 然后根据三角几何就可以计算出物点的距离来。但是这种方法需要相机 的精确定位和复杂标定,并且由于在图像间寻找同一物点的像即图像的 匹配需要大量极其复杂的计算,因此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了解决立体视觉方法中存在的内在困难,人们提出了光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孔径多重成像的光学成像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同光轴地依次包括成像主透镜(2)、多重成像元件(3)、场镜(4)和光电探测器(5),该光电探测器(5)的输出端接数字图像处理器(6),所述的成像主透镜(2)与多重成像元件(3)紧贴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庆国,刘立人,栾竹,刘德安,孙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