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安全保护技术领域的一种分体式智能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本体,所述安全帽本体上设有监管装置,所述监管装置包括两组外壳及安装于两组外壳内的充电芯片、锂离子电池、LDO稳压芯片、主控芯片、感光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通讯芯片、GNSS定位芯片、SIM卡、麦克风、扬声器、通讯天线和GNSS天线,安全帽本体与监管装置连接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实现对作业人员的智能管理,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和作业环境进行全方位的监护,对作业人员起到真正的保驾护航作用。
A kind of split intelligent safety helm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智能安全帽
本技术涉及安全保护
,具体为一种分体式智能安全帽。
技术介绍
安全帽是指对人体头部受外力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由帽壳、帽衬、下颏带、后箍等组成,帽壳呈半球形,坚固、光滑并有一定弹性,打击物的冲击和穿刺动能主要由帽壳承受。帽壳和帽衬之间留有一定空间,可缓冲、分散瞬时冲击力,从而避免或减轻对头部的直接伤害。冲击吸性性能、耐穿刺性能、侧向刚性、电绝缘性、阻燃性是对安全帽的基本技术性能的要求。我国安全帽生产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矿井用的胶布矿灯帽,手工编制的藤条、柳条,竹编帽开始有了原始的安全帽。而从70年代后期,自上海造船行业用工程塑料聚碳酸酯注塑制成第一代塑料安全帽开始,此后各地陆续开发出维纶、环氧树酯玻璃钢、ABS塑料等新一代安全帽。从此安全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局面。但是无法实现对作业人员的智能管理,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和作业环境进行全方位的监护,对作业人员起不到真正的保驾护航作用。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分体式智能安全帽,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智能安全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智能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本体,所述安全帽本体上设有监管装置,所述监管装置包括两组外壳及安装于两组外壳内的充电芯片、锂离子电池、LDO稳压芯片、主控芯片、感光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通讯芯片、GNSS定位芯片、SIM卡、麦克风、扬声器、通讯天线和GNSS天线,所述主控芯片通过所述LDO稳压芯片与锂离子电池相连接,所述锂离子电池通过所述充电芯片与USB充电线相连接,所述USB充电线的充电端延伸至监管装置的外部,所述主控芯片分别连接所述感光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通讯芯片、GNSS定位芯片、麦克风和扬声器,所述GNSS定位芯片连接所述SIM卡,所述通讯芯片和GNSS定位芯片分别连接所述通讯天线和GNSS天线。优选的,所述监管装置通过安装板安装于安全帽本体的帽沿上,所述安装板通过外壁四角处的固定螺栓固定于安全帽本体上,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一体成型的限位板。优选的,所述监管装置的两组外壳通过固定螺丝相固定,所述两组外壳的顶部设有出线端口和线夹,一组外壳的侧壁上设有与限位板相配合的挂扣。优选的,所述监管装置通过双面胶粘接于安全帽本体的帽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安全帽上安装监管装置,监管装置通过内置的感光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可实时监控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光线和作业人员的运动状态,实现对作业人员的实时监控,保证作业人员能够按规定佩戴安全帽;2、本技术通过在安全帽上安装监管装置,监管装置通过内置的通讯芯片、通讯天线、GNSS定位芯片、GNSS天线和SIM卡,能够实现无线通讯、定位作业人员的具体位置,对配带该安全帽的作业人员进行身份识别;3、本技术通过在安全帽上安装监管装置,监管装置通过内置的麦克风和扬声器,可实现与佩带安全帽的作业人员进行交互,而且该监管装置具有电力续航能力,充电方便;4、本技术通过在安全帽上安装监管装置,安全帽本体与监管装置连接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实现对作业人员的智能管理,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和作业环境进行全方位的监护,对作业人员起到真正的保驾护航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安装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监管装置外壳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监管装置原理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安全帽本体;2、安装板;201、固定螺栓;202、限位板;3、监管装置;301、固定螺丝;302、挂扣;303、出线端口;304、线夹;4、USB充电线;5、充电芯片;6、锂离子电池;7、LDO稳压芯片;8、主控芯片;9、感光传感器;10、加速度传感器;11、通讯芯片;12、GNSS定位芯片;13、SIM卡;14、麦克风;15、扬声器;16、通讯天线;17、GNSS天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智能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本体1,所述安全帽本体1上设有监管装置3,所述监管装置3包括两组外壳及安装于两组外壳内的充电芯片5、锂离子电池6、LDO稳压芯片7、主控芯片8、感光传感器9、加速度传感器10、通讯芯片11、GNSS定位芯片12、SIM卡13、麦克风14、扬声器15、通讯天线16和GNSS天线17,所述主控芯片8通过所述LDO稳压芯片7与锂离子电池6相连接,所述锂离子电池6通过所述充电芯片5与USB充电线4相连接,所述USB充电线4的充电端延伸至监管装置3的外部,所述主控芯片8分别连接所述感光传感器9、加速度传感器10、通讯芯片11、GNSS定位芯片12、麦克风14和扬声器15,所述GNSS定位芯片12连接所述SIM卡13,所述通讯芯片11和GNSS定位芯片12分别连接所述通讯天线16和GNSS天线17。其中,电器元件:USB充电线4、充电芯片5、锂离子电池6、LDO稳压芯片7、主控芯片8、感光传感器9、加速度传感器10、通讯芯片11、GNSS定位芯片12、SIM卡13、麦克风14、扬声器15、通讯天线16、GNSS天线17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具体的,通讯芯片11采用合宙通信厂商的型号为Air800的通讯芯片,为GSM+GNSS二合一模组,主控芯片8采用NORDIC厂商的型号为nRF51822-QFAA的主控芯片,LDO稳压芯片7采用圣邦微电子厂商的型号为SGM2036-3.0YN5G/TR的LDO稳压芯片,充电芯片5采用圣邦微电子厂商的型号为SGM4056-6.8YTDE8G/TR的充电芯片,加速度传感器10采用ST意法半导体厂商的型号为LIS2DH12TR的加速度传感器,感光传感器9采用敦南科技厂商的型号为LIS2DH12TR的感光传感器,GNSS天线17采用嘉兴佳利厂商的型号为DAS1575R18C12的GNSS天线,通讯天线16采用华信通讯厂商的GSM/GPRS内置全向天线的GMS/GPRS天线,麦克风14采用共达电声厂商的型号为BOM4015YP1.6-G423-RC-HF的麦克风,扬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智能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帽本体(1)上设有监管装置(3),所述监管装置(3)包括两组外壳及安装于两组外壳内的充电芯片(5)、锂离子电池(6)、LDO稳压芯片(7)、主控芯片(8)、感光传感器(9)、加速度传感器(10)、通讯芯片(11)、GNSS定位芯片(12)、SIM卡(13)、麦克风(14)、扬声器(15)、通讯天线(16)和GNSS天线(17),所述主控芯片(8)通过所述LDO稳压芯片(7)与锂离子电池(6)相连接,所述锂离子电池(6)通过所述充电芯片(5)与USB充电线(4)相连接,所述USB充电线(4)的充电端延伸至监管装置(3)的外部,所述主控芯片(8)分别连接所述感光传感器(9)、加速度传感器(10)、通讯芯片(11)、GNSS定位芯片(12)、麦克风(14)和扬声器(15),所述GNSS定位芯片(12)连接所述SIM卡(13),所述通讯芯片(11)和GNSS定位芯片(12)分别连接所述通讯天线(16)和GNSS天线(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智能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帽本体(1)上设有监管装置(3),所述监管装置(3)包括两组外壳及安装于两组外壳内的充电芯片(5)、锂离子电池(6)、LDO稳压芯片(7)、主控芯片(8)、感光传感器(9)、加速度传感器(10)、通讯芯片(11)、GNSS定位芯片(12)、SIM卡(13)、麦克风(14)、扬声器(15)、通讯天线(16)和GNSS天线(17),所述主控芯片(8)通过所述LDO稳压芯片(7)与锂离子电池(6)相连接,所述锂离子电池(6)通过所述充电芯片(5)与USB充电线(4)相连接,所述USB充电线(4)的充电端延伸至监管装置(3)的外部,所述主控芯片(8)分别连接所述感光传感器(9)、加速度传感器(10)、通讯芯片(11)、GNSS定位芯片(12)、麦克风(14)和扬声器(15),所述GNSS定位芯片(12)连接所述SI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林,印若成,韩天辰,仲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犀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