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梧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小型炒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15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炒茶机,属于茶叶翻炒设备,解决传统炒茶机无法定量翻炒的问题,该炒茶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顶部设有用于输送茶叶的进料机构,所述的进料机构下方设有用于称量茶叶的称重机构,所述的称重机构下方设有用于翻炒茶叶的炒茶机构,所述的炒茶机构上方设有用于添加茶油的茶油机构,所述的称重机构、炒茶机构、茶油机构均与机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小型炒茶机,能够在翻炒的过程中同时定量称重,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A small tea fry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炒茶机
本技术涉及炒茶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小型炒茶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茶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茶的加工过程中,一般需要对其进行翻炒,传统的炒茶工艺是人工翻炒,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自动化炒茶机也逐步应用到茶叶加工行业中。现有的机械自动化炒茶机,大多是大型炒茶机,茶叶未经过称重便集中翻炒,在后续定量压饼、定量包装等工序中又要重新进行称重,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后续加工生产。因此,亟需研发设计一种小型炒茶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小型炒茶机,能够在翻炒的过程中同时定量称重,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小型炒茶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顶部设有用于输送茶叶的进料机构,所述的进料机构下方设有用于称量茶叶的称重机构,所述的称重机构下方设有用于翻炒茶叶的炒茶机构,所述的炒茶机构上方设有用于添加茶油的茶油机构,所述的称重机构、炒茶机构、茶油机构均与机架连接。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进料机构包括料斗、输送带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的料斗固定在机架顶部,所述的输送带通过传动辊与料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辊连接;所述的输送带上方还设有搅拌栅,所述的搅拌栅与料斗通过轴承连接,且所述的搅拌栅一端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称重机构包括称重槽板、称重板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的称重槽板转动安装在进料机构的出料口正下方的机架上,且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承重槽板连接,所述的称重板通过伸缩杆活动安装在称重槽板的底部,且所述的称重板与称重槽板之间设有称重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的炒茶机构包括炒锅、翻板、压板、旋转轴和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的炒锅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的旋转轴两端通过轴承与炒锅连接,且所述的旋转轴一端通过链传动机构与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翻板、压板均通过支撑杆与旋转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翻板为平面板,所述的压板为弧形板,所述翻板、压板与炒锅的内壁均为间隙配合,且所述翻板与炒锅之间的间隙小于压板与炒锅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杆包括支撑柱和连接柱,所述的连接柱上开设有长腰形孔,所述的连接柱活动插接在支撑柱内,且它们之间通过锁紧螺栓穿过长腰形孔与螺母锁紧连接,所述的翻板、压板均与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柱与旋转轴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炒锅一侧还通过合页安装有出料板,所述的出料板与炒锅侧面之间通过插销锁紧连接,所述的出料板上还设有拉环。进一步地,所述的炒锅底部还内嵌设有电热管。进一步地,所述的炒锅上方还设有毛刷,所述的毛刷通过安装板与机架连接,且所述的毛刷与压板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的茶油机构包括油管和第四驱动电机,所述的油管转动安装在机架上,且所述的油管一端与第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油管上设有多个油孔。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小型炒茶机,通过在进料机构与炒锅之间设置承重机构,从进料机构中排出的茶叶落入到承重机构中,实现对茶叶的称重,称重后的茶叶再倒入炒锅中进行翻炒,能够在翻炒的过程中同时定量称重,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后续茶叶加工,使用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炒茶机构的侧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称重机构的侧视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中:1-机架、2-称重机构、3-茶油机构、4-料斗、5-输送带、6-第一驱动电机、7-传动辊、8-搅拌栅、9-皮带传动机构、10-炒锅、11-翻板、12-压板、13-旋转轴、14-第三驱动电机、15-链传动机构、16-支撑柱、17-连接柱、18-长腰形孔、19-锁紧螺栓、20-出料板、21-插销、22-拉环、23-电热管、24-毛刷、25-安装板、2a-称重槽板、2b-称重板、2c-第二驱动电机、2d-伸缩杆、2e-称重传感器、3a-油管、3b-第四驱动电机、3c-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参阅图1-5,本技术的一种小型炒茶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为框架式结构,在机架1顶部设有用于输送茶叶的进料机构,可将茶叶搅拌并拨落,在进料机构下方设有用于称量茶叶的称重机构2,实现定量翻炒,在称重机构2下方设有用于翻炒茶叶的炒茶机构,在炒茶机构上方设有用于添加茶油的茶油机构3,其中,称重机构2、炒茶机构、茶油机构3均与机架1连接。具体的,进料机构包括料斗4、输送带5和第一驱动电机6,其中,料斗4固定在机架1顶部,料斗4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与称重机构2位置相对应,输送带5通过传动辊7与料斗4连接,第一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与传动辊7连接,第一驱动电机6带动传动辊7旋转,传动辊7再带动输送带5转动,从而将茶叶输送至料斗4底部的出料口,实现自动下料;在输送带5上方还设有搅拌栅8,该搅拌栅8与料斗4通过轴承连接,且搅拌栅8的底部与输送带5底面相贴近,搅拌栅8一端通过皮带传动机构9与第一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连接,第一驱动电机6通过皮带传动机构9带动搅拌栅8转动,对茶叶进行搅拌、翻抛落下,增加茶叶的蓬松性,以便于翻炒。具体的,称重机构2包括称重槽板2a、称重板2b和第二驱动电机2c,其中,称重槽板2a转动安装在进料机构的出料口正下方的机架1上,且第二驱动电机2c的输出轴与承重槽板2a连接,称重板2b通过伸缩杆2d活动安装在称重槽板2a的底部,提高称重板2b的稳定性,且称重板2b与称重槽板2a之间设有称重传感器2e,称重传感器2e将称重板2b与称重槽板2a底部连接,茶叶落入到称重槽板2a上并达到一定量后,第二驱动电机2c带动称重槽板2a旋转180°,从而将茶叶倒出。具体的,炒茶机构包括炒锅10、翻板11、压板12、旋转轴13和第三驱动电机14,其中,炒锅10固定在机架1上,炒锅10底部为弧形结构,旋转轴13两端通过轴承与炒锅10连接,且旋转轴13一端通过链传动机构15与第三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连接,翻板11、压板12均通过支撑杆与旋转轴13连接,第三驱动电机14带动旋转轴13旋转,从而带动翻板11、压板12转动,实现对炒锅10内茶叶的翻炒。优选的,翻板11为平面板,压板12为弧形板,翻板11、压板12与炒锅10的内壁均为间隙配合,防止翻板11、压板12与炒锅10干涉,且翻板11与炒锅10之间的间隙小于压板12与炒锅10之间的间隙,使得压板12在炒锅内挤压茶叶,加快茶叶热干,同时还起到对茶叶的揉捻作用,而翻板11则起到将将茶叶翻起,避免茶叶一直触碰于锅底,防止茶叶糊掉的作用,使茶叶受热更加均匀。优选的,支撑杆包括支撑柱16和连接柱17,其中,连接柱17上开设有长腰形孔18,连接柱17活动插接在支撑柱16内,且它们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炒茶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顶部设有用于输送茶叶的进料机构,所述的进料机构下方设有用于称量茶叶的称重机构(2),所述的称重机构(2)下方设有用于翻炒茶叶的炒茶机构,所述的炒茶机构上方设有用于添加茶油的茶油机构(3),所述的称重机构(2)、炒茶机构、茶油机构(3)均与机架(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炒茶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顶部设有用于输送茶叶的进料机构,所述的进料机构下方设有用于称量茶叶的称重机构(2),所述的称重机构(2)下方设有用于翻炒茶叶的炒茶机构,所述的炒茶机构上方设有用于添加茶油的茶油机构(3),所述的称重机构(2)、炒茶机构、茶油机构(3)均与机架(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机构包括料斗(4)、输送带(5)和第一驱动电机(6),所述的料斗(4)固定在机架(1)顶部,所述的输送带(5)通过传动辊(7)与料斗(4)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与传动辊(7)连接;所述的输送带(5)上方还设有搅拌栅(8),所述的搅拌栅(8)与料斗(4)通过轴承连接,且所述的搅拌栅(8)一端通过皮带传动机构(9)与第一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称重机构(2)包括称重槽板(2a)、称重板(2b)和第二驱动电机(2c),所述的称重槽板(2a)转动安装在进料机构的出料口正下方的机架(1)上,且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c)的输出轴与称重槽板(2a)连接,所述的称重板(2b)通过伸缩杆(2d)活动安装在称重槽板(2a)的底部,且所述的称重板(2b)与称重槽板(2a)之间设有称重传感器(2e)。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炒茶机构包括炒锅(10)、翻板(11)、压板(12)、旋转轴(13)和第三驱动电机(14),所述的炒锅(10)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的旋转轴(13)两端通过轴承与炒锅(10)连接,且所述的旋转轴(13)一端通过链传动机构(15)与第三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翻板(11)、压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山陈俊东吴家杰曾勇谋王运恒林杰峰卢桂吉
申请(专利权)人:梧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