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营茧簇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137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营茧簇具,包括结茧框和撑脚,所述结茧框由横向框条、纵向框条和落茧柱组成,所述撑脚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与支撑轴孔为配合构件;该新型营茧簇具,利于提高吐丝率;结茧框通过撑脚支撑在地面上,提高了装置整体的透气性,且横向框条和纵向框条上的落茧柱横向、纵向分开间隔设置,充分利用空间,在保证了落茧柱数目足够的情况下有留出了足够的结茧空间,提高了入窝率,同时落茧柱的横截面为非圆形,可为多边形、星型,便于挂丝,提高结茧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营茧簇具
本技术涉及簇具
,具体为一种新型营茧簇具。
技术介绍
蚕,是蚕蛾的幼虫,丝绸原料的主要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有重要地位。当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蚕蛾,共五十多天的时间。五龄幼虫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在养蚕场内都要提供为蚕结茧的簇具,以供其吐丝着床结茧,但是现有的簇具不利于蚕茧的有效挂丝着床,且白色的簇具导致蚕茧吐丝不清,结茧率低,残茧占比高,因此必须设计一种新型营茧簇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营茧簇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营茧簇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结茧框和撑脚,所述结茧框包括横向框条、纵向框条和落茧柱,所述横向框条与纵向框条垂直交叉设置形成若干个长方形容茧格,在每个长方形的容茧格的横向框条和纵向框条的同一侧面上设有间隔竖直分布的落茧柱,且横向框条和纵向框条上的落茧柱沿横向和纵向相互错位设置,撑脚间隔地设置在结茧框未设置有落茧柱的一侧。进一步,横向框条和纵向框条均粗细相间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营茧簇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结茧框(1)和撑脚(3),所述结茧框(1)包括横向框条(11)、纵向框条(12)和落茧柱(13),所述横向框条(11)与纵向框条(12)垂直交叉设置形成若干个长方形容茧格,在每个长方形的容茧格的横向框条(11)和纵向框条(12)的同一侧面上设有间隔竖直分布的落茧柱(13),且横向框条(11)和纵向框条(12)上的落茧柱(13)沿横向和纵向相互错位设置,撑脚(3)间隔地设置在结茧框(1)未设置有落茧柱(13)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营茧簇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结茧框(1)和撑脚(3),所述结茧框(1)包括横向框条(11)、纵向框条(12)和落茧柱(13),所述横向框条(11)与纵向框条(12)垂直交叉设置形成若干个长方形容茧格,在每个长方形的容茧格的横向框条(11)和纵向框条(12)的同一侧面上设有间隔竖直分布的落茧柱(13),且横向框条(11)和纵向框条(12)上的落茧柱(13)沿横向和纵向相互错位设置,撑脚(3)间隔地设置在结茧框(1)未设置有落茧柱(13)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营茧簇具,其特征在于,横向框条(11)和纵向框条(12)均粗细相间设置,在两根粗制的横向框条(11)或两根粗制的纵向框条(12)之间设有至少一根细制的横向框条(11)或细制的纵向框条(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营茧簇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脚(3)由第一撑板(31)、第二撑板(32)和支撑轴(33)组成,所述第一撑板(31)与第二撑板(32)呈交叉设置,且在交叉处的一端设有支撑轴(33),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昌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声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