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铃薯无菌雾培试验装置,包括幼苗观察装置、营养液储存装置、营养液雾化装置和黑色遮光套袋,幼苗观察装置包括组培瓶盖和透光玻璃瓶,透光玻璃瓶底部为遮光苗盘;所述营养液储存装置为透光玻璃瓶,位于幼苗观察装置下面;所述透光玻璃瓶的底部设有可开关储液放液装置;所述营养液雾化装置包括储液瓶和液体雾化器,黑色遮光套袋可套在营养液储存装置、营养液雾化装置外面进行遮光。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验装置和方法,可在实验室开展与马铃薯相关的多种试验,此装置的优点是:能够保证无菌,试验条件可控,不同发育阶段易进行形态学观察,取样便捷,可进行无菌营养液的更换,实验室使用便携,投入成本低,可操作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无菌雾培试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马铃薯雾培
,特别涉及一种马铃薯无菌雾培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作为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菜兼用作物。马铃薯是块茎类无性繁殖的典型植物,其块茎是主要的产量形成器官和繁殖器官,块茎形成是地下匍匐茎顶端膨大的结果,在形态学上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匍匐茎的发生与延长期,匍匐茎的顶端膨大期,块茎形成初期和块茎成熟期。块茎形成这一复杂的过程伴随着形态的建成和物质的积累,受到环境因素的调控。组织培养技术在马铃薯种质保存、马铃薯脱毒植株的培育和扩繁及马铃薯块茎形成和发育研究中非常重要,是支撑马铃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气雾栽培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是一种新型栽培模式,其效率是基质栽培生产的几十倍。该技术改变了传统栽培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加快了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速度,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实现周年生产,是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殖生产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未来农业生产的一种重要栽培模式。目前气雾栽培技术主要应用于中小企业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生产,通过将营养液喷于保持在黑暗条件下的马铃薯植株根际,使马铃薯得到充分的营养,促进马铃薯块茎的生长。植株只有处于比较适宜的营养液条件下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营养液是气雾栽培的核心。根据植物生长发育对矿物质元素的需求,将合适的营养液,适时适量地喷施,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生产潜力,提高气雾栽培生产效率。然而,在工厂化生产中要通过试验挖掘雾培技术中涉及到的营养液最佳配比等的问题,存在条件不可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大,还可能造成生产上的浪费,从而使企业生产成本增高,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如果能够利用实验室组培技术将工厂化的气雾栽培技术整合到可控的实验室条件下,就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研究的成本问题,还能解决实验室对马铃薯块茎形成和发育的基础研究中的连续观察难题。通过实验室条件下将组织培养技术和雾培技术相结合,来实现企业对马铃薯雾培技术优化研究成本的降低,以及实现实验室对马铃薯块茎发育等科学问题研究存在的材料连续性培养问题。这个技术的关键就是在实验室中实现马铃薯组培植株从茎段开始到整株匍匐茎膨大结薯的整个过程中,保持植株生长的无菌环境,且整个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移苗,保持整个过程可观察,可开展各种处理试验。目前为止并没有这样的装置和方法来实现这一过程。如果要制作这样一种装置存在如下难点,该设备如何保证无菌环境;如何实现前期液体营养液促进植株生长,后期需要切换成雾化形态促进结薯;如何实现前期全透光,后期结薯时,上部分光照,下部分黑暗;如何保证整个过程可进行观察;如何实现后期在无菌环境下更换营养液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未见专门用于实验室无菌条件的雾培装置,常见的雾培装置主要是企业生产用的大型装置,不能满足实验室需求。并且,实验室研究块茎形成和发育过程等基础科学问题中,主要选择盆栽试验或者离体培养,然而通过盆栽实验去观察地下部分块茎的形成过程,操作起来比较困难;离体培养试验不能观察到整株块茎形成和发育的完全过程。为此,本专利旨在研发一种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的马铃薯雾培装置,该装置可以很好地解决雾培技术条件优化过程中不可控和高成本的难题,同时也为马铃薯基础科学研究培养实验材料提供一种便捷、可控、无菌、易观察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马铃薯无菌雾培试验装置,包括幼苗观察装置、营养液储存装置、营养液雾化装置和黑色遮光套袋,幼苗观察装置包括组培瓶盖和透光玻璃瓶,透光玻璃瓶底部为遮光苗盘,所述遮光苗盘上设有苗盘定植孔;所述营养液储存装置为透光玻璃瓶,位于幼苗观察装置下面;所述透光玻璃瓶的底部设有可开关储液放液装置;所述营养液雾化装置包括储液瓶、液体雾化器,所述液体雾化器位于储液瓶内;所述营养液雾化装置位于营养液储存装置下面,上端与营养液储存装置螺纹连接;所述营养液储存装置底部设有雾化盘,所述雾化盘表面均匀分布有喷气孔,所述雾化盘通过导气软管连接雾化器;黑色遮光套袋可套在营养液储存装置、营养液雾化装置外面进行遮光。优选地,组培瓶盖与透光玻璃瓶之间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营养液储存装置上端与幼苗观察装置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可开关储液放液装置为连通营养液储存和雾化装置的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有电磁阀Ⅰ。优选地,所述营养液储存装置内壁设有温度传感器。优选地,连接在雾化器与雾化盘之间还设有加热箱11,加热箱11中的加热部件为电阻丝,所述电阻丝连接设于控制面板的温度控制模块。优选地,所述电磁阀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面板相连。优选地,所述雾化器为脉冲液体雾化器。优选地,所述导气软管上设有电磁阀Ⅱ。优选地,所述电磁阀Ⅱ与控制面板相连。通过本技术实验装置,可在实验室开展与马铃薯相关的多种试验,此装置的优点是:能够保证无菌,试验条件可控,不同发育阶段易进行形态学观察,取样便捷,可进行无菌营养液的更换,实验室使用便携,投入成本低,可操作性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马铃薯无菌雾培试验装置的立面图。图2为本技术马铃薯无菌雾培试验装置的透视图。图3为幼苗观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营养液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营养液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黑色遮光套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气雾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7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马铃薯无菌雾培试验装置:结构A:是底部设置带孔(插入茎段)黑色遮光苗盘的幼苗观察培养装置,1是组培瓶盖,其中间带有过滤细菌的透气膜,可螺旋拧紧在2上。2是透光玻璃瓶,便于植株光合作用和观察。3是苗盘定植孔,主要固定茎段,透光玻璃瓶的高度为200mm,直径为250mm。4是遮光苗盘,定植植株和避免光从上面透射到B装置中。结构B:营养液储存和结薯观察装置,5是与A装置螺旋连接口,6是透光玻璃瓶,7是装置B底盖,装置B底部设有连通营养液储存和雾化装置的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有电磁阀Ⅰ;营养液储存装置的高度为150mm。结构C:营养液储存和雾化装置,8是与B装置的螺旋连接口,9是储液瓶,10是液体雾化器,可自动控制雾化频率;营养液雾化装置的高度为150mm。装置B底部设有雾化盘13,雾化盘表面均匀分布有喷气孔,雾化盘通过导气软管12连接雾化器10,雾化器可为脉冲液体雾化器,雾化器通过电子频率控制器控制。导气软管上设有电磁阀Ⅱ。营养液储存和结薯观察装置内壁设有温度传感器,电磁阀Ⅰ、电磁阀Ⅱ、温度传感器和雾化器分别连接控制面板。连接在雾化器10与雾化盘13之间还设有加热箱11,加热箱11中的加热部件为电阻丝,所述电阻丝连接设于控制面板的温度控制模块。结构D:黑色遮光套袋14,雾化开始时期对装置B和C进行遮光,促进结薯。本技术马铃薯无菌雾培试验装置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铃薯无菌雾培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幼苗观察装置、营养液储存装置、营养液雾化装置和黑色遮光套袋,幼苗观察装置包括组培瓶盖和透光玻璃瓶,透光玻璃瓶底部为遮光苗盘,所述遮光苗盘上设有苗盘定植孔;所述营养液储存装置为透光玻璃瓶,位于幼苗观察装置下面;所述透光玻璃瓶的底部设有可开关储液放液装置;所述营养液雾化装置包括储液瓶、液体雾化器,所述液体雾化器位于储液瓶内;所述营养液雾化装置位于营养液储存装置下面,上端与营养液储存装置螺纹连接;所述营养液储存装置底部设有雾化盘,所述雾化盘表面均匀分布有喷气孔,所述雾化盘通过导气软管连接雾化器;黑色遮光套袋可套在营养液储存装置、营养液雾化装置外面进行遮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无菌雾培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幼苗观察装置、营养液储存装置、营养液雾化装置和黑色遮光套袋,幼苗观察装置包括组培瓶盖和透光玻璃瓶,透光玻璃瓶底部为遮光苗盘,所述遮光苗盘上设有苗盘定植孔;所述营养液储存装置为透光玻璃瓶,位于幼苗观察装置下面;所述透光玻璃瓶的底部设有可开关储液放液装置;所述营养液雾化装置包括储液瓶、液体雾化器,所述液体雾化器位于储液瓶内;所述营养液雾化装置位于营养液储存装置下面,上端与营养液储存装置螺纹连接;所述营养液储存装置底部设有雾化盘,所述雾化盘表面均匀分布有喷气孔,所述雾化盘通过导气软管连接雾化器;黑色遮光套袋可套在营养液储存装置、营养液雾化装置外面进行遮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无菌雾培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组培瓶盖与透光玻璃瓶之间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无菌雾培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储存装置上端与幼苗观察装置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撒刚,袁剑龙,王玉萍,张峰,程李香,余斌,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