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大镜,包括镜头装置1、手柄2和底座3,所述镜头装置1包括透镜6和照明装置并与手柄2之间采用活动转轴连接,而手柄2底部与底座3插套连接。这种放大镜由于其观察镜头的多个角度可调,观察方式有台式、手持式或绑在腰间,台上放置使用时可有前后两个观察方向,采用亚加力塑料制成,不但可以作放大镜,而且可作普通照明台灯使用,使用起来轻松自然,不觉疲劳,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学产品,具体涉及一种可以有不同观察方式使用的放大镜。现有放大镜通常是手持式,在使用时不方便,一手拿着放大镜,如果另一只手书写,时间稍长,人会感觉疲劳,另外就是,对于需要使用电脑操作的人来讲,一边看文稿,一边两手要进行键盘操作,这样就没办法使用放大镜进行阅读等。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大镜,这种放大镜可以克服现有放大镜的以上缺点,既可以台式使用,即使用时无需手持,直接放在台面上即可,同时,具有照明作用,也可将放大镜的镜头与底座分离后利用腰带套在人体的上身部分,同时,这种放大镜的镜头观察的角度有多个,以适合不同的观察目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构造一种放大镜,包括镜头装置1、手柄2和底座3,所述镜头装置1包括透镜6和照明装置,与所述手柄2之间采用活动转轴连接,所述手柄2底部套筒部分与所述底座3插套连接。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放大镜,镜头装置1与手柄2相对位置两侧分别有一根凸轴9和多个凹槽10,与手柄2对应位置两侧的轴孔11和凸键12相配合作转轴形式连接。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放大镜,镜头装置1两侧分设有穿绳孔23,而镜头装置1主体由上镜框4、下镜框5、镜片6组成,在所述上镜框4上设有带弧度的电池盖13和开关19,在上镜框4和下镜框5之间装有两节电池7以及由该电池7驱动、开关19控制的照明灯泡8,构成所述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照明灯泡8固定在下镜框5底部中间,其突起的聚光头伸出下镜框5。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放大镜,所述底座3有一个用于存放腰带、挂绳的腔体21,该腔体21的入口可被手柄2套筒部分盖住。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放大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底部两侧分设有腰带孔25。实施如上所述的本技术的多功能放大镜,由于其观察镜头的角度可调,观察方式有台式、手持式或绑在腰间,台上放置使用时可有前后两个观察方向和三个或多个不同观察角度,采用亚加力塑料制成,不但具有放大镜的功能,更可作普通照明台灯使用,使用起来轻松自然,不觉疲劳,有效地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放大镜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放大镜的侧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放大镜的正面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放大镜以一个方向观察时的示意图5为本技术放大镜以另一个方向观察时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方式使用放大镜时,镜头角度变化的示意图;图7为图5所示方式使用放大镜时,镜头角度变化的示意图;图8是说明本技术放大镜另一使用方式的示意图。将图中各个标号统一说明如下1是镜头装置,2是手柄,3是底座,4是上镜框,5是下镜框,6是透镜,7是电池,8是灯泡,9是凸轴,10是凹槽,11是轴孔,12是凸键,13是电池盖,14是电池片,15是负极片,16是连接片,17是挂绳,18是开关片,19是开关,20是正极片,21是手柄腔体,22是腰带,23是绳孔,24是螺丝,25是腰带孔,26是螺丝孔。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放大镜包括镜头装置1、手柄2和底座3,镜头装置1通过手柄2连接到底座3,其中,镜头装置1除了作为放大镜主体的透镜6以外,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穿绳孔23,镜头装置1主体由上镜框4、下镜框5、镜片6组成,在上镜框4上设有带弧度的电池盖13和开关19,在上镜框4与下镜框5之间装有两节电池7以及由电池7驱动的照明灯泡8(构成照明装置),打开电池盖13即可更换电池和灯泡;作为与手柄2的连接机构,镜头装置1在与手柄2相对位置两侧分别有一根凸轴9和三个凹槽10,用于与手柄2相应位置两侧的轴孔11和凸键12相配合(转轴形式连接),这样镜头装置1与手柄2之间的连接可以有三种(也可以是多个)不同的角度,只要作适当转动便可改变观察角度;手柄2与底座3采用插套式连接,可以在台式使用条件下,实现前后两种观察方向。底座3有一个用于存放腰带、挂绳的腔体21,该腔体21的入口可被手柄2套筒部分盖住,在手柄2底部两侧设有腰带孔25用于使用时穿过腰带将整个放大镜固定在人体上(见附图8)。如图2和图3所示,上镜框4与下镜框5将透镜6固定,上镜框上设有弧形电池盖13和开关19,在电池盖13与下镜框5之间装有照明灯泡8和电池7,其中照明灯泡8固定在下镜框5底部中间,其照明范围和放大镜的观察范围在设计上互相配合。如把手柄2底部转动180度后,再套住底座3的柄柱表面,令手柄2底部前、后内侧的两个凸台扣进底座3前后外侧的两个凹孔里,便组成座台式后置放大镜,此时,可利用配置的螺丝24通过螺丝孔26把底座3固定在桌面上(图7)。如图2-3所示,在下镜框5底部中间固定有一个灯泡8,其照明范围和放大镜的观察范围一致,照明部分的电回路如下固定在电池盖13上的连接片16的一个弹性触点压在灯泡8的锡点上,连接片16的另一个弹性触点压在负极片15上,负极片15连接其中一个1.5V的AAA电池7的负极上,电池7的正极连接在电池片14的正极接点上,电池片14的负极接点连接另一个电池7的负极,该电池7的正极连接在正极片20的接点上,推上(或拨下)开关19,正极片20的弹性触点接通(或断开)开关片18,灯泡8的罗纹部分挤紧在开关片18上,形成回路,灯泡8发光,便可进行带照明的观察。图4和图5分别示出了两个不同观察方向下放大镜的安装情况,图6和图7分别示出在两个不同观察方向下镜头的三个不同观察角度的情况,由于灯泡8与镜头装置1同步转动可保证灯泡8照射位置为镜头观察位置。这里,图6和图7示出的镜头装置观察角度的变化是利用放大镜中镜头装置1与手柄2之间的不同配合实现的,而图4和图5示出的两个相差180度的观察方向是利用手柄2与底座3之间不同连接实现的。在图5和图7所示观察方向状态下,由于镜头装置1重心与底座3重心轴线彼此偏离,所以需要用螺丝24将底座3固定在桌面上(图7)。图8示出了本技术放大镜悬挂式使用时的实施例。此处,将镜头装置1与手柄2扳成最大的观察角度,分离手柄2和底座3,把挂绳17两端固定在镜头装置1两侧的绳孔23上,然后把挂绳17套在脖子上,腰带22穿过手柄2底部两侧的腰带孔25,然后把腰带22扣紧在腰上,便可挂在胸前进行观察,不使用腰带22和挂绳17时,可将挂绳17和腰带22拆卸并收藏在底座3的腔体21内,当手柄2底部套筒部分装在该腔体21的入口上时,可以在腔内存放东西而正常使用,取出手柄2时,便可从腔体21内取出东西(见图1)。权利要求1.一种放大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装置(1)、手柄(2)和底座(3),所述镜头装置(1)包括透镜6和照明装置,与所述手柄(2)之间采用活动转轴连接,所述手柄(2)底部与所述底座(3)插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放大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装置(1)与所述手柄(2)相对位置两侧分别有一根凸轴(9)多个凹槽(10),与手柄(2)对应位置两侧的轴孔(11)和凸键12相配合作转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放大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装置(1)两侧分设有穿绳孔(2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放大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装置(1)主体由上镜框(4)、下镜框(5)、镜片(6)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放大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镜框(4)上设有带弧度的电池盖(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大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装置(1)、手柄(2)和底座(3),所述镜头装置(1)包括透镜6和照明装置,与所述手柄(2)之间采用活动转轴连接,所述手柄(2)底部与所述底座(3)插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长城光学塑胶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