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宽带声表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88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宽带声表滤波器,其包括信号输入端、并联连接的第一DMS型滤波器和第二DMS型滤波器、及信号输出端;第一DMS型滤波器包括依次级联的汇流条、叉指换能器结构及反射栅,其中叉指换能器结构包括至少三个数量的叉指换能器,相邻所述叉指换能器之间设置有反射栅;第二DMS型滤波器具有与第一DMS型滤波器相同的上述结构,并设置所述第二DMS型滤波器带通通带的新型谐振峰与第一DMS型滤波器带通通带的栅格谐振峰的谐振频率对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DMS型滤波器中增加反射栅,并将相位相同的两个谐振峰的频率对齐,达到了谐振峰叠加的效果,使得改进后的滤波器能够具有更宽的通带,并且在通带合成时不需要进行相位翻转,降低了设计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宽带声表滤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声表面波滤波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DMS的新型宽带声表滤波器。
技术介绍
声表面波滤波器是现代通信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滤波器,它有着小型、高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强、高选择性等优点。设计声表滤波器主要有梯形结构与DMS(Double-modeSAW,双模声表面波)型滤波器,其中DMS型滤波器在低端抑制和体积方面表现较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滤波器与双工器设计之中。但传统的DMS型滤波器的带宽较窄,如何进一步拓展带宽,是声表滤波器领域亟须解决的一个重点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宽带声表滤波器。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宽带声表滤波器,包括信号输入端、并联连接的第一DMS型滤波器和第二DMS型滤波器、及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DMS型滤波器和第二DMS型滤波器的并联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DMS型滤波器包括依次级联的汇流条、叉指换能器结构及反射栅,所述叉指换能器结构包括至少三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宽带声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输入端(1)、并联连接的第一DMS型滤波器(2)和第二DMS型滤波器(3)、及信号输出端(4);/n所述信号输入端(1)与所述第一DMS型滤波器(2)和第二DMS型滤波器(3)的并联输入端连接;/n所述第一DMS型滤波器(2)包括依次级联的汇流条、叉指换能器结构及反射栅,所述叉指换能器结构包括至少三个数量的叉指换能器,相邻所述叉指换能器之间设置有反射栅;/n所述第二DMS型滤波器(3)包括依次级联的汇流条、叉指换能器结构及反射栅,所述叉指换能器结构包括至少三个数量的叉指换能器,相邻所述叉指换能器之间设置有反射栅;并设置所述第二DMS型滤波器(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宽带声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输入端(1)、并联连接的第一DMS型滤波器(2)和第二DMS型滤波器(3)、及信号输出端(4);
所述信号输入端(1)与所述第一DMS型滤波器(2)和第二DMS型滤波器(3)的并联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DMS型滤波器(2)包括依次级联的汇流条、叉指换能器结构及反射栅,所述叉指换能器结构包括至少三个数量的叉指换能器,相邻所述叉指换能器之间设置有反射栅;
所述第二DMS型滤波器(3)包括依次级联的汇流条、叉指换能器结构及反射栅,所述叉指换能器结构包括至少三个数量的叉指换能器,相邻所述叉指换能器之间设置有反射栅;并设置所述第二DMS型滤波器(3)带通通带的新型谐振峰与第一DMS型滤波器(2)带通通带的栅格谐振峰的谐振频率对齐;
所述信号输出端(4)与所述第一DMS型滤波器(2)和第二DMS型滤波器(3)的并联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宽带声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入端(1)与所述第一DMS型滤波器(2)和第二DMS型滤波器(3)的并联输入端之间还设置有第一串联谐振器(5),所述第一串联谐振器(5)与所述第一DMS型滤波器(2)和第二DMS型滤波器(3)的并联输入端串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宽带声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MS型滤波器(2)和第二DMS型滤波器(3)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并联谐振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元旦薛浩赵孟娟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频岢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