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锂电池GPS防盗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485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锂电池GPS防盗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系统结构包括GPS系统、锂电池系统、锂电池保护系统、动力输出模块,GPS系统中负极线与锂电池保护系统连接,锂电池系统向锂电池保护系统传输锂电池状态,锂电池保护系统用于判断GPS系统负极在线状态并向动力输出模块输出输出控制信号,根据控制信号动力输出模块能够控制锂电池对负载和充电器的供电通断。本发明专利技术仅通过负极检测线判断GPS是否被盗取,结构简单,当GPS信号全部丢失时,也不会影响锂电池保护系统的正常输出,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不仅能够保证GPS在线时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保证锂电池保护系统动力输出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锂电池GPS防盗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电路
,涉及锂电池防盗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锂电池GPS防盗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锂电池防盗拆技术通常采用GPS的通信信号作为锂电池保护系统的主要信号,其原理是通过GPS不断的向锂电池保护系统发送通信指令,令锂电池保护系统不停监测GPS是否在线从而监控其是否正常输出。此种通过GPS不断通信的防拆盗控制仍有缺陷,由于GPS本身是一个定位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信号的干扰导致GPS发送通信失败或者停机发送等情况,这样会导致锂电池保护系统的误判,从而产生断开输出等情况。如在车辆中采用这种系统,当车辆高速行驶时,严重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GPS与锂电池保护系统中通讯经常失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锂电池GPS防盗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GPS内部控制中安装一路负极检测线与锂电池保护系统相连接,锂电池保护系统的动力输出控制以GPS内部的负极检测线作为参考。当GPS被强制拆卸或者老化脱落时就会触发锂电池保护系统中的开关控制,使整个系统切断动力输出,从而不受GPS信号干扰等问题影响动力输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锂电池GPS防盗拆系统,包括GPS系统、锂电池系统、锂电池保护系统、动力输出模块,所述GPS系统中负极线与锂电池保护系统连接,锂电池系统向锂电池保护系统传输锂电池状态,锂电池保护系统用于判断GPS系统负极在线状态并向动力输出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根据控制信号动力输出模块能够控制锂电池对负载和充电器的供电通断。进一步的,所述锂电池保护系统包括4线制分离式接口、第一限流控制电阻、第二限流控制电阻、防拆控制开关管、第三限流电阻、反向保护二极管;所述GPS系统负极线与4线制分离式接口其中一个端口连接,第三限流电阻与与4线制分离式接口中另一个端口连接;第三限流电阻连接至反向保护二极管负极,反向保护二极管正极连接至第一限流电阻与第二限流电阻之间;外部芯片电源信号与第一限流电阻连接,外部芯片电源信号通过第一、第二限流电阻组成驱动电路用于控制防拆控制开关管;防拆控制开关管源极接地,栅极连接至第一、第二限流电阻之间,漏极输出IO信号为防拆控制信号。进一步的,所述4线制分离式接口中其余两个端口中,其一接地,另一端口连接外部锂电池电源供电信号和电源上拉信号。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改进的锂电池GPS防盗拆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系统开始工作时,锂电池保护系统根据GPS系统和锂电池系统反馈信息来判定GPS系统是否在线,当锂电池保护系统检测到GPS系统负极线在线时,锂电池保护系统通过驱动电路打开动力输出的开关管,保持电池动力输出;当GPS系统负极线不在线时,锂电池保护系统判别到GPS系统负极线不在线时,锂电池保护系统通过驱动电路令动力输出的开关管悬空,锂电保护系统断开电池动力输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仅用负极检测线判断GPS是否被盗取,结构简单,当GPS信号全部丢失时,也不会影响锂电池保护系统的正常输出,因此,本专利技术方案不仅能够保证GPS在线时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保证锂电池保护系统动力输出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改进的锂电池GPS防盗拆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控制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硬件逻辑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锂电池防盗拆系统包括:GPS系统、锂电池系统、锂电池保护系统、动力输出模块,其中,锂电池保护系统与GPS系统、锂电池、动力输出模块相连接。GPS系统和锂电池同时将信号发送至定锂电池保护系统。锂电池保护系统与锂电池采样控制连接,检测锂电池状态。锂电池保护系统接收GPS系统发送的数据信号和负极信号。动力输出模块接受锂电池保护系统输出的控制信号和驱动信号。动力输出模块能够控制锂电池向负载及充电器输出的动力通断。动力输出模块与锂电保护系统一体式主板焊接,减小体积。GPS系统、锂电池系统、动力输出模块均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在本专利技术中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增加了与GPS系统负极线连接的锂电池保护系统。锂电池保护系统的电路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第一限流控制电阻R60、第二限流控制电阻R66、防拆控制MOS管Q11、反向保护二极管D24、第三限流电阻R63、4线制分离式接口STM2.0*4P。GPS系统通过4线制分离式接口STM2.0*4P与锂电池保护系统相连接。4个端口中,ACC信号检测端(端口2)与GPS系统负极线相连接检测负极线是否在线,端口1接地,端口2与第三限流电阻R63连接,端口4连接信号B+为外部锂电池电源供电信号和电源上拉信号。第三限流电阻R63连接至反向保护二级管D24负极。反向保护二级管D24正极连接至第一限流电阻R60与第二限流电阻R66之间。第三限流电阻R63和反向保护二级管D24组成信号保护电路,防止外部GPS系统高压反充,导致防拆控制MOS管击穿。V11为外部11V芯片电源信号,其与第一限流电阻R60连接,第一限流电阻R60与第二限流电阻R66串联,第二限流电阻R66接地,V11通过第一、第二限流电阻组成8V驱动电路用于控制防拆控制MOS管Q11。防拆控制MOS管Q11的源极接地,栅极连接至第一、第二限流电阻之间,漏极输出IO信号为防拆控制信号。IO信号连接至充电器及负载。Q11采用NMOS管。本专利技术整体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当锂电池防盗拆系统开始工作时,锂电池保护系统根据GPS系统和锂电池系统反馈信息来判定GPS系统是否在线,当锂电池保护系统检测到GPS系统负极线在线时,锂电池保护系统打开开关控制管Q11,锂电池保护系统保持电池动力输出。如果当GPS系统被强制拆除或盗取时,例如GPS出现脱落,负极不在线,ACC端口状态位悬空,D24二极管正向没有电压。使V11通过限流电阻R60、R66驱动NMOSQ11打开,IO信号从高电平变成低电平。当GPS在线时,4线制分离式接口连接正常时,负极在线,ACC端口状态位低电平,D24二极管有正向电压。电阻R60、R66驱动NMOSQ11悬空,IO信号一直处于高电平。锂电池保护系统判别到GPS系统负极线不在线时,锂电保护系统断开电池动力输出。防拆控制MOS管Q11直接由外部硬件逻辑控制,无需MCU等软件机制控制。本专利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锂电池GPS防盗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GPS系统、锂电池系统、锂电池保护系统、动力输出模块,所述GPS系统中负极线与锂电池保护系统连接,锂电池系统向锂电池保护系统传输锂电池状态,锂电池保护系统用于判断GPS系统负极在线状态并向动力输出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根据控制信号动力输出模块能够控制锂电池对负载和充电器的供电通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锂电池GPS防盗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GPS系统、锂电池系统、锂电池保护系统、动力输出模块,所述GPS系统中负极线与锂电池保护系统连接,锂电池系统向锂电池保护系统传输锂电池状态,锂电池保护系统用于判断GPS系统负极在线状态并向动力输出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根据控制信号动力输出模块能够控制锂电池对负载和充电器的供电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锂电池GPS防盗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保护系统包括4线制分离式接口、第一限流控制电阻、第二限流控制电阻、防拆控制开关管、第三限流电阻,所述动力输出模块包括反向保护二极管;所述GPS系统负极线与4线制分离式接口其中一个端口连接,第三限流电阻与与4线制分离式接口中另一个端口连接;第三限流电阻连接至反向保护二极管负极,反向保护二极管正极连接至第一限流电阻与第二限流电阻之间;外部芯片电源信号与第一限流电阻连接,外部芯片电源信号通过第一、第二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加森电子科技技术江苏盐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