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循环高稳定性高镍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循环高稳定性高镍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镍钴锰三元材料由于Ni、Co、Mn三种元素的协同效应,具有能量密度高、放电比容量高、无记忆效应及成本较低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正极材料。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是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重要原料,对正极材料的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由于新能源汽车对高续航里程的追求,对动力电池也提出了更高容量的要求。目前主要通过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中镍元素的含量,发展高镍三元材料来满足高容量的需求。但镍含量越高,越不稳定,越容易发生阳离子混排,从而导致材料循环性变低,稳定性变差。为了解决高镍三元材料循环性低及稳定性较差的问题,目前现有技术主要对前驱体采用核壳结构设计,分步合成内核富镍外壳低镍的前驱体材料,从而降低正极材料外层镍元素的含量,提高稳定性。例如申请号为201911128216.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高镍浓度梯度型锂电三元前驱体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循环高稳定性高镍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将可溶性镍盐、钴盐及锰盐按N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循环高稳定性高镍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可溶性镍盐、钴盐及锰盐按Nix+aCoyMnz摩尔比例进行溶解混合,其中0.6≤x≤0.95,0≤a≤0.2,x+y+z+a=1,其中,总金属摩尔浓度控制在1.5-2.0mol/L;
(2)在通入氮气保护及搅拌开启条件下,向反应釜中加入镍钴锰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及络合剂溶液,进行共沉淀反应,反应釜内温度控制在40-70℃,并通过控制络合剂溶液及沉淀剂溶液流量调节反应过程中的氨浓度为5-15g/L,pH值为10-13;实时检测反应釜内浆料的粒度,待中位粒度稳定在5-15μm时,搅拌陈化;
(3)陈化完成后,转入洗涤机,将浆料过滤并用纯水洗涤后,加入0.5-6.0mol/L的酸,浸泡0.5-5h,过程中适当搅拌;通过控制酸的浓度及酸浸时间,控制浸出外层Ni2+的含量;浸泡完成后进行碱洗、水洗,然后干燥,得到内核富镍、外壳低镍高锰的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循环高稳定性高镍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小明,杨文龙,高旭光,邓睿超,林祖正,胡丹,吴云飞,谢军,蒋清林,连珍苗,叶信鑫,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普瑞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