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层极片结构的电池芯、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三层极片结构的电池芯、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2016年,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唐永炳研究员及其团队在新型高效电池发面研究取得突破行进展,其研究成果在能源材料期刊《AdvancedEnergyMaterials》上(DOI:10.1002/aenm.201502588)发布了一项全新的铝-石墨双离子电池技术,该技术工作原理有别于现有传统锂电,且以廉价的石墨作为正极,以铝箔同时作为负极活性材料和集流体;8月份时又在著名材料期刊《AdvancedMaterials》上(DOI:10.1002/adma.201603735)在线发表了“基于碳包覆多孔铝箔负极的高倍率、长循环、高能量密度双离子电池"。其研究团队利用铝箔作为新型高效电池的负极片,由于减少了传统的负极活性材料,这种新型高效电池体系电池的比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因此这种新型高效电池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其研究团队充分认识到利用铝箔作为负极极片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将铝箔加工成炭包覆多孔铝箔来解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层极片结构的电池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极片、第一负极极片、第二负极极片以及隔膜,所述电池芯的堆叠结构为,正极极片-隔膜-第一负极极片-第二负极极片-隔膜-正极极片;所述第一负极极片的活性材料的脱嵌锂比容量低于第二负极极片的活性材料的脱嵌锂比容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层极片结构的电池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极片、第一负极极片、第二负极极片以及隔膜,所述电池芯的堆叠结构为,正极极片-隔膜-第一负极极片-第二负极极片-隔膜-正极极片;所述第一负极极片的活性材料的脱嵌锂比容量低于第二负极极片的活性材料的脱嵌锂比容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极片结构的电池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极极片包括第一负极活性材料以及第一负极集流体,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均匀覆于第一负极集流体的远离第二负极极片的一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层极片结构的电池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选自人造石墨、天然石墨、天然改性石墨、软炭、硬炭、炭纳米管、石墨烯、复合石墨、中间相炭微球、膨胀石墨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层极片结构的电池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极集流体选自无孔铜箔、无孔镍箔、无孔铁箔、无孔不锈钢箔、多孔铜箔、多孔镍箔、多孔铁箔、多孔不锈钢箔、铜网、镍网、铁网、不锈钢网、导电炭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极片结构的电池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负极极片选自铝箔、硅箔、锗箔、锡箔、锑箔、锌箔中的一种;所述第二负极极片包括集流体部以及活性部,其中,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呈德,徐建龙,唐永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科瑞能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