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型间数据转换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4511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型间数据转换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模型间数据转换方法包括:基于目标产品的结构构型创建第二模型;建立第一模型中的单元对象与所述第二模型中的各部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针对各所述单元对象,建立所述单元对象的特性数据,与具有第一映射关系部件的特征数据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针对各所述单元对象,建立所述单元对象的操作数据,与具有第一映射关系部件的行为信息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针对各所述部件,从所述部件对应的特征数据中获取所述部件对应的初始状态;按照预设规则获取所述部件对应的终止状态,将所述终止状态添加至所述部件对应的特征数据中。通过该方法可高效、便捷地完成模型间数据的转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型间数据转换方法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软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型间数据转换方法与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互联网及软件开发的快速发展,边缘计算的数据处理方法得到了快速发展。将边缘计算数据结构化和模型化,将边缘计算数据按数据属性赋予对象单元,单元特性,单元操作,单元输入和输出的属性,使得边缘计算数据变为面向对象的数据。在对边缘计算数据结构化的同时,可以发现结构化的数据是局部化的和有限化的,不能和产品整体结构构型和产品状态相关联。众所周知,工业产品具有研发周期长、产品复杂性较高的问题,如何将结构化的边缘计算数据和产品对应的计算机模型相关联和对接,降低研发与开发难道和成本,是工业产品研发过程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模型间数据转换方法及装置。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型间数据转换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目标产品的结构构型创建第二模型,其中,所述第二模型包含至少两个层级,每个层级包含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型间数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基于目标产品的结构构型创建第二模型,其中,所述第二模型包含至少两个层级,每个层级包含至少一个部件;/n建立第一模型中的单元对象与所述第二模型中的各部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n针对各所述单元对象,建立所述单元对象的特性数据,与具有第一映射关系部件的特征数据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n针对各所述单元对象,建立所述单元对象的操作数据,与具有第一映射关系部件的行为信息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n针对各所述部件,从所述部件对应的特征数据中获取所述部件对应的初始状态;按照预设规则获取所述部件对应的终止状态,将所述终止状态添加至所述部件对应的特征数据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型间数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目标产品的结构构型创建第二模型,其中,所述第二模型包含至少两个层级,每个层级包含至少一个部件;
建立第一模型中的单元对象与所述第二模型中的各部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针对各所述单元对象,建立所述单元对象的特性数据,与具有第一映射关系部件的特征数据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针对各所述单元对象,建立所述单元对象的操作数据,与具有第一映射关系部件的行为信息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
针对各所述部件,从所述部件对应的特征数据中获取所述部件对应的初始状态;按照预设规则获取所述部件对应的终止状态,将所述终止状态添加至所述部件对应的特征数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规则获取所述部件对应的终止状态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部件对应的行为信息,对所述部件执行对应的行为操作;
获取所述部件经历所述行为操作后的状态作为终止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规则获取所述部件对应的终止状态的步骤,包括:
针对各所述单元对象,建立所述单元对象的输出属性数据,与具有第一映射关系部件的终止状态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征数据包括:形状、材料、环境以及系统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行为信息包括:组装、旋转以及拉伸中的至少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照预设规则获取所述部件对应的终止状态,将所述终止状态添加至所述部件对应的特征数据中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模型中的数据映射至计算机模型中;
依据所述计算机模型中的数据,生成产品类、属性以及操作函数。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全臣田大将姚立民
申请(专利权)人:合科软件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