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46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镜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镜头模组包括自动对焦组件、光学防抖组件和至少两个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第三延伸部和第四延伸部,第一连接端、第三延伸部、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第四延伸部和第二连接端依次连接,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第三延伸部和第四延伸部均设于自动对焦组件的外侧,第一连接端远离第三延伸部的一端与自动对焦组件连接,第二连接端远离第四延伸部的一端与光学防抖组件连接,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均与光轴垂直且互为垂直,第三延伸部和第四延伸部均与光轴平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镜头模组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自动对焦组件和光学防抖组件连接的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镜头光学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镜头模组以及一种采用该镜头模组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一样的便携式终端机上都装载有高性能镜头模组。该高性能镜头模组一般具有自动对焦功能(AutoFocusing,AF)和光学防抖功能(OpticalImageStabilization,OIS)。高性能镜头模组在自动对焦时,使镜头沿镜头的光轴方向移动,在实现光学防抖功能时,使镜头沿垂直镜头的光轴方向移动。现有技术中,AF组件通过四根悬丝架在OIS组件上方,为了保证悬丝支撑的稳定性,衍生出若干其他辅助部件,使镜头模组的整体结构复杂,且体积偏大。另外,如果其中一根悬丝折断的话,AF组件就会失去平衡。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镜头模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其旨在解决镜头模组整体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个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镜头模组,包括自动对焦组件、光学防抖组件和至少两个弹性支撑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对焦组件、光学防抖组件和至少两个弹性支撑件,所述自动对焦组件和所述光学防抖组件在所述镜头模组的光轴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的弹性支撑本体,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自动对焦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光学防抖组件连接;所述弹性支撑本体设于所述自动对焦组件的外侧,所述弹性支撑本体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的第一延伸部、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的第二延伸部、与所述光轴平行的第三延伸部和与所述光轴平行的第四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延伸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端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11 CN 20191086013581.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对焦组件、光学防抖组件和至少两个弹性支撑件,所述自动对焦组件和所述光学防抖组件在所述镜头模组的光轴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的弹性支撑本体,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自动对焦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光学防抖组件连接;所述弹性支撑本体设于所述自动对焦组件的外侧,所述弹性支撑本体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的第一延伸部、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的第二延伸部、与所述光轴平行的第三延伸部和与所述光轴平行的第四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延伸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端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均与所述光轴垂直,且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互为垂直,所述第三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所述第四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对焦组件包括第一底座和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朝向所述光学防抖组件一侧的第一电路板,所述光学防抖组件包括第二底座和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座远离所述自动对焦组件一侧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银龙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瑞泰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