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梓林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屏的加热板及指向背光式立体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462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5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屏的加热板,包括第一透明板和第一扩散层,第一透明板为透明玻璃板,其设有透明电热线路;定义第一轴向为平行于第一透明板板体面的轴向,第一扩散层设置在第一透明板的一侧,其由大量沿第一轴向的玻璃纤维聚集而成,且玻璃纤维间具有大量空隙。这种加热板能够减少工作时的热量损失,且不会降低液晶显示屏的耐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加热板的指向背光式立体显示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屏的加热板及指向背光式立体显示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板,尤其是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屏的加热板。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指向背光式的立体显示器。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屏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时,由于液晶分子扭转慢,显示屏的响应速度会变慢,进而造成拖影等问题。尤其是,当液晶显示屏应用在指向背光式的立体显示器上时,其左右画面切换过慢会严重影响到立体显示的效果。为此,有人提出将透明加热板贴附在液晶显示屏上的设计,其在低温环境下能够启动加热板对显示屏进行加热,以避免液晶显示屏响应过慢带来的问题。然而,当透明加热板贴附在液晶显示屏上时,其只有一个面与液晶显示屏接触,而另一个面一般暴露在空气中,其工作时热量会严重损失,最终导致能耗大幅提高。也有人将透明加热板设置在液晶显示屏的内部,其虽然能够减少热量的损失,然而加热板与液晶显示屏后侧背光等塑料部件相接触,使用久之后,往往会导致其发生变形,降低了显示屏的耐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屏的加热板,其能够减少工作时的热量损失,且不会降低显示屏的耐用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加热板的指向背光式立体显示器。所采用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屏的加热板,其特征为:包括第一透明板和第一扩散层,所述第一透明板为透明玻璃板,其设有透明电热线路;定义第一轴向为平行于第一透明板板体面的轴向,所述第一扩散层设置在第一透明板的一侧,其由大量沿第一轴向的玻璃纤维聚集而成,且玻璃纤维间具有大量空隙。上述加热板一般贴附在液晶显示屏的内侧使用,当液晶显示屏设有背光时,其一般设置在液晶显示屏与背光之间。具体地,所述第一透明板可以为厚度0.4mm〜3mm的透明玻璃板,其尺寸可以依照所需的液晶显示屏进行设置。定义第二轴向为平行于第一透明板板体面且垂直于第一轴向的另一轴向。所述第一扩散层设置在第一透明板的一侧,其由大量沿第一轴向的玻璃纤维聚集而成,由此,依靠玻璃纤维在第二轴向上对光的折射作用,第一扩散层具有光扩散功能,其可用于改善液晶显示屏的视角而不会对液晶显示屏的显示造成不良影响。耐高温的玻璃纤维在加热板工作时不会受热损坏,而玻璃纤维之间的大量空隙可大幅度降低第一扩散层的导热,使得第一扩散层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加热板的热量不会损失在第一扩散层一侧并造成液晶屏后侧塑料部件的损坏,而是高效地作用在液晶显示屏上以改善其响应特性。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被压紧,使得所述玻璃纤维之间的空隙沿第一轴向延伸。由此可大幅度减少玻璃纤维之间的空隙的相互连通,更进一步地降低第一扩散层的导热。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的平均直径为3μm〜100μm,所述第一扩散层的厚度为所述玻璃纤维平均直径的5〜50倍。上述设计不仅可以使第一扩散层具有良好的光扩散性能和隔热性。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明板的两个面分别为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透明电热线路设置在所述第一面,而所述第一扩散层贴设在所述第二面。由此,这种加热板在使时,透明电热线路更贴紧液晶显示屏,其电热能够更快地作用在液晶显示屏上。优选地,所述加热板还包括第二透明板,所述第一扩散层被夹压在第一透明板与第二透明板之间。第二透明板使玻璃纤维较好地维持在压紧状态,因而能够保证其隔热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明板与第二透明板之间设有密封胶圈,由此在第一透明板与第二透明板之间形成密闭腔体,所述第一扩散层设置在该密闭腔体之内;以及,所述密闭腔体被抽真空而使第一透明板与第二透明板及第一扩散层被大气压紧。由此,所述加热板可利用大气压压紧的原理,一直使第一扩散层内的玻璃纤维保持在压紧状态,更进一步地保证其隔热性。优选地,所述加热板还包括第二扩散层,定义第二轴向为平行于第一透明板的板体面且垂直于第一轴向的另一轴向,所述第二扩散层叠设在第一扩散层之上,其由大量沿第二轴向排列的玻璃纤维聚集而成,且玻璃纤维间也具有大量空隙。第二扩散层不仅可进一步减少热量损失,且使得加热板具有在第一轴向的光扩散功能,由此当加热板应用在液晶显示屏上时,能够进一步地改善液晶显示屏的视角特性。与现有的技术方案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加热板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由于第一扩散层具有良好的光扩散功能和隔热性,当所述加热板应用在液晶显示器时,其不仅可改善液晶显示屏的视角特性,且加热板的热量很少在第一扩散层的一侧损失,而是高效地作用在液晶显示屏上,既提高了热量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能耗,还保护了液晶屏后侧的塑料部件,由此,这种加热板能够减少工作时的热量损失,且不会降低显示屏的耐用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指向背光式立体显示器,其特征为:包括动态背光、透镜部、加热板以及液晶显示屏,所述加热板为上述仅设有第一扩散层的加热板(不需要第二扩散层),加热板的第一透明板贴紧所述液晶显示屏,所述背光和透镜相互构成指向背光,其设置在所述加热板的内侧。更优选地,所述透镜部由多个柱状透镜或柱状菲涅尔透镜拼接而成,所述柱状透镜或柱状菲涅尔透镜的延长方向(一般为上下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轴向。这种指向背光式立体显示器,其在低温环境下能够启动加热板对显示屏进行加热,以保证其左右画面的切换速度和立体显示效果。而加热板的热量主要作用在液晶显示屏上,第一扩散层的隔热作用使其热量很少传递到透镜部等部件上,避免了昂贵透镜部的损害。第一扩散层仅在第二轴向具有光扩散,可改善背光在上下轴向(第二轴向)上的均匀性,且不会影响到指向背光的光在左右轴向(第一轴向)上的指向特性。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立体显示器组成部件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立体显示器的发热板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的立体显示器的侧面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的立体显示器的发热板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的发热板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二的加热板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采用指向背光的立体显示器100,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动态背光10、透镜部20、加热板30和液晶显示屏40,透镜部20在左右方向A(第一轴向)上并列设有多个柱状菲涅尔透镜21,其透镜21延长轴为上下方向B(第二轴向)。动态背光10包括多组与透镜部的透镜21在位置上相对应的LED灯组11,每个LED灯组11包括多列LED,其可切换点亮不同列的LED而根据其与对应透镜21的位置关系将发光投射在不同的方向上(主要为对应左、右眼的两个方向),不同列LED的切换,配合液晶显示屏40的左右画面切换,可将不同的画面投射到人的左右眼中,由此形成立体视觉。如图1—3所示,加热板30通过胶层粘附在液晶显示屏40的内侧,其包括第一透明板31、扩散层32和第二透明板33,第一、二透明板31、33为玻璃板(厚度0.4mm〜3mm均可),其中,第一透明板31贴近液晶显示器100的一面(第一面)设有ITO透明电热线路311,其在低温环境下能够通电以对液晶显示屏40进行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屏的加热板,其特征为:/n包括第一透明板和第一扩散层,所述第一透明板为透明玻璃板,其设有透明电热线路;/n定义第一轴向为平行于第一透明板板体面的轴向,所述第一扩散层设置在第一透明板的一侧,其由大量沿第一轴向的玻璃纤维聚集而成,且玻璃纤维间具有大量空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屏的加热板,其特征为:
包括第一透明板和第一扩散层,所述第一透明板为透明玻璃板,其设有透明电热线路;
定义第一轴向为平行于第一透明板板体面的轴向,所述第一扩散层设置在第一透明板的一侧,其由大量沿第一轴向的玻璃纤维聚集而成,且玻璃纤维间具有大量空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板,其特征为:所述玻璃纤维被压紧,使得所述玻璃纤维之间的空隙沿第一轴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板,其特征为:所述玻璃纤维的平均直径为3μm〜100μm,所述第一扩散层的厚度为所述玻璃纤维平均直径的5〜50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板,其特征为:所述第一透明板的两个面分别为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透明电热线路设置在所述第一面,而所述第一扩散层贴设在所述第二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板,其特征为:所述加热板还包括第二透明板,所述第一扩散层被夹压在第一透明板与第二透明板之间。


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梓林
申请(专利权)人:陈梓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