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宽带的偏振分光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460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宽带的偏振分光片,包括基层和堆叠在基层上的膜系,膜系的膜系结构包括三个膜堆,每个膜堆均由非四分之一波长光学厚度的高折射率膜层和低折射率膜层交替堆叠。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偏振分光的范围由百分之八的中心波长范围扩展到百分之十的中心波长,使得在大角度的应用下有更好的偏振分离,更宽的透射带宽。本发明专利技术每个膜堆均由非四分之一波长光学厚度的高折射率膜层和低折射率膜层交替堆叠,结合了传统基于长短波通迭加的偏振分光的优点,将偏振分光的范围由百分之八的中心波长范围扩展到百分之十的中心波长,使得在大角度的应用下,有更好的偏振分离,更好的耦合效率,更宽的透射带宽,更好的角度容差,能极大提升应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宽带的偏振分光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
,具体涉及一种超宽带的偏振分光片。
技术介绍
光具有偏振态,如果光线的偏振矢量在这个平面内,则称为p-偏振,如果偏振矢量垂直于该平面,则称为s-偏振。任何一种输入偏振状态都可以表示为s和p分量的矢量和。当光以非垂直角度入射膜片的时候,光可以分解为P光和S光。由于偏振矢量的差异,P光和S光所对应的折射率会出现差异,会导致P光和S光的透过率出现分离。根据这一特性,将P光透,S光截止的薄膜叫做偏振分光膜。现有技术中,偏振分光膜的都是由1/4光学厚度的高低折射率介质膜层交替堆叠。对于滤光片,中心波长定义为带通滤光片宽带的中心,宽带位置定义常为透过率峰值下降50%处的宽带,也可以定位为峰值下降90%处的宽带。对于非带通滤光片,可以定义使用的波长范围的中心,为中心波长。偏振分光膜的基础膜系通常为(HL)^m,可以采用常规的短波通的基础膜系结构或者长波通的基础膜系结构,但只能实现4%的中心波长范围的偏振分离。而采用的长波通和短波通膜系迭加的方式可以实现8%的中心波长范围的偏振分离。但现有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宽带的偏振分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和堆叠在基层上的膜系,所述膜系的膜系结构包括三个膜堆,每个所述膜堆均由非四分之一波长光学厚度的高折射率膜层和低折射率膜层交替堆叠;/n第一膜堆采用(aHbL)^m的初始结构;第二膜堆采用((aHbL)^p(cHdL)^q)^r的初始结构;第三膜堆采用(cHdL)^n;/n或,第一膜堆采用(cHdL)^n的初始结构;第二膜堆采用((aHbL)^p(cHdL)^q)^r的初始结构;第三膜堆采用(aHbL)^m;/n或,第一膜堆采用(aHbL)^m的初始结构;第二膜堆采用((cHdL)^q(aHbL)^p)^r的初始结构;第三膜堆采用(cHdL)^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宽带的偏振分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和堆叠在基层上的膜系,所述膜系的膜系结构包括三个膜堆,每个所述膜堆均由非四分之一波长光学厚度的高折射率膜层和低折射率膜层交替堆叠;
第一膜堆采用(aHbL)^m的初始结构;第二膜堆采用((aHbL)^p(cHdL)^q)^r的初始结构;第三膜堆采用(cHdL)^n;
或,第一膜堆采用(cHdL)^n的初始结构;第二膜堆采用((aHbL)^p(cHdL)^q)^r的初始结构;第三膜堆采用(aHbL)^m;
或,第一膜堆采用(aHbL)^m的初始结构;第二膜堆采用((cHdL)^q(aHbL)^p)^r的初始结构;第三膜堆采用(cHdL)^n;
或,第一膜堆采用(cHdL)^n的初始结构;第二膜堆采用((cHdL)^q(aHbL)^p)^r的初始结构;第三膜堆采用(aHbL)^m;
其中,m为aHbL的序列重复交替堆叠的组数,r为(aHbL)^p(cHdL)^q的序列重复交替堆叠的组数,p为第二膜堆中aHbL的序列重复交替堆叠的组数,q为第二膜堆中cHdL的序列重复交替堆叠的组数,n为cHdL的序列重复交替堆叠的组数;
H表示四分之一中心波长光学厚度的高折射率膜层,L表示四分之一中心波长光学厚度的低折射率膜层;a、b、c、d为四分之一中心波长光学厚度系数。


2.如权利要求1的超宽带的偏振分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堆与第三膜堆的顺序可调换。


3.如权利要求1的超宽带的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炎李昱陈居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众为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