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偏振合束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
,具体涉及一种激光偏振合束系统。
技术介绍
半导体光束发射器具有高转换效率、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等优点。但是半导体光束发射器特殊的原理及结构决定了它的光束质量与功率之间普遍存在此消彼长的问题,当追求高功率输出时,其光束质量的提升往往会受到很大限制,这使得半导体光束发射器很难作为直接光源应用于工业加工和国防领域。因此,如何获得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的直接半导体激光光源,成为了国际上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光谱合束技术,其技术原理本质上是利用色散元件将不同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光束进行共孔径合束,与通讯中的波分复用技术类似,最终可得到与单束光光束质量相当、亮度倍增数倍的激光输出。这种技术可有效获得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的直接半导体激光输出光源,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合束技术。目前,光谱合束技术所得到的合束输出光束的光束质量与单个激光单元光束质量还有一定差距,需对元件的参数和特性进行进一步研究,以获得高光束质量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偏振合束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光束发射器、至少两个光束调整装置及超宽带的偏振分光片;/n所述偏振分光片包括基层和堆叠在基层上的膜系,所述膜系的膜系结构包括第一膜堆、第二膜堆及第三膜堆,每个膜堆均由非四分之一波长光学厚度的高折射率膜层和低折射率膜层交替堆叠;/n至少两个所述光束发射器发射的光束经所述光束调整装置反射后入射于所述偏振分光片,所述偏振分光片进行激光合束得到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的激光输出光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偏振合束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光束发射器、至少两个光束调整装置及超宽带的偏振分光片;
所述偏振分光片包括基层和堆叠在基层上的膜系,所述膜系的膜系结构包括第一膜堆、第二膜堆及第三膜堆,每个膜堆均由非四分之一波长光学厚度的高折射率膜层和低折射率膜层交替堆叠;
至少两个所述光束发射器发射的光束经所述光束调整装置反射后入射于所述偏振分光片,所述偏振分光片进行激光合束得到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的激光输出光源。
2.如权利要求1的激光偏振合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分光片的P偏振的透过率大于等于百分之九十的波段范围的宽度大于等于中心波长的百分之十,或P偏振的半峰全宽大于等于中心波长的百分之十。
3.如权利要求1的激光偏振合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分光片的S偏振的的透过率小于百分之十的波段范围大于中心波长的百分之十。
4.如权利要求1的激光偏振合束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膜堆采用(aHbL)^m的初始结构;第二膜堆采用((aHbL)^p(cHdL)^q)^r的初始结构;第三膜堆采用(cHdL)^n;
或,第一膜堆采用(cHdL)^n的初始结构;第二膜堆采用((aHbL)^p(cHdL)^q)^r的初始结构;第三膜堆采用(aHbL)^m;
或,第一膜堆采用(aHbL)^m的初始结构;第二膜堆采用((cHdL)^q(aHbL)^p)^r的初始结构;第三膜堆采用(cHdL)^n;
或,第一膜堆采用(cHdL)^n的初始结构;第二膜堆采用((cHdL)^q(aHbL)^p)^r的初始结构;第三膜堆采用(aHbL)^m;
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炎,李昱,陈居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众为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