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热化激光发射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456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激光测距领域,提供了一种无热化激光发射光学镜头,解决现有激光发射系统对环境温度的敏感导致测距能力或毁伤能力下降;距离调焦时,增加调焦结构控制精度的问题。该镜头包括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透镜分别为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正光焦度弯向激光器侧的弯月透镜、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第一、第四透镜采用石英silica玻璃,第二、第三透镜均采用冕火石H‑FK61玻璃;第三透镜可沿光轴方向前后移动,实现不同作用距离下激光发射镜头焦面偏移补偿。该镜头仅4片透镜,采用石英silica玻璃和冕火石H‑FK61玻璃两种材料配对使用,在整个距离调焦范围实现了系统的无热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热化激光发射镜头
本专利技术属于激光测距领域,涉及一种激光发射镜头,具体涉及一种无热化激光发射镜头。
技术介绍
随着低空防卫领域光电设备的不断发展,要求实时进行激光测距或激光毁伤,需要将激光发射系统集成在机载或车载上,因此,激光发射系统也需要适应机载或车载的使用环境,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温度适应性。现有激光发射系统,一般波段范围较窄,在设计时通常采用单一玻璃材料或两种玻璃材料,系统的消热差能力较差,导致系统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为了适应温度变化,需要实时进行调焦,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测距能力或毁伤效果。以及当作用距离变化时,系统需要进行距离调焦,由于调焦范围过小,使得调焦精度要求较高,增加了调焦结构的控制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激光发射系统对环境温度较为敏感,导致测距能力或毁伤能力下降,以及距离调焦时,增加调焦结构控制精度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热化激光发射镜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热化激光发射镜头,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沿激光器出射光束方向依次同轴设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热化激光发射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激光器(02)出射光束方向依次同轴设置的固定镜组(01)、第三透镜(3)和第四透镜(4);/n所述固定镜组(01)具有负光焦度,包括沿光路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第一透镜(1)为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第二透镜(2)为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n所述第三透镜(3)为正光焦度弯向激光器(02)侧的弯月透镜;/n所述第四透镜(4)为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n所述第一透镜(1)和第四透镜(4)均采用石英silica玻璃材料,第二透镜(2)和第三透镜(3)均采用冕火石H-FK61玻璃材料;/n所述第三透镜(3)可沿光轴方向前后移动,用于实现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热化激光发射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激光器(02)出射光束方向依次同轴设置的固定镜组(01)、第三透镜(3)和第四透镜(4);
所述固定镜组(01)具有负光焦度,包括沿光路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第一透镜(1)为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第二透镜(2)为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
所述第三透镜(3)为正光焦度弯向激光器(02)侧的弯月透镜;
所述第四透镜(4)为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1)和第四透镜(4)均采用石英silica玻璃材料,第二透镜(2)和第三透镜(3)均采用冕火石H-FK61玻璃材料;
所述第三透镜(3)可沿光轴方向前后移动,用于实现不同作用距离下激光发射镜头焦面偏移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热化激光发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之间的间隔为41.95mm;
所述第二透镜(2)和第三透镜(3)之间的间隔范围为50mm~50.44mm;
所述第三透镜(3)和第四透镜(4)之间的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姜凯闫佩佩单秋莎李哲周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