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镜头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光学镜头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分体式镜头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该分体式镜头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高像素大光圈的手机摄像头通常包括六片以上的镜片,而且通常期望镜头占据的尺寸较小。实际生产中对多片小尺寸的镜片进行组装很困难,造成了摄像头组装的良率低下。业内需要一种具有优良组装性能的镜头以提高成像质量并提升生产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镜头,该分体式镜头包括第一镜筒,第一镜筒容纳至少一片透镜;以及与第一镜筒相邻的第二镜筒,第二镜筒的第二端面与第一镜筒的第一端面彼此面对,并且第二镜筒容纳至少一片透镜;在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中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强化阵列,强化阵列为凹陷于至少一个端面的凹槽或凸出于至少一个端面且凸出的距离小于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之间的间距的凸起。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通过围绕强化阵列布置的粘合剂彼此粘合。在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镜头,包括:/n第一镜筒,所述第一镜筒容纳至少一片透镜;以及/n与所述第一镜筒相邻的第二镜筒,所述第二镜筒的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镜筒的第一端面彼此面对,并且所述第二镜筒容纳至少一片透镜;/n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中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强化阵列,所述强化阵列为凹陷于所述至少一个端面的凹槽或凸出于所述至少一个端面且凸出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间距的凸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镜头,包括:
第一镜筒,所述第一镜筒容纳至少一片透镜;以及
与所述第一镜筒相邻的第二镜筒,所述第二镜筒的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镜筒的第一端面彼此面对,并且所述第二镜筒容纳至少一片透镜;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中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强化阵列,所述强化阵列为凹陷于所述至少一个端面的凹槽或凸出于所述至少一个端面且凸出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间距的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筒和所述第二镜筒通过围绕所述强化阵列布置的粘合剂彼此粘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阵列包括沿所述至少一个端面的圆周方向交错布置的第一强化阵列和第二强化阵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强化阵列相较于所述第一强化阵列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端面的径向方向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强化阵列包括沿所述至少一个端面的圆周方向延伸并间隔开的多个第一弧形单体结构,所述第一弧形单体结构从所述至少一个端面凸出或凹入;
所述第二强化阵列包括沿所述至少一个端面的圆周方向延伸并间隔开的多个第二弧形单体结构,所述第二弧形单体结构从所述至少一个端面凸出或凹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至少一个端面的圆周方向,每个第二弧形单体结构布置在两个第一弧形单体结构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强化阵列包括沿所述至少一个端面的径向方向延伸并沿所述至少一个端面的圆周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第一条形单体结构,所述第一条形单体结构从所述至少一个端面凸出或凹入;
所述第二强化阵列包括沿所述至少一个端面的径向方向延伸并沿所述至少一个端面的圆周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第二条形单体结构,所述第二条形单体结构从所述至少一个端面凸出或凹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至少一个端面的圆周方向,每个第二条形单体结构布置在两个第一条形单体结构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分体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强化阵列包括沿所述至少一个端面的径向方向延伸并沿所述至少一个端面的圆周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第一条形单体结构,所述第一条形单体结构从所述至少一个端面凸出或凹入;
所述第二强化阵列包括沿所述至少一个端面的径向方向延伸并沿所述至少一个端面的圆周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第二条形单体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武彦,梅哲文,蒋伟杰,裴海鹏,孙鑫翔,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