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可拆卸汽水分离器试验段及汽水分离性能测试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439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汽水分离器试验段及汽水分离性能测试循环系统,主要包括试验测试段部分以及管路系统部分。进口部分垂直安装,泵将水抽入喷针部分,通过调节泵的转速、压力完成液滴粒径的确定,风机将空气注入并与液滴混合形成汽水混合物,随后进入分离器试验段完成分离,汽水混合物的流速通过旋叶式风速器确定分离器内部液模膜形成及液滴运动轨迹由多普勒红外测速仪确定,被汽水分离器俘获的液滴附着在壁面上并由于重力的作用流下,排入水槽中。由于该段系统能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所有瞬态数据均导入服务器及数据采集系统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汽水分离性能测试系统测试误差大以及分离测试段置换不便等难以克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拆卸汽水分离器试验段及汽水分离性能测试循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水分离器
,涉及一种可拆卸汽水分离器试验段及可拆卸汽水分离性能测试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汽水分离器广泛应用于核电、火电、海水淡化、医疗等领域,其性能的测试对分离器结构的优化尤为重要。传统的波形板汽水分离器性能测试系统如图1所示,一方面喷针与风机对流容易导致液滴大幅度附着在管壁上,从而导致管壁积水,其次,从水槽试验段分离出来的液滴由于无回流系统,因此无法对液滴进行二次采集测量,再次,分离器内部的粒子运动行为及液模运动行为无法实时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拆卸汽水分离器试验段及可拆卸汽水分离性能测试循环系统,巧妙的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的一系列缺点,达到了节能、环保、测试功能多元化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拆卸汽水分离器试验段,包括中空金属法兰、汽水分离器、汽水分离器固定结构、滑动舱门、有机玻璃顶盖、壳体;所述壳体一面设置有所述滑动舱门,顶部设置有有机玻璃顶盖;所述汽水分离器固定平台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所述汽水分离器设置在所述汽水分离器固定结构上;所述壳体两壁面上对称设置有与所述汽水分离器连通的中空金属法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拆卸汽水分离性能测试循环系统,包括旋叶式风速计、高速粒子摄像仪、喷针、风机、漏斗形疏水管道、服务器、汽水分离器试验段、电子压差计、第一集水槽、电子秤、阀门、电磁流量计、第二集水槽、数据采集仪、高压泵、第三集水槽;所述系统由进风管、汽水分离器试验段(9)、测风段、连接管和出风管组成,所述进风管、汽水分离器试验段、测风段、连接管和出风管均水平设置并依次连接在一起;所述进风管进口端与所述第二集水槽连通,所述出风管出口端与所述第三集水槽连通;所述进风管进口端端部管壁上设置有所述风机,所述进风管内腔中部设置有喷针;所述第二集水槽通过喷水管道与所述喷针连通,所述喷水管道上依次设置有高压泵、电磁流量计和阀门;所述汽水分离器试验段通过所述漏斗形疏水管道与所述第一集水槽连通,所述第一集水槽设置在所述电子秤上;所述汽水分离器试验段进风口和出封口均设置有所述电子压差计,所述汽水分离器试验段设置有所述高速粒子摄像仪,所述高速粒子摄像仪与所述服务器连接通信;所述数据采集仪分别与所述旋叶式风速计、电子压差计、电子秤、服务器连接通信。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阻止液滴的外泄而导致无法准确测量汽水分离器分离效率,且内部能置换类似结构的汽水分离器,实现液膜运动状态监测、分离效率监测以及压差监测一体化。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汽水分离性能测试循环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拆卸汽水分离器试验段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拆卸汽水分离性能测试循环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见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拆卸汽水分离器试验段,包括中空金属法兰901、汽水分离器902、汽水分离器固定结构903、滑动舱门905、有机玻璃顶盖907、壳体;壳体一面设置有滑动舱门905,顶部设置有有机玻璃顶盖907;汽水分离器固定平台903设置在壳体底部,汽水分离器902设置在汽水分离器固定结构903上;壳体两壁面上对称设置有与汽水分离器902连通的中空金属法兰901。汽水分离器固定结构903底部设置有漏斗形疏水管道,漏斗形疏水管道表面设置有疏水涂层906。壳体内壁上设置有疏水栅904,疏水栅904是由多有机玻璃制成的网状结构,既能防止空气流道变化,又能采集液滴,用于保证气体主要从管道流出,且便于收集液滴。请见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拆卸汽水分离性能测试循环系统,包括旋叶式风速计1、高速粒子摄像仪2、喷针3、导流板4、风机5、调频器6、漏斗形疏水管道7、服务器8、汽水分离器试验段9、电子压差计10、第一集水槽11、电子秤12、阀门13、电磁流量计14、第二集水槽15、数据采集仪16、压力表17、高压泵19、第三集水槽20、稳压器21;系统由进风管、汽水分离器试验段9、测风段、连接管和出风管组成,进风管、汽水分离器试验段9、测风段、连接管和出风管均水平设置并依次连接在一起;进风管进口端与第二集水槽15连通,出风管出口端与第三集水槽20连通;进风管进口端端部管壁上设置有风机5,进风管内腔中部设置有喷针3;第二集水槽15通过喷水管道与喷针3连通,喷水管道上依次设置有高压泵19、电磁流量计14和阀门13;汽水分离器试验段9通过漏斗形疏水管道7与第一集水槽11连通,第一集水槽11设置在电子秤12上;汽水分离器试验段9进风口和出封口均设置有电子压差计10,汽水分离器试验段9设置有高速粒子摄像仪2,高速粒子摄像仪2与服务器8连接通信;数据采集仪16分别与旋叶式风速计1、电子压差计10、电子秤12、服务器8连接通信。本实施例的进风管底部内腔中设置有导流板4,位于风机5出风口处;喷水管道上设置有稳压器21,用于调节水压;喷水管道上设置有压力表17;风机5配置有调频器6,用于控制风机5的转速来控制气体流速。本实施例的进风管、汽水分离器试验段9、测风段、连接管和出风管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本实施例的调频器6与风机5相连且垂直放置,调频器6主要通过控制风机5的转速来控制气体流速。喷针3置于进风管中央,喷射液滴与空气混合,汽水混合物进入汽水分离器试验段9,最后通过旋叶式风速计1测量气体流速,分离下来的液滴由于重力的作用下流到集水槽11,沉积在出风管出口部分的多余积水可通过管道流入集水槽20。本实施例的水流通过管道流入高压泵19,压力通过稳压器21调节,可从压力表17读取示数,流经电磁流量计14,流量由阀门13控制。流体最终流入进风管,由喷针3喷出。旋叶式风速计1将空气流速传入数据采集仪16中;汽水分离器试验段9分离下流的液滴由于重力的作用下流至第二集水槽15。本实施例的高速粒子摄像仪2为Doppler高速粒子摄像仪,用于将汽水分离器试验段9内部水膜形成情况及液滴运动情况动态数据传入服务器8中;电子压差计10将前后压差变化情况传入数据采集仪16中;分离下来的液滴由于重力的作用流入第一集水槽11,第一集水槽11内水重力变化通过电子秤12导入数据采集仪16中,数据采集仪16将数据导入服务器8中处理。本实施例可通过打开汽水分离器试验段9滑动舱门905进行波形板的拆卸和替换。方形汽水分离器试验段9由几部分组成:中空金属法兰901,用于固定有机玻璃和进气;汽水分离器902,由若干用有机玻璃制成的波形板组成,便于测试系统监测液膜及液滴运动情况,便于做汽水分离;汽水分离器固定结构903,既能阻止气体逃逸,又能达到疏水的及固定波形板的作用;疏水栅904,方便保证气体主要从管道流出,且便于收集液滴;滑动舱门905,一侧有拉手,方便取出汽水分离器装置;漏斗形疏水管道7表面有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汽水分离器试验段,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金属法兰(901)、汽水分离器(902)、汽水分离器固定结构(903)、滑动舱门(905)、有机玻璃顶盖(907)、壳体;/n所述壳体一面设置有所述滑动舱门(905),顶部设置有有机玻璃顶盖(907);所述汽水分离器固定平台(903)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所述汽水分离器(902)设置在所述汽水分离器固定结构(903)上;所述壳体两壁面上对称设置有与所述汽水分离器(902)连通的中空金属法兰(9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汽水分离器试验段,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金属法兰(901)、汽水分离器(902)、汽水分离器固定结构(903)、滑动舱门(905)、有机玻璃顶盖(907)、壳体;
所述壳体一面设置有所述滑动舱门(905),顶部设置有有机玻璃顶盖(907);所述汽水分离器固定平台(903)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所述汽水分离器(902)设置在所述汽水分离器固定结构(903)上;所述壳体两壁面上对称设置有与所述汽水分离器(902)连通的中空金属法兰(9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汽水分离器试验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水分离器固定结构(903)底部设置有漏斗形疏水管道,所述漏斗形疏水管道表面设置有疏水涂层(9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汽水分离器试验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壁上设置有疏水栅(904),疏水栅是由多有机玻璃制成的网状结构,用于保证气体主要从管道流出,且便于收集液滴。


4.一种可拆卸汽水分离性能测试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旋叶式风速计(1)、高速粒子摄像仪(2)、喷针(3)、风机(5)、漏斗形疏水管道(7)、服务器(8)、汽水分离器试验段(9)、电子压差计(10)、第一集水槽(11)、电子秤(12)、阀门(13)、电磁流量计(14)、第二集水槽(15)、数据采集仪(16)、波形板板体(18),高压泵(19)、第三集水槽(20);
所述系统由进风管、汽水分离器试验段(9)、测风段、连接管和出风管组成,所述进风管、汽水分离器试验段(9)、测风段、连接管和出风管均水平设置并依次连接在一起;所述进风管进口端与所述第二集水槽(15)连通,所述出风管出口端与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胜王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