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缆线强度自动化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438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缆线强度自动化测试装置,包括底座,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通过第二齿轮、移动套和第一连杆的配合使用,使得在进行操作时带动线缆同步往两侧自动进行拉伸,不需要人工进行拉动,使得测量时更加的方便,提高测量时的智能性,通过第二连接杆、三角盘和限位板的配合使用,使得在将缆线伸入移动板内可以自动进行夹持,不需要人工使用镊子等工具进行夹持,从而避免断裂后崩到手臂,提高该装置使用时安全性,通过限位套、异形盘、固定极板和移动极板的配合使用,使得将自动夹持和缆线的拉伸两个步骤进行联动,从而增加整个装置的联动性,使得操作更加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缆线强度自动化测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工程
,具体为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缆线强度自动化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其中需要利用电缆进行数字信息的传递,故为了保证信息更快、更准得及时进行传递和处理,对于电缆具有很高的质量要求。为了保证电缆的合格率,现有电缆在生产时,需要进行拉伸强度与变形率,拉断力等试验,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电缆线强度检测时,大多采用人工使用镊子等工具拉扯电缆进行粗略的检测,此种方式,检测结构不直观,且检测的结构不够精确,耗费人力,并且在进行拉扯的过程中,若电缆出现断裂会产生较大的势能,容易反弹到手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者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缆线强度自动化测试装置,具有自动夹持且自动拉伸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强度检测方式较为费时费力的问题,保证了使用该装置进行操作时更加的省时省力,可以自动对电缆夹持并进行拉伸,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使用时更加的智能,同时避免断裂的电缆弹伤手臂,降低强度测量时的安全隐患,提高该装置使用时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自动夹持且自动拉伸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缆线强度自动化测试装置,包括底座,利用底座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所述底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且第二齿轮的表面偏心设置有连杆,连杆与移动套活动连接从而带动移动套进行移动,第二齿轮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限位套,移动套的内部设置有转轴,且该转轴的外侧设置有锥形齿轮,锥形齿轮的外侧设置有转轮,该转轮与第二齿轮同心设置,故带动第二齿轮同步进行旋转,限位套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异形盘,利用异形盘的旋转带动限位套同步进行旋转,第二齿轮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移动套,利用移动套的移动带动第一连杆同步进行运动,移动套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远离移动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转盘,第一转盘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转盘,第二转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极板,固定极板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极板,移动极板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远离移动极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三角盘,三角盘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板。优选的,所述移动板设置有两个,两个移动板的规格一致,且以移动套的中心线为参照程度呈对称分布,移动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且该通孔的尺寸不小于线缆的尺寸。优选的,所述固定极板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极板的规格一致,且以移动板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且两个固定极板之间的距离与移动极板的尺寸相互适配。优选的,所述异形盘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杆,且该固定杆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杆的规格一致,且以异形盘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限位套的表面开设有滑槽,该滑槽设计为交叉状,且该滑槽的尺寸与异形盘外侧设置的固定杆尺寸相互适配。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杆,移动套的内部设置有滑槽,且该滑槽的尺寸与固定杆的尺寸相互适配。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杆的规格一致,且以移动套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二)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缆线强度自动化测试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基于智能制造的缆线强度自动化测试装置,通过第二齿轮、移动套和第一连杆的配合使用,使得在进行操作时带动线缆同步往两侧自动进行拉伸,不需要人工进行拉动,使得测量时更加的方便,提高测量时的智能性。2、该基于智能制造的缆线强度自动化测试装置,通过第二连接杆、三角盘和限位板的配合使用,使得在将缆线伸入移动板内可以自动进行夹持,不需要人工使用镊子等工具进行夹持,从而避免断裂后崩到手臂,提高该装置使用时安全性。3、该基于智能制造的缆线强度自动化测试装置,通过限位套、异形盘、固定极板和移动极板的配合使用,使得将自动夹持和缆线的拉伸两个步骤进行联动,从而增加整个装置的联动性,使得操作更加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连接结构外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连接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移动极板、第二连接杆、三角盘和限位板连接结构运动轨迹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底座;2、第二齿轮;3、限位套;4、异形盘;5、移动套;6、第一连杆;7、移动板;8、第一转盘;9、第二转盘;10、固定极板;11、移动极板;12、第二连接杆;13、三角盘;14、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缆线强度自动化测试装置,包括底座1,利用底座1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杆,移动套5的内部设置有滑槽,且该滑槽的尺寸与固定杆的尺寸相互适配,使得移动套5可以沿着固定杆进行移动,从而保证移动套5移动时更加顺畅,底座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2,第二齿轮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齿轮2相互啮合,且第二齿轮2的表面偏心设置有连杆,连杆与移动套5活动连接从而带动移动套5进行移动,第二齿轮2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限位套3,限位套3的表面开设有滑槽,该滑槽设计为交叉状,且该滑槽的尺寸与异形盘4外侧设置的固定杆尺寸相互适配,利用固定杆的旋转与滑槽相互接触,从而带动限位套3同步进行旋转,移动套5的内部设置有转轴,且该转轴的外侧设置有锥形齿轮,锥形齿轮的外侧设置有转轮,该转轮与第二齿轮2同心设置,故带动第二齿轮2同步进行旋转,限位套3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异形盘4,利用异形盘4的旋转带动限位套3同步进行旋转,异形盘4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杆,且该固定杆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杆的规格一致,且以异形盘4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当异形盘4进行旋转时带动两个固定杆同步旋转。第二齿轮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移动套5,利用移动套5的移动带动第一连杆6同步进行运动,移动套5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6,第一连杆6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杆6的规格一致,且以移动套5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当移动套5进行移动时会带动两个第一连杆6同步进行运动,从而带动两个移动板7同步进行移动,第一连杆6远离移动套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板7,移动板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滑槽,该滑槽的尺寸与移动板7的尺寸相互适配,使得移动板7沿着滑槽移动,从而线缆进行拉直紧绷,且移动板7的外侧设置有拉力传感器,从而将检测到的拉力数值从数字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传递,从而完成硬度检测,移动板7设置有两个,两个移动板7的规格一致,且以移动套5的中心线为参照程度呈对称分布,移动板7的内部开设有通孔,且该通孔的尺寸不小于线缆的尺寸,线缆可以穿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缆线强度自动化测试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2),第二齿轮(2)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限位套(3),限位套(3)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异形盘(4),第二齿轮(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移动套(5),移动套(5)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6),第一连杆(6)远离移动套(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板(7),移动板(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转盘(8),第一转盘(8)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转盘(9),第二转盘(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极板(10),固定极板(10)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极板(11),移动极板(11)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2)远离移动极板(1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三角盘(13),三角盘(13)远离第二连接杆(1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板(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缆线强度自动化测试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2),第二齿轮(2)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限位套(3),限位套(3)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异形盘(4),第二齿轮(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移动套(5),移动套(5)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6),第一连杆(6)远离移动套(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板(7),移动板(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转盘(8),第一转盘(8)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转盘(9),第二转盘(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极板(10),固定极板(10)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极板(11),移动极板(11)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2)远离移动极板(1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三角盘(13),三角盘(13)远离第二连接杆(1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缆线强度自动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7)设置有两个,两个移动板(7)的规格一致,且以移动套(5)的中心线为参照程度呈对称分布,移动板(7)的内部开设有通孔,且该通孔的尺寸不小于线缆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政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诚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