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轴向变形引伸计的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304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向变形引伸计的定位装置,它包括可分别固接在岩样上下端部的上压垫和下压垫,上压垫设有若干个径向向外延伸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上定位部,下压垫设有若干个径向向外延伸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下定位部;轴向变形引伸计侧壁设有若干个上定位配合部和若干个下定位配合部,当轴向变形引伸计套置在岩样外时可通过上定位配合部与上定位部的一一对应的定位配合、下定位配合部与下定位部的一一对应的定位配合以使轴向变形引伸计能快速的水平定位。该定位装置使得轴向变形引伸计能快速的水平定位,有利于减小室内岩石三轴压缩试验的测量误差,且大大节约岩样的安装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向变形引伸计的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向变形引伸计的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通过室内岩石三轴压缩试验,轴向变形引伸计可对标准圆柱形岩样的轴向应变和位移等物理特性进行测定。金属压垫的安装位置位于圆柱形岩石试样的轴向上下两端,为圆柱形。岩样环形轴向变形引伸计的连接安装是通过拧紧轴向引伸计上的弹簧柱塞,在金属压垫侧表面形成一定接触压力进行压紧固定,使环形轴向变形引伸计随金属压垫一起发生轴向位移,进而测试出岩样在试验过程中发生的轴向变形。现有岩石三轴压力试验中金属压垫缺点:(1)现有金属压垫与环形轴向变形引申计的连接固定位置是操作人员通过安装经验确定,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环形轴向引伸计的不同方向弹簧柱塞的位置和弹簧柱塞的螺旋进深,安装效果不佳,导致上下环形轴向变形引伸计在水平方向上不平行,只能通过调节上下环形轴向变形引伸计的弹簧柱塞进行不断调节。(2)操作人员需对金属压垫与环形轴向变形引申计的连接固定位置通过经验进行不断对比调节,操作复杂且耗时较长,对岩石三轴压缩试验的轴向变形等试验结果造成一定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轴向变形引伸计的定位装置,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轴向变形引伸计的定位装置,其适用于圆柱形岩样的变形测量,它包括可分别固接在岩样上下端部的上压垫和下压垫,上压垫设有若干个径向向外延伸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上定位部,下压垫设有若干个径向向外延伸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下定位部;轴向变形引伸计侧壁设有若干个上定位配合部和若干个下定位配合部,当轴向变形引伸计套置在岩样外时可通过上定位配合部与上定位部的一一对应的定位配合、下定位配合部与下定位部的一一对应的定位配合以使轴向变形引伸计能快速的水平定位。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上连接件将上定位配合部与上定位部连接在一起,下连接件将下定位配合部与下定位部连接在一起。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上定位部和下定位部均为中空的圆柱体,且圆柱体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下定位配合部和上定位配合部均为通孔,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均为螺栓,上连接件穿过上定位配合部后与上定位部相螺接配合,下连接件穿过下定位配合部后与下定位部相螺接配合。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若干个上定位部环形均匀间隔布置在上压垫外周,所述若干个下定位部环形均匀间隔布置下压垫外周;所述上定位配合部个数与上定位部个数及排列方式均相同,所述下定位配合部个数与下定位部个数及排列方式均相同。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上压垫和下压垫均为圆柱体,且二者直径与岩样直径相同。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上定位部之长度和上压垫的半径之和小于轴向变形引伸计内半径,所述下定位部之长度和下压垫的半径之和小于轴向变形引伸计内半径。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上定位部径向向外延伸且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下定位部径向向外延伸且均位于同一水平面,当轴向变形引伸计套置在岩样外时可先将上定位配合部与上定位部进行一一对应后再进行定位配合、下定位配合部与下定位部进行一一对应后再进行定位配合,使得轴向变形引伸计能快速的水平定位,有利于减小室内岩石三轴压缩试验的测量误差,且大大节约岩样的安装时间。2.上定位部和下定位部均为中空的圆柱体,且圆柱体内壁设有内螺纹;下定位配合部和上定位配合部均为通孔,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均为螺栓,通过螺栓与内螺纹的螺接配合,使得轴向变形引伸计与上压垫、下压垫的连接更加快速、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绘示了岩样与上压垫、下压垫的装配示意图。图2绘示了上压垫的俯视示意图。图3绘示了轴向变形引伸计与上压垫、下压垫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查阅图1至图3,轴向变形引伸计的定位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轴向变形引伸计的定位装置,其适用于圆柱形岩样10的变形测量,它包括可分别固接在岩样10上下端部的上压垫20和下压垫30,上压垫20设有若干个径向向外延伸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上定位部21,下压垫30设有若干个径向向外延伸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下定位部31;轴向变形引伸计40侧壁设有若干个上定位配合部41和若干个下定位配合部(图中未示出),当轴向变形引伸计40套置在岩样10外时可通过上定位配合部41与上定位部21的一一对应的定位配合、下定位配合部与下定位部31的一一对应的定位配合以使轴向变形引伸计40能快速的水平定位。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压垫20和下压垫30均为圆柱体,且二者直径与岩样10直径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若干个上定位部21环形均匀间隔布置在上压垫20外周,所述若干个下定位部31环形均匀间隔布置下压垫30外周;所述上定位配合部41个数与上定位部21个数及排列方式均相同,所述下定位配合部个数与下定位部31个数及排列方式均相同。最好,上定位部21与下定位部31的个数和排列方式均相同。如图2所示,上定位部21设有三个且环形间隔布置,相邻的两个上定位部21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定位部21和下定位部31均为中空的圆柱体,且圆柱体内壁设有内螺纹。最好,所述上定位部21之长度和上压垫20的半径之和小于轴向变形引伸计40内半径,所述下定位部31之长度和下压垫30的半径之和小于轴向变形引伸计40内半径;如所述上定位部21和下定位部31的长度设计为30毫米,上压垫20和下压垫30的直径为50毫米,轴向变形引伸计40的内半径为100毫米。如图3所示,轴向变形引伸计40采用环形结构,上定位配合部41和下定位配合部上下间隔布置,上定位配合部41和下定位配合部之间的间距为图1中上定位部21与下定位部31之间的间距H。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定位配合部和上定位配合部41均为横向贯穿轴向变形引伸计40侧壁的通孔。本实施例中,该定位装置还包括上连接件50和下连接件(图中未示出),上连接件50将上定位配合部41与上定位部21连接在一起,下连接件将下定位配合部与下定位部31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接件50和下连接件均为螺栓,上连接件50穿过上定位配合部41后与上定位部21相螺接配合,下连接件穿过下定位配合部后与下定位部31相螺接配合。该定位装置的定位方法,包括:步骤10,先将上压垫20和下压垫30分别固接在岩样10上端和下端,且每一上定位部21和对应的其中一下定位部31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具体地,先将上压垫20和下压垫30分别贴合在岩样10上端和下端,再通过热收缩带和胶带将三者固定在一起。步骤20,将轴向引伸计40套置在岩样10外,且将上定位配合部41与上定位部21一一对应、下定位配合部与下定位部31一一对应;步骤30,将上连接件50穿过上定位配合部41后与上定位部21相螺接配合,下连接件穿过下定位配合部后与下定位部31相螺接配合,便完成了轴向引伸计40的水平定位。由于上定位部21径向向外延伸且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下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向变形引伸计的定位装置,其适用于圆柱形岩样的变形测量,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分别固接在岩样上下端部的上压垫和下压垫,上压垫设有若干个径向向外延伸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上定位部,下压垫设有若干个径向向外延伸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下定位部;轴向变形引伸计侧壁设有若干个上定位配合部和若干个下定位配合部,当轴向变形引伸计套置在岩样外时可通过上定位配合部与上定位部的一一对应的定位配合、下定位配合部与下定位部的一一对应的定位配合以使轴向变形引伸计能快速的水平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向变形引伸计的定位装置,其适用于圆柱形岩样的变形测量,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分别固接在岩样上下端部的上压垫和下压垫,上压垫设有若干个径向向外延伸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上定位部,下压垫设有若干个径向向外延伸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下定位部;轴向变形引伸计侧壁设有若干个上定位配合部和若干个下定位配合部,当轴向变形引伸计套置在岩样外时可通过上定位配合部与上定位部的一一对应的定位配合、下定位配合部与下定位部的一一对应的定位配合以使轴向变形引伸计能快速的水平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向变形引伸计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上连接件将上定位配合部与上定位部连接在一起,下连接件将下定位配合部与下定位部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向变形引伸计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部和下定位部均为中空的圆柱体,且圆柱体内壁设有内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士海宫嘉辰刘闽龙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