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炳华专利>正文

卫生饮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37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无二次污染又能方便饮水的饮水器,其特点在于采用从水瓶中直接取水的方式,水嘴打开后,水经过气水分离管后直接流出,进气口采用空气过滤装置,饮用水不经过二次容器,可直接从水瓶中流出,整个过程没有污染的地方,故可饮到无污染的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的饮用水。(*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卫生饮水器本技术涉及一种饮水器,尤其是既卫生又方便饮水的卫生饮水器。现有技术中普遍使用的饮水器,均是通过二次容水器之后再饮用,大多存在着二次污染的问题。这是由于饮水器的结构所限,由解决水嘴出水流畅而设计的二次容水器所造成,即为了使空气很容易进入水瓶中,使水方便地流出而设置。因此,带有细菌的空气就有机会与二次容水器的内表面和二次容水器里面的水进行充分地接触,使饮用水和容器被细菌污染而造成饮用水不能达到国家的饮水标准。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既无二次污染又能方便饮水的饮水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卫生饮水器,主要由外壳体1、水嘴2、气水分离管4、滤芯盖6、滤芯7、螺母8、出水管9、聪明器10、聪明器壳体11和水瓶12组成,其特征在于:聪明器壳体内安装着聪明器10,聪明器10内装有出水管9,用螺母旋紧,通过聪明器下端的螺纹与气水分离管4旋紧,在气水分离管的上端装入滤芯7,把带有通气孔的滤芯盖6盖上,在气水分离管的左端有一带螺纹的孔,加上密封橡胶垫3后将水嘴2旋紧装入外壳体内。下面结合附图1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采用从水瓶中直接取水的方式,水嘴打开后,水经过气水分离管后直接流出,因进气口采用的空气过滤装置,把唯一可进气的口严格的消毒,细菌不可进入,所以整个出水过程没有污染的地方,也没有污染的空间,就可喝到无污染的饮用水。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其中1、外壳体,2、水嘴,3、密封橡胶垫,4、气水分离管,5、密封垫,6、滤芯盖,7、-->滤芯,8、螺母,9、出水管,10、聪明器,11、聪明器壳体,12、水瓶。将卫生饮水器的饮水瓶12倒插安装在外壳体1上之聪明器壳体11内的聪明器10的上半部,水从聪明器10上端与出水管9上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孔内流出,再经出水管9流入气水分离管4中。同时经过过滤的空气通过滤芯盖6、滤芯7进入气水分离管4中,再经过聪明器10的下端和下端的小孔进入聪明器10和出水管9之间,通过聪明器10上的小孔将洁净的空气送回到水瓶中,水面位置正好刚过聪明器10下端的小孔时,过滤空气不能再经过聪明器10下端的小孔进入水瓶12,此时水瓶12中的水不再流出,当把水嘴2打开时,气水分离管4中的水会流出,气水分离管4中的水面会下降。当水面下降低于聪明器10下端所开的小孔时,经过过滤的空气可经过小孔进入水瓶12中,水瓶12中的水又可经过出水管9流入到气水分离管4,这样水嘴2就得到从水瓶12中直接流出的水。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饮水器优越之处在于水瓶中饮用水不经过二次容器,可直接从水瓶中流出,而不会因缺少空气而无法流出,也不会因为接触受污染的空气而污染饮用水,因此可饮用到洁净的与水瓶中的水是同样质量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卫生饮水器,主要由外壳体(1)、水嘴(2)、气水分离管(4)、滤芯盖(6)、滤芯(7)、螺母(8)、出水管(9)、聪明器(10)、聪明器壳体(11)和水瓶(12)组成,其特征在于:聪明器壳体内安装着聪明器(10),聪明器(10)内装有出水管(9),用螺母旋紧,通过聪明器下端的螺纹与气水分离管(4)旋紧,在气水分离管的上端装入滤芯(7),把带有通气孔的滤芯盖(6)盖上,在气水分离管的左端有一带螺纹的孔,加上密封橡胶垫(3)后将水嘴(2)旋紧装入外壳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生饮水器,主要由外壳体(1)、水嘴(2)、气水分离管(4)、滤芯盖(6)、滤芯(7)、螺母(8)、出水管(9)、聪明器(10)、聪明器壳体(11)和水瓶(12)组成,其特征在于;聪明器壳体内安装着聪明器(10),聪明器(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炳华
申请(专利权)人:梁炳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