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偏航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343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偏航防护结构,包括偏航层、结合层和结构层,偏航层包括多个转向体,每一转向体采用高强耐磨性能材料预制成型,每一转向体的横断面形状为三角形切角得到的四边形,每一转向体的外周面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其中,第一面为切角部位处的面,第三面与第一面相对;多个转向体在前后方向上顺次并排,且前后方向两两相邻的转向体中的一个转向体的第一面与另一个转向体的第三面的下部挤压对接,前后方向两两相邻的两个转向体之间的连接面为倾斜面;结合层设置在偏航层的下方并与每一转向体的第二面连接;结构层设置在结合层的下方并与结合层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抗侵彻好、质量可靠、无薄弱打击部位且经济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偏航防护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导弹侵彻的防护
,尤其涉及一种带偏航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防护结构形式仍以成层式防护结构为主,根据功能不同的分别称为伪装层(伪装)、遮弹层(抗侵彻)、分配层(缓冲爆炸冲击波)和结构层(主体支撑),防护结构的抗打击能力主要体现在遮弹层上。为了有效打击单机掩蔽库、控制中心等重要目标,导弹的形式逐渐从低侵彻高爆炸向高侵彻低爆炸转变,这就对防护结构的抗侵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抵抗爆炸冲击的能力降低了要求,目前的防护结构尚未对此进行充分的调整。目前遮弹层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或称反应式)防护技术,即在来袭常规武器弹道末端尚未接触遮弹层前,利用遮弹层的反应系统对其造成损伤,使其偏离目标甚至丧失侵彻能力;二是被动(或称综合)防护技术,即提高遮弹层自身的抵御能力。其中被动防护技术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1)采用结构措施,主要包括提高遮弹层表面硬度或改变表面几何形状以及改变层间的几何形状,如以球面铸铁或者球状陶瓷作为遮弹层表面,或遮弹层中间夹蜂窝状夹层,使侵彻弹丸偏转;2)采用高强复合材料,主要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偏航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偏航层,所述偏航层包括多个转向体,每一所述转向体采用高强耐磨性能材料预制成型,每一所述转向体的横断面形状为三角形切角得到的四边形,每一所述转向体的外周面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其中,所述第一面为切角部位处的面,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多个所述转向体在前后方向上顺次并排,且前后方向两两相邻的所述转向体中的一个所述转向体的所述第一面与另一个所述转向体的所述第三面的下部挤压对接,前后方向两两相邻的两个所述转向体之间的连接面为倾斜面;/n结合层,所述结合层设置在所述偏航层的下方并与每一所述转向体的所述第二面连接;/n结构层,所述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偏航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偏航层,所述偏航层包括多个转向体,每一所述转向体采用高强耐磨性能材料预制成型,每一所述转向体的横断面形状为三角形切角得到的四边形,每一所述转向体的外周面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其中,所述第一面为切角部位处的面,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多个所述转向体在前后方向上顺次并排,且前后方向两两相邻的所述转向体中的一个所述转向体的所述第一面与另一个所述转向体的所述第三面的下部挤压对接,前后方向两两相邻的两个所述转向体之间的连接面为倾斜面;
结合层,所述结合层设置在所述偏航层的下方并与每一所述转向体的所述第二面连接;
结构层,所述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结合层的下方并与所述结合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偏航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体由高强混凝土或者复合材料混凝土材料预制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偏航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混凝土为C80以上的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偏航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体的切角高度为所述三角形高度的1/4~3/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偏航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航层还包括锚固钢筋组件,所述转向体通过所述锚固钢筋组件与所述结合层锚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偏航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钢筋组件包括相连的预埋部分的钢筋和伸出部分的钢筋,在预制所述转向体时,所述预埋部分的钢筋预埋在所述转向体内,所述伸出部分的钢筋伸出所述转向体外,用于锚固在所述结合层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偏航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部分的钢筋包括在所述转向体的横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昌兴付学宝慕振鹏陈春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王昌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