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吹炉的出烟口水套及出烟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337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侧吹炉的出烟口水套及出烟口,包括水套主体,在水套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容置腔,在水套主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出水口的下方;在水套主体的底部设置有T形结构,T形结构的内部与冷却水容置腔的底部连通;在水套主体靠近出烟口的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砖体层,砖体层的底部设置在T形结构的上端;在水套主体上靠近出烟口的出烟侧设置有齿形结构,齿形结构的内部与冷却水容置腔连通。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目前的出烟口水套直接设置在出烟口的内部侧壁上,水套的工作面直接与烟气接触,长期受高温烟气冲刷和频繁粘结物清理,极易造成水套漏水等现象发生,造成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吹炉的出烟口水套及出烟口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加工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侧吹炉的出烟口水套及出烟口。
技术介绍
侧吹炉为一种竖式熔池熔炼炉,精矿、熔剂及燃料等通过炉顶加料口加入强烈搅拌的熔体中。富氧空气通过两侧的一次风口鼓入渣层,将熔体强烈搅拌,加入的物料迅速而又均匀地分布于熔体中,熔体与炉料之间,与鼓入的气体之间实现了传质传热过程。熔炼生产过程产生的烟气经过出烟口排出,而出烟口的使用状态是保证生产连续进行的关键部位之一,由于其受到高温烟气,特别是二氧化硫烟气的冲刷侵蚀,易烧损,使用寿命缩短,由于侧吹炉是连续进料,目前的出烟口水套一般直接设置在出烟口的内部侧壁上,水套的工作面直接与烟气接触,长期受高温烟气冲刷和频繁粘结物清理,极易造成漏水等现象发生,造成安全生产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吹炉的出烟口水套及出烟口,以解决目前的出烟口水套直接设置在出烟口的内部侧壁上,水套的工作面直接与烟气接触,长期受高温烟气冲刷和频繁粘结物清理,极易造成水套漏水等现象发生,造成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吹炉的出烟口水套,包括水套主体,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水套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容置腔,在所述水套主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出水口的下方;/n在所述水套主体的底部设置有T形结构,所述T形结构的内部与所述冷却水容置腔的底部连通;/n在所述水套主体靠近出烟口的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砖体层,所述砖体层的底部设置在所述T形结构的上端;/n在所述水套主体上靠近出烟口的出烟侧设置有齿形结构,所述齿形结构的内部与所述冷却水容置腔连通;/n在所述齿形结构的外部设置有捣打料层,所述捣打料层的一侧与所述齿形结构的齿间缝隙镶嵌连接,另一侧为平整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吹炉的出烟口水套,包括水套主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水套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容置腔,在所述水套主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出水口的下方;
在所述水套主体的底部设置有T形结构,所述T形结构的内部与所述冷却水容置腔的底部连通;
在所述水套主体靠近出烟口的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砖体层,所述砖体层的底部设置在所述T形结构的上端;
在所述水套主体上靠近出烟口的出烟侧设置有齿形结构,所述齿形结构的内部与所述冷却水容置腔连通;
在所述齿形结构的外部设置有捣打料层,所述捣打料层的一侧与所述齿形结构的齿间缝隙镶嵌连接,另一侧为平整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吹炉的出烟口水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套主体包括至少两个结构相同的分水套主体;
所述分水套主体均设置在所述出烟口的内侧壁上;
在每个所述分水套主体上均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吹炉的出烟口水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进水管;
在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出水管;
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和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均设置在所述砖体层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小红崔大韡曹珂菲周钢冯双杰林屹李栋许欣孔令卓林圣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