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通器式电熔氧化镁熔炼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76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熔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连通器式电熔氧化镁熔炼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电熔炉、电极、升降架、连通器和副体冷却单元;所述主体电熔炉、副体冷却单元分别与连通器的右端口、左端口相连,主体电熔炉右侧设有升降架,升降架上端与电极相连,电极通过升降架悬挂在主体电熔炉内部正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连通器液体流动原理,在电熔过程中将电熔的熔融氧化镁从主体电熔炉装置流入到副体冷却装置,实现电熔镁的熔炼、电熔镁熔坨的冷却和电熔镁的连续生产,整体上缩短电熔镁工作周期,提高电熔镁工作效率,实现降低电熔镁生产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通器式电熔氧化镁熔炼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熔镁生产
,尤其是一种连通器式电熔氧化镁熔炼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电熔镁砂是采用高品位菱镁矿矿石为原料,通过电熔技术、间歇性生产方式制备的一种基础性镁质耐火原料,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化工等高温领域。随着冶金等高温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耐火材料性能要求的逐渐提升,高质量的电熔镁砂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电熔镁砂生产过程中需经过选矿、电熔、冷却、结晶、破碎、拣选、筛分等工艺过程,高质量电熔镁砂致密度高、结晶粒大、抗渣性强、热震稳定性好,是一种优良的耐火材料。然而,在电熔镁砂生产过程中,时常伴随着低品位的皮砂生成。皮砂往往出现在靠近金属炉壳位置,通常占整个熔坨质量的15~30%,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质量电熔镁砂的产量。同时,现有电熔炉炉壳散热速度快,热量散失大,耗能较高并且电熔后的镁坨需要自然冷却,导致电熔炉只能进行间歇性生产,无法进行连续性生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质量镁砂的产能,提高了高质量电熔镁砂的成本。目前业内急需一种新型电熔氧化镁熔炼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r>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通器式电熔氧化镁熔炼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电熔炉(1)、电极(2)、升降架(3)、连通器(4)和副体冷却单元(5);所述主体电熔炉(1)、副体冷却单元(5)分别与连通器(4)的右端口、左端口相连,主体电熔炉(1)右侧设有升降架(3),升降架(3)上端与电极(2)相连,电极通过升降架(3)悬挂在主体电熔炉(1)内部正上方;所述主体电熔炉(1)包括:主体工作层(11)、主体保温层(12)、主体炉壳(13)、主体锚固件(14)、主体连接孔(15)、主体保温件(16)和主体窑车(17),主体电熔炉(1)侧壁由内到外依次为主体工作层(11)、主体保温层(12)、主体炉壳(13),由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通器式电熔氧化镁熔炼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电熔炉(1)、电极(2)、升降架(3)、连通器(4)和副体冷却单元(5);所述主体电熔炉(1)、副体冷却单元(5)分别与连通器(4)的右端口、左端口相连,主体电熔炉(1)右侧设有升降架(3),升降架(3)上端与电极(2)相连,电极通过升降架(3)悬挂在主体电熔炉(1)内部正上方;所述主体电熔炉(1)包括:主体工作层(11)、主体保温层(12)、主体炉壳(13)、主体锚固件(14)、主体连接孔(15)、主体保温件(16)和主体窑车(17),主体电熔炉(1)侧壁由内到外依次为主体工作层(11)、主体保温层(12)、主体炉壳(13),由主体锚固件(14)将三者相连接,主体电熔炉(1)侧壁左下方设有主体连接孔(15),主体电熔炉(1)底部为主体保温件(16),主体窑车(17)位于主体电熔炉(1)下方;所述副体冷却单元(5)包括:副体工作层(51)、副体保温层(52)、副体炉壳(53)、副体锚固件(54)、副体连接孔(55)、副体保温件(56)和副体窑车(57),副体冷却单元(5)侧壁由内到外依次为副体工作层(51)、副体保温层(52)、副体炉壳(53),由副体锚固件(54)将三者相连接,副体冷却单元(5)侧壁右下方设有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士军王明夺罗旭东彭子钧
申请(专利权)人:海城市军刚中档镁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