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双环形-液压复合传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变速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齿轮-双环形-液压复合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齿轮传动效率较高,但难以满足无级调速的要求;液压传动能够满足无级调速的要求,但效率和精度较低;环形传动效率和精度都较高,但传动比调节范围有限。基于此,集多种传动方式为一体,并能够适应不同工况的变速传动装置,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复合传动能够发扬单流传动的优点,摒弃其缺点,成为变速传动装置发展的趋势。集多种传动方式为一体,并可自由组合成复合传动的传动装置将是变速传动装置设计的新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齿轮-双环形-液压复合传动装置,集齿轮单流传动、双环形单流传动、液压单流传动、齿轮-双环形复合传动、齿轮-液压复合传动和双环形-液压复合传动为一体,并可在各种传动方式间进行切换。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一种齿轮-双环形-液压复合传动装置,包括输入机构、双环形串联传动机构、液压传动机构、输出构件、前行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双环形-液压复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机构(1)、双环形串联传动机构(2)、液压传动机构(4)、输出构件、前行星齿轮机构(6)、中行星齿轮机构(7)、后行星齿轮机构(8)、离合器组件和制动器组件;所述前行星齿轮机构(6)、中行星齿轮机构(7)和后行星齿轮机构(8)串联连接,所述双环形串联传动机构(2)的输出与中行星齿轮机构(7)连接,所述离合器组件将所述输入机构(1)分别连接到双环形串联传动机构(2)、液压传动机构(4)和前行星齿轮机构(6),将液压传动机构(4)的输出与中行星齿轮机构(7)连接,将后行星齿轮机构(8)的输出与输出构件连接;所述离合器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双环形-液压复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机构(1)、双环形串联传动机构(2)、液压传动机构(4)、输出构件、前行星齿轮机构(6)、中行星齿轮机构(7)、后行星齿轮机构(8)、离合器组件和制动器组件;所述前行星齿轮机构(6)、中行星齿轮机构(7)和后行星齿轮机构(8)串联连接,所述双环形串联传动机构(2)的输出与中行星齿轮机构(7)连接,所述离合器组件将所述输入机构(1)分别连接到双环形串联传动机构(2)、液压传动机构(4)和前行星齿轮机构(6),将液压传动机构(4)的输出与中行星齿轮机构(7)连接,将后行星齿轮机构(8)的输出与输出构件连接;所述离合器组件和制动器组件可提供输入机构(1)与输出构件之间连续的传动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双环形-液压复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液压传动机构(4)的排量比、调节双环形串联传动机构(2)的传动比和选择性控制所述离合器组件和制动器组件的接合,提供输入机构(1)与输出构件之间的传动方式包括:齿轮单流传动、双环形单流传动、液压单流传动、齿轮-双环形复合传动、齿轮-液压复合传动和双环形-液压复合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双环形-液压复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行星齿轮机构(6)的行星架与中行星齿轮机构(7)的行星架连接,所述前行星齿轮机构(6)的太阳轮与双环形串联传动机构(2)输出连接;所述中行星齿轮机构(7)的行星架与后行星齿轮机构(8)的太阳轮连接,所述后行星齿轮机构(8)的齿圈与输出构件连接;
所述离合器组件包括离合器L1(13)、离合器L6(72)和离合器L7(85),所述离合器L1(13)用于选择性的将输入机构(1)与前行星齿轮机构(6)的齿圈连接以共同旋转;所述离合器L6(72)用于选择性的将中行星齿轮机构(7)的齿圈与前行星齿轮机构(6)的太阳轮连接以共同旋转;所述离合器L7(85)用于选择性的将后行星齿轮机构(8)的太阳轮与后行星齿轮机构(8)的行星架连接以共同旋转;所述制动器组件包括制动器B2(71)和制动器B3(84);所述制动器B2(71)用于选择性的将中行星齿轮机构(7)的齿圈连接到固定件;所述制动器B3(84)用于选择性的将后行星齿轮机构(8)的行星架连接到固定件;
接合所述离合器L1(13)、离合器L6(72)、离合器L7(85)和制动器B2(71),提供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前进方向的齿轮单流传动;接合所述离合器L1(13)、离合器L6(72)、制动器B2(71)和制动器B3(84),提供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后退方向的齿轮单流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双环形-液压复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组件还包括离合器L2(16)和离合器L3(22),所述离合器L2(16)和离合器L3(22)共同用于选择性的将输入机构(1)与双环形串联传动机构(2)的输入端连接以共同旋转;所述制动器组件还包括制动器B1(61),所述制动器B1(61)用于选择性的将前行星齿轮机构(6)的齿圈连接到固定件;
通过调节双环形串联传动机构(2)的传动比和接合所述离合器L2(16)、离合器L3(22)、离合器L7(85)和制动器B1(61),提供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前进方向的双环形单流传动;
通过调节双环形串联传动机构(2)的传动比和接合所述离合器L2(16)、离合器L3(22)、制动器B1(61)和制动器B3(84),提供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后退方向的双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镇,田翔,蔡英凤,陈龙,夏长高,王骏骋,韩江义,朱建国,邹荣,曾令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