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423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包括:电动执行器,具有电动执行器输入轴;调节机构,安装于液压缸的外侧,调节机构包括单面齿条及伺服阀杆;其中,电动执行器输入轴上固定安装有指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的操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对动叶可调轴流风机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在保证动叶可调轴流风机正常运行的同时,将导致风机液压缸高故障率的因素彻底消除,起到降低液压缸故障率的作用。该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动叶可调轴流风机的运行可靠性、稳定性,保证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减轻人员维护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力发电厂风烟系统动叶可调轴流风机,尤其涉及一种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动叶可调轴流风机是火力发电厂锅炉风烟系统的重要设备,其功能是将电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的压力能和动能,提供锅炉燃烧所需的空气及制粉系统输送加热煤粉所需的冷风及热风。因此,动叶可调轴流风机的稳定运行对电厂锅炉系统至关重要。若动叶可调轴流风机无法稳定运行,电厂锅炉无法通过燃烧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蒸汽的热能,发电机组将被迫停运,带来较大损失,后果严重。液压缸是动叶可调轴流风机的核心设备,通过液压缸动作推动风机叶片从而达到调整输出风压及风量的作用。传统的液压缸中,动叶开大或关小的角度通过设置在反馈齿轮上的就地指针显示,但是传统的液压缸运行中因输出反馈结构损坏导致故障率较高。由于电厂靠近海边,常年气候潮湿,海边盐雾较重,空气中含有大量盐份,使液压缸暴露在环境中的转动部件(主要是输入轴齿轮与反馈齿轮等部件)因锈蚀、积灰在运行中逐步发生卡涩,运行阻力增大,使液压缸定位轴轴承轴105向受力逐步增大,轴承保持架受交变力冲击最终失效,导致液压缸故障。液压缸动作过程中,定位轴轴承运行工况较为恶劣,较为脆弱。轴承连接着定位轴和双面齿条,运行中既有与风机主轴相同的转数(送风机转速995rpm、一次风机转速1500rpm),同时在轴向移动过程中承受轴向力,驱动输入轴齿轮与反馈齿轮旋转。如输入轴齿轮与反馈齿轮及附属部件有锈蚀、积灰卡涩情况,定位轴轴承将因轴向力过大发生损坏,此时液压缸定位轴失去作用,调节动叶时,无法形成反馈使伺服阀关闭,就会出现动叶只能处于全开或全关位置的现象,导致风机故障停运,发电机组将被迫停运,后果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及其操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反馈齿轮及附属部件有锈蚀、积灰卡涩情况导致风机故障停运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包括:电动执行器,具有电动执行器输入轴;调节机构,安装于液压缸的外侧,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单面齿条及伺服阀杆;其中,所述电动执行器输入轴上固定安装有指针。可选地,所述指针以焊接、螺栓固定或粘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电动执行器输入轴上。可选地,所述指针对应的表盘的刻度在-30°~20°的范围内。其中,表盘固定在风机机壳上,位于指针的后面。可选地,所述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液压缸连接的风机叶片;所述指针指示所述风机叶片的动叶开度。可选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接所述电动执行器输入轴与所述单面齿条及伺服阀杆的偶齿轮;与液压缸连接的定位轴;以及与定位轴连接的双面齿条。可选地,所述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还包括:容纳所述偶齿轮和所述双面齿条的液压缸伺服阀壳;固定安装在所述液压缸伺服阀壳上的密封盖;其中,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液压缸伺服阀壳形成密封所述偶齿轮和所述双面齿条的密封空间。可选地,所述密封盖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液压缸伺服阀壳上。可选地,所述密封盖由钢材制成。优选地,所述钢材选自45号钢或Q235钢。可选地,所述液压缸还包括轴向固定设置于所述液压缸中的液压缸活塞,所述液压缸活塞将所述液压缸分为液压缸左腔和液压缸右腔。根据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的操作方法,包括:通过电信号使电动执行器输入轴旋转并带动单面齿条及伺服阀杆沿第一方向移动;压力油进入液压缸左腔或液压缸右腔,使液压缸带动定位轴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定位轴带动所述单面齿条及伺服阀杆沿第二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在所述操作方法的操作过程中,安装在所述电动执行器输入轴上的指针,随着所述电动执行器输入轴的旋转而发生旋转,所述指针指示风机叶片的动叶开度。其中,通过所述指针对应的表盘上的刻度指示风机动叶开大或关小的角度值,即,通过表盘指示出叶片角度的变化数值。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的工作原理:当锅炉工况变化需要调节风量时,电信号传至伺服马达使电动执行器输入轴发生旋转,电动执行器输入轴的旋转带动单面齿条及伺服阀杆向左或向右移动,压力油口与相应油道接通,回油口与相应油道接通。压力油从相应油道不断进入液压缸活塞一侧的液压缸腔内,使液压缸不断向左或向右移动。与此同时活塞另一侧的液压缸腔内的工作油从相应油道通过回油孔返回油箱。由于液压缸与叶轮上每个动叶片的调节杆相连,当液压缸向左或向右移动时,动叶的安装角增大或减小,轴流风机输送风量和压头也随之升高或降低。当液压缸向左或向右移动时,定位轴亦一起往左或右移动,使单面齿条及伺服阀杆往右或左移动,从而使伺服阀将油道①与②的油孔堵住,则液压缸处在新工作位置下(即调节后动叶角度)不再移动,动叶片处在增大或关小的新状态下工作。在反馈过程中,通过电动执行器输入轴上的就地指针,将动叶开大或关小的角度显示出来。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对动叶可调轴流风机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在保证动叶可调轴流风机正常运行的同时,将导致风机液压缸高故障率的因素彻底消除,起到降低液压缸故障率的作用。该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动叶可调轴流风机的运行可靠性、稳定性,保证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减轻人员维护工作量。(2)本申请对动叶可调轴流风机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进行了优化改进,不会对动叶可调轴流风机设备造成任何影响。该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构造简单,可靠性高,操作方便,除用于电厂锅炉动叶可调轴流送风机、动叶可调轴流一次风机外,也可用于矿山用动叶可调轴流风机,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并且本申请提供的动调风机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成本低,易改造并且及操作方法简单。(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并无需反馈齿轮且加装专用密封盖,避免了暴露在环境中的转动部件(例如,反馈齿轮等部件)因锈蚀、积灰在运行中逐步发生卡涩,运行阻力增大,导致液压缸定位轴轴承轴向受力逐步增大,轴承保持架受交变力冲击最终失效,导致液压缸故障的问题;同时通过将风机动叶开度就地指针固定安装在电动执行器输入轴上,操作人员可以随时观察风机动叶开度。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厂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工作原理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01液压缸左腔102液压缸活塞103液压缸右腔104液压缸定位轴105定位轴轴承107指针108电动执行器输入轴109双面齿条110偶齿轮111单面齿条及伺服阀杆112液压缸主轴113液压缸伺服阀壳114液压缸固定盘115密封盖116密封盖紧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动执行器,具有电动执行器输入轴(108);/n调节机构,安装于液压缸的外侧,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单面齿条及伺服阀杆(111);/n其中,所述电动执行器输入轴(108)上固定安装有指针(10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动执行器,具有电动执行器输入轴(108);
调节机构,安装于液压缸的外侧,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单面齿条及伺服阀杆(111);
其中,所述电动执行器输入轴(108)上固定安装有指针(1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针(107)以焊接、螺栓固定或粘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电动执行器输入轴(10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针(107)对应的表盘的刻度在-30°~20°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液压缸连接的风机叶片;
所述指针(107)指示所述风机叶片的动叶开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
连接所述电动执行器输入轴(108)与所述单面齿条及伺服阀杆(111)的偶齿轮(110);
与液压缸连接的定位轴(104);以及
与定位轴(104)连接的双面齿条(10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输出反馈结构还包括:
容纳所述偶齿轮(110)和所述双面齿条(109)的液压缸伺服阀壳(113);
固定安装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广东国华粤电台山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