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季忠炜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流径调节水量控制技术的节能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237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径调节水量控制技术的节能水泵,包括泵壳,所述泵壳的内腔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把泵壳的内腔从左到右依次分隔成进水腔、动力腔和出水腔,所述进水腔的一端贯通连接进水管,所述出水腔的一端贯通连接出水管,所述动力腔的内腔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把动力腔从前到后依次分隔成第二工作腔、传动腔和第一工作腔,所述第二工作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贯通连接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工作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贯通连接第一连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整个装置径流量的调整结构是机械式调整结构,能大幅提升整个装置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能力,能大幅提升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流径调节水量控制技术的节能水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水泵
,尤其是一种基于流径调节水量控制技术的节能水泵。
技术介绍
水泵节能技术在我国已应用多年,是改进水泵结构,这是水泵生产厂要研究的,我国的水泵制造技术在国际上不算落后,大型水泵、低噪声的效率和功耗有的可以和进口水泵相抗衡。节能水泵,顾名思义就是能够节省能耗的水泵,提高水泵本身的高效率运行从而使得能耗降低。现有的节能水泵是通过叶轮的转速来控制节能水泵的抽水量的大小,这种控制方式智能化程度高,操作方便,但是在矿坑等环境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很容易被侵蚀损坏,使用寿命低,难以满足恶劣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流径调节水量控制技术的节能水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流径调节水量控制技术的节能水泵,包括泵壳,所述泵壳的内腔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把泵壳的内腔从左到右依次分隔成进水腔、动力腔和出水腔,所述进水腔的一端贯通连接进水管,所述出水腔的一端贯通连接出水管,所述动力腔的内腔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把动力腔从前到后依次分隔成第二工作腔、传动腔和第一工作腔,所述第二工作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贯通连接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工作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贯通连接第一连通孔,水通过进水管进入进水腔,并通过邻近的第二连通孔和第一连通孔分别注入第二工作腔和第一工作腔,然后在流入出水腔,最后通过出水管流出,即可完成抽水作业;所述泵壳的正面固定连接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上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动力电机的一端贯穿第一工作腔并固定连接有与传动腔相配合的第一传动盘,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工作腔上,第一转轴上套设有与第一工作腔相配合的第一叶轮,通过动力电机配合第一转轴带动第一叶轮高速旋转,进而利用第一叶轮抽取进水腔内的水并通过注入出水腔,即可为整个装置的工作提供动力;所述第二工作腔远离传动腔的一端贯通连接操作管,所述操作管的内腔螺纹连接密封筒,所述密封筒的内侧端通过第一轴承座转动连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远离密封筒的一端贯穿第二工作腔并固定连接有与第一传动盘相配合的第二传动盘,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二工作腔上,通过密封筒的正向转动,密封筒向内旋转推动,同时通过第二转轴分别与密封筒以及第二传动盘的相互配合,密封筒间接向内推动第二传动盘,使得第二传动盘贴合第一传动盘,即可实现第一转轴间接带动第二转轴高速旋转,进而带动第二叶轮工作,进而实现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同时工作,能大幅提升整个装置的抽水能力,进而大幅提升整个装置的径流量;同时通过反向旋转密封筒,即可间接分离第一传动盘和第二传动盘,使得整个装置只有第一叶轮工作,从而降低整个装置的抽水能力,继而降低整个装置的径流量;整个装置径流量的调整结构是机械式调整结构,能大幅提升整个装置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能力,能大幅提升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所述密封筒是顶端敞口的圆筒结构,密封筒的内腔底壁左右对称设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远离密封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拨动板,通过拨动板配合拨动杆带动密封筒转动,能大幅提升密封筒旋转操作的便利性,进而大幅提升第二传动盘与第一传动盘贴合或分离的便利性,能大幅提升整个装置操作的便利性。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水腔内设有隔离箱,所述隔离箱是圆柱箱式结构,隔离箱靠近动力腔的一端上下对称贯通连接进水孔,隔离箱靠近出水管的一端贯通连接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的直径是进水孔直径的两倍,所述隔离箱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进水孔相配合的堵塞,所述堵塞的顶端通过第二轴承座转动连接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依次贯穿隔离箱的顶壁和泵壳的顶壁并固定连接转柄,螺杆的轴线与转柄的轴线重合,螺杆分别螺纹连接在隔离箱和泵壳上,通过正向转动转柄,继而利用转柄带动螺杆旋转下降,使得螺杆推动堵塞下降,继而利用堵塞隔离上方的进水孔,即可降低水在隔离箱内的径流量,进而进一步降低整个装置的抽水流量;同时反向转动转柄,即可间接提升堵塞的高度,即可释放上方的进水孔,从而提高隔离箱内的径流量,进而进一步提高整个装置的径流量,即可实现利用隔离箱进一步控制整个装置的径流量,同时配合第二叶轮的工作与否,能进一步精细化控制整个装置的径流量,可以实现精细化控制,能进一步提高整个装置应用的便利性;所述隔离箱的顶端通过回流管贯通连接进水腔,所述回流管上安装有单向阀,通过回流管引流被堵塞隔离的进水孔流入的水,能有效的防止隔离箱内水压过大,从而防止水压侵蚀隔离箱,有利于提高泵壳内部元件的使用寿命。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泵壳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撑板,所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座板,所述座板的左右两侧边缘均均匀的设有若干紧固螺栓,所述座板的下方设有减震板,座板与减震板之间均匀的设有若干减震弹簧,利用座板把减震板紧压在设备上,并通过紧固螺栓把座板牢固的安装在设备上,从而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减震板配合减震弹簧,能有效的吸收动力电机的运行震动,能有效的降低整个装置的运行噪音,能最大限度降低噪音污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密封筒的正向转动,密封筒向内旋转推动,同时通过第二转轴分别与密封筒以及第二传动盘的相互配合,密封筒间接向内推动第二传动盘,使得第二传动盘贴合第一传动盘,即可实现第一转轴间接带动第二转轴高速旋转,进而带动第二叶轮工作,进而实现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同时工作,能大幅提升整个装置的抽水能力,进而大幅提升整个装置的径流量;同时通过反向旋转密封筒,即可间接分离第一传动盘和第二传动盘,使得整个装置只有第一叶轮工作,从而降低整个装置的抽水能力,继而降低整个装置的径流量;整个装置径流量的调整结构是机械式调整结构,能大幅提升整个装置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能力,能大幅提升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通过拨动板配合拨动杆带动密封筒转动,能大幅提升密封筒旋转操作的便利性,进而大幅提升第二传动盘与第一传动盘贴合或分离的便利性,能大幅提升整个装置操作的便利性;3、本专利技术通过正向转动转柄,继而利用转柄带动螺杆旋转下降,使得螺杆推动堵塞下降,继而利用堵塞隔离上方的进水孔,即可降低水在隔离箱内的径流量,进而进一步降低整个装置的抽水流量;同时反向转动转柄,即可间接提升堵塞的高度,即可释放上方的进水孔,从而提高隔离箱内的径流量,进而进一步提高整个装置的径流量,即可实现利用隔离箱进一步控制整个装置的径流量,同时配合第二叶轮的工作与否,能进一步精细化控制整个装置的径流量,可以实现精细化控制,能进一步提高整个装置应用的便利性;4、本专利技术利用座板把减震板紧压在设备上,并通过紧固螺栓把座板牢固的安装在设备上,从而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减震板配合减震弹簧,能有效的吸收动力电机的运行震动,能有效的降低整个装置的运行噪音,能最大限度降低噪音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基于流径调节水量控制技术的节能水泵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基于流径调节水量控制技术的节能水泵的俯视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流径调节水量控制技术的节能水泵,包括泵壳(1),所述泵壳(1)的内腔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隔板(2),所述第一隔板(2)把泵壳(1)的内腔从左到右依次分隔成进水腔(3)、动力腔(4)和出水腔(5),所述进水腔(3)的一端贯通连接进水管(10),所述出水腔(5)的一端贯通连接出水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腔(4)的内腔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二隔板(6),所述第二隔板(6)把动力腔(4)从前到后依次分隔成第二工作腔(7)、传动腔(8)和第一工作腔(9),所述第二工作腔(7)的左右两侧分别贯通连接第二连通孔(71),所述第一工作腔(9)的左右两侧分别贯通连接第一连通孔(91);/n所述泵壳(1)的正面固定连接动力电机(12),所述动力电机(12)上转动连接第一转轴(13),所述第一转轴(13)远离动力电机(12)的一端贯穿第一工作腔(9)并固定连接有与传动腔(8)相配合的第一传动盘(15),所述第一转轴(13)转动连接在第一工作腔(9)上,第一转轴(13)上套设有与第一工作腔(9)相配合的第一叶轮(14);/n所述第二工作腔(7)远离传动腔(8)的一端贯通连接操作管(16),所述操作管(16)的内腔螺纹连接密封筒(17),所述密封筒(17)的内侧端通过第一轴承座(18)转动连接第二转轴(19),所述第二转轴(19)远离密封筒(17)的一端贯穿第二工作腔(7)并固定连接有与第一传动盘(15)相配合的第二传动盘(21),第二转轴(19)转动连接在第二工作腔(7)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流径调节水量控制技术的节能水泵,包括泵壳(1),所述泵壳(1)的内腔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隔板(2),所述第一隔板(2)把泵壳(1)的内腔从左到右依次分隔成进水腔(3)、动力腔(4)和出水腔(5),所述进水腔(3)的一端贯通连接进水管(10),所述出水腔(5)的一端贯通连接出水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腔(4)的内腔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二隔板(6),所述第二隔板(6)把动力腔(4)从前到后依次分隔成第二工作腔(7)、传动腔(8)和第一工作腔(9),所述第二工作腔(7)的左右两侧分别贯通连接第二连通孔(71),所述第一工作腔(9)的左右两侧分别贯通连接第一连通孔(91);
所述泵壳(1)的正面固定连接动力电机(12),所述动力电机(12)上转动连接第一转轴(13),所述第一转轴(13)远离动力电机(12)的一端贯穿第一工作腔(9)并固定连接有与传动腔(8)相配合的第一传动盘(15),所述第一转轴(13)转动连接在第一工作腔(9)上,第一转轴(13)上套设有与第一工作腔(9)相配合的第一叶轮(14);
所述第二工作腔(7)远离传动腔(8)的一端贯通连接操作管(16),所述操作管(16)的内腔螺纹连接密封筒(17),所述密封筒(17)的内侧端通过第一轴承座(18)转动连接第二转轴(19),所述第二转轴(19)远离密封筒(17)的一端贯穿第二工作腔(7)并固定连接有与第一传动盘(15)相配合的第二传动盘(21),第二转轴(19)转动连接在第二工作腔(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流径调节水量控制技术的节能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筒(17)是顶端敞口的圆筒结构,密封筒(17)的内腔底壁左右对称设有拨动杆(22),所述拨动杆(22)远离密封筒(17)的一端固定连接拨动板(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忠炜
申请(专利权)人:季忠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