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诺亚公司专利>正文

保温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23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保温杯,可供装填液体,包含一保温杯本体,及一包覆在该保温杯本体的隔温层,其特征在于:该保温杯本体,包括一界定出一可装填液体的容置空间的杯体,该杯体的内部形成有一密闭容室,且该保温杯更包含至少一贴覆设在该杯体的外周侧以使杯体内的液体温度迅速达成一致的导温体,而该隔温层则是包覆在该保温杯本体与该等导温体外。(*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保温杯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保温杯,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使装承在杯体内的液体温度迅速达成一致的保温杯。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一现有保温杯1,包含一具有一外壁111与一内壁112的杯体11、一由该外壁111与内壁112包覆界定出的真空密闭容室12、一由该杯体11的内壁112包覆界定出以供装承液体的容置空间13,及一可轴向脱离地覆盖在该杯体11的顶开口的盖体14。当使用者将液体倒入该容置空间13后,借该真空密闭容室12具真空隔热效果,加上覆盖于杯体11的顶开口的盖体14,可隔离液体的温度与外部空气的温度相互对流,获得保温效果;但是,于实际使用时,真空隔热效果已不敷需求,且于保温过程中,其位于容置空间13上半部与下半部的液体温度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情形,让使用者于饮用液体时,容易因温度不一致,肇致发生烫伤危险或冰冻凝固而不适饮用等情事;所以,改善隔热、获致绝佳保温效果以避免温度不一致的情形,已成为相关业者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良好保温效果,且可借贴覆在该杯体周侧的超导棒或热导管,使装承在该杯体内的液体的温度,迅速达成一致的保温杯。另一目的,可用致冷芯片装置直接对杯体运作以获致发冷或发热效果者。依据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保温杯,可供装填液体,包含有一可装承液体的保温杯本体、至少一贴覆设在该保温杯本体周侧的导温体,及一包覆在该保温杯本体与该等导温体外的隔温层;该保温杯本体包括一界定出一可装填液体的容置空间的杯体,该杯体的内部形成有一密闭容室,该导温体是贴覆在该杯体的外周侧以使杯体内的液体温度迅速达成一致,该隔温层是包覆在该保温杯本体与该等导温体外。-->【附图说明】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保温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现有保温杯的一未完整的组合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未完整的立体图,说明一杯体的外周面贴覆设有数导温体。图3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组合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组合剖视图,说明该杯体的底部依序接设有一发温体、一散热片与一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方便说明,在以下的实施例,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标号来表示。如图2、3所示,本技术的保温杯2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是包含一可装承液体的保温杯本体3、至少一贴覆在该保温杯本体3周侧的导温体4、一包覆在该保温杯本体3与该等导温体4外的隔温层5、一可螺结(或套设)在该保温杯本体3的一顶开口31的顶盖6,及一装设在该隔温层6周侧处的把手7,即可形成一携带式的冷/热保温杯。该保温杯本体3包括一界定出一可装填液体的容置空间32的杯体33,该杯体33的内部形成有一密闭容室34。该导温体4是贴覆在该杯体33的外周侧,并具有一垂向贴覆在该杯体33的外周侧的导温部41,及一自该导温部41弯折延伸且植设在该杯体33底部的固定部42;该导温体4也可呈螺旋弯绕或其它几何图形贴覆在该杯体33的外周侧,且该导温体4可为一超导棒或一热导管,在本例中是采用多数个导温体4;当使用者将液体倒入该保温杯本体3的容置空间32时,借贴覆于杯体33外的导温体4可迅速传导液体温度,并使液体温度迅速达成一致;即当使用者装承热水(冰水)时,位于容置空间32上半部与下半部的液体温度可达成一致,让使用者舌头于饮用液体时,不会产生因液体温度不一致,肇致发生烫伤危险或冰冻凝固而不适饮用等情事。值得一提的是,尤当使用超导棒时,更可使位于容置空间32上半部与下半部的液体温度迅速达成一致的效果。另外,更可搭配该保温杯本体3的密闭容室34所采用的传温方式,使上述液体温度更迅捷地达成一致的效果;即,该密壁容室34导温模式手段依材料组构特-->性概分下列四种:其一,采用常压传导方式,即其内灌满由多种吸热或发热材料元素烧结研磨混合构成的化合物;其二,为喷涂传导方式,可在前述的化合物中混合加入防止氧化元素后,对密闭容室34的内面施予表面喷涂而成;其三,是现有热导方式,是在该密闭容室34内抽真空充填下列单一或混合材料:纯水、甲醇、丙酮、氨、氮、钠、锂......等或其它等效材料;其四,是热超传导方式,是选自氢、锂、钠、钾、镁、钙、锶、钡......等等,采多种元素烧结研磨混合而成,将密闭容室34抽真空后再充填前述组成物而得。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不同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地方在于:该保温杯2更包含一位于该杯体33的底部且没有覆设该隔温层5的传温接触面35、一连接该保温杯本体3的传温接触面35的发温单元8,及一电性连接该发温单元6的控制单元9,该控制单元9可控制该发温单元8发冷或发热;该发温单元8包括一连接该传温接触面35的发温体、一接设在该发温体的一端侧的散热片82,及一吹向该散热片82的风扇83,该发温体可为一陶瓷电热体、电热丝、致冷芯片......等具有发冷或发热的能量源,在本例中该发温体是采用一现有致冷芯片81,该致冷芯片81具有一冷端面(图未示)及一相反该冷端面的热端面(图未示)。该控制单元9更包括一可控制该致冷芯片81发冷或发热的控温总成(图未示),及一连接该控温总成的电源91,该控温总成可调变前述致冷芯片81的正、负极性,进而控制其发冷或发热动作或进一步设定其温度;借上述的发温单元8与控制单元9可使本技术的保温杯2′形成一可加冷/加热的冷/热杯体,尤其该控制单元9可设计插接于汽车点烟器电源,以彰显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保温杯,可供装填液体,包含一保温杯本体,及一包覆在该保温杯本体的隔温层,其特征在于:该保温杯本体,包括一界定出一可装填液体的容置空间的杯体,该杯体的内部形成有一密闭容室,且该保温杯更包含至少一贴覆设在该杯体的外周侧以使杯体内的液体温度迅速达成一致的导温体,而该隔温层则是包覆在该保温杯本体与该等导温体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该导温体为一超导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该导温体为一热导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该密闭容室内可灌满由导温材料所组构成的化合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该密闭容室的内面可喷涂一由导温材料所组构成的化合物。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俊光
申请(专利权)人:诺亚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