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轮机轴端密封的供汽均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轮机汽封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轮机轴端密封的供汽均流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轮机是一种以蒸汽为动力,并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功的旋转动力机械,是现代火力发电厂中应用最广泛的原动机。由于汽轮机主轴必须从汽缸内穿出,因此主轴与汽缸之间必须留有一定的径向间隙,且汽缸内蒸汽压力与外界大气压力不等,就必然会使汽轮机内的高压蒸汽通过间隙向外漏出,造成工质损失,恶化运行环境,还可能加热轴颈或冲进轴承使润滑油质恶化;或者是外界空气漏入低压端破坏真空,从而增大抽汽设备的负荷,降低机组效率。为了防止或减少这种现象,在转子穿过汽缸两端处都装有轴封。汽轮机轴封虽然能减少漏汽现象,但并不能完全消除漏汽。为了完全防止和避免漏汽,保证机组的正常起停和运行,并回收漏汽和利用漏汽的热量,减少系统的工质和热量损失,汽轮机均设有由轴封加上与之相连结的管道、阀门及附属设备组成的轴封供汽系统。目前国内外汽轮机低压轴封供汽系统设计,由轴封供汽管路直接与低压缸轴封体的腔室相连,再由环形腔室分供到汽封齿,以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轮机轴端密封的供汽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低压缸轴封体腔室,在腔室内设有进汽腔室和回汽腔室;当汽轮机运行时,蒸汽通过进汽腔室进入低压缸轴封体腔室内并沿指定方向运动;当低压缸轴封体腔室内蒸汽高于指定值时,中控模块控制回汽腔室端部阀门打开以将溢出的水蒸气输出低压缸轴封体腔室;所述进汽腔室的进汽管侧壁的不同位置开设有多个均流孔,各均流孔端口处分别设有阀门,通过调节各阀门开闭以使低压缸轴封体腔室内的蒸汽均匀分布在低压缸轴封体腔室内;/n低压缸转子,其设置在所述低压缸轴封体腔室内部;当汽轮机运行时,水蒸气沿指定方向移动并对低压缸转子上的扇叶进行冲击,扇叶受力旋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轮机轴端密封的供汽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低压缸轴封体腔室,在腔室内设有进汽腔室和回汽腔室;当汽轮机运行时,蒸汽通过进汽腔室进入低压缸轴封体腔室内并沿指定方向运动;当低压缸轴封体腔室内蒸汽高于指定值时,中控模块控制回汽腔室端部阀门打开以将溢出的水蒸气输出低压缸轴封体腔室;所述进汽腔室的进汽管侧壁的不同位置开设有多个均流孔,各均流孔端口处分别设有阀门,通过调节各阀门开闭以使低压缸轴封体腔室内的蒸汽均匀分布在低压缸轴封体腔室内;
低压缸转子,其设置在所述低压缸轴封体腔室内部;当汽轮机运行时,水蒸气沿指定方向移动并对低压缸转子上的扇叶进行冲击,扇叶受力旋转以使汽轮机将蒸汽能转换为动能;
汽封块,其为多个密封环,各汽封块均匀设置在所述低压缸轴封体腔室内壁,所述低压缸转子依次贯穿各汽封块,各汽封块内壁均设有汽封齿,用以将低压缸轴封体腔室划分为多个区域以分别进行汽封;
中控模块,其设置在所述低压缸轴封体腔室外壁并分别与低压缸轴封体腔室中的部件相连,用以根据机组负荷调节低压缸轴封体腔室内的蒸汽量并在汽轮机运行时通过各所述均流孔的开闭调节低压缸轴封体腔室内蒸汽的分布以完成对低压缸轴封体腔室的高效汽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轮机轴端密封的供汽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均流孔沿直线排布且该直线与所述低压缸转子垂直;各所述均流孔的孔径均不相同,距离所述低压缸转子最近的均流孔孔径最小,距离所述低压缸转子最远的均流孔孔径最大,各均流孔的孔径按照与所述低压缸转子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逐渐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轮机轴端密封的供汽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孔包括:
孔径最小的第一均流孔,在第一均流孔端部设有第一均流阀;
设置在所述第一均流孔靠近腔室侧壁一侧的第二均流孔,在第二均流孔端部设有第二均流阀;
设置在所述第二均流孔靠近腔室侧壁一侧的第三均流孔,在第三均流孔端部设有第三均流阀;
设置在所述第三均流孔靠近腔室侧壁一侧的第四均流孔,在第四均流孔端部设有第四均流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汽轮机轴端密封的供汽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汽腔室的进汽管内设有与所述中控模块相连的流量检测器,用以检测进汽管内输送的蒸汽流量;在所述回汽腔室端口处设有与所述中控模块相连的回汽阀门,中控模块通过调节回汽阀门的开度以控制回汽腔室的蒸汽回汽量;在低压缸轴封体腔室的指定位置均匀分布有温度检测器,用以检测低压缸轴封体腔室内指定的温度以判定蒸汽的分布情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汽轮机轴端密封的供汽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中设有预设负荷、背压矩阵R0和预设进汽流量矩阵Q0;对于预设负荷、背压矩阵R0,R0(R1,R2,R3,R4),其中,R1为第一预设负荷、背压,R2为第二预设负荷、背压,R3为第三预设负荷、背压,R4为第四预设负荷、背压;对于预设进汽流量矩阵Q0,Q0(Q1,Q2,Q3,Q4),其中,Q1为第一预设进汽流量,Q2为第二预设进汽流量,Q3为第三预设进汽流量,Q4为第四预设进汽流量;
在使用汽轮机时,中控模块会根据汽轮机在实际运行时负荷、背压选取对应的预设进汽量:
当机组负荷、背压为R1时,中控模块将Q1设置为预设进汽量并对进汽腔室内的蒸汽流量进行监控;
当机组负荷、背压为R2时,中控模块将Q2设置为预设进汽量并对进汽腔室内的蒸汽流量进行监控;
当机组负荷、背压为R3时,中控模块将Q3设置为预设进汽量并对进汽腔室内的蒸汽流量进行监控;
当机组负荷、背压为R4时,中控模块将Q4设置为预设进汽量并对进汽腔室内的蒸汽流量进行监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汽轮机轴端密封的供汽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峰,薛常海,朱熹,李树明,孙志强,鲁凤鹏,李彬,马红林,刘海军,杨堃,
申请(专利权)人:京能秦皇岛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