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泥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420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刮泥器固定装置,该刮泥器固定装置包括定位组件、调节杆和刮泥器装夹件,其中,定位组件用于与井上定位处相连接;调节杆的长度可调节,调节杆的一端与定位组件转动连接,调节杆的另一端与刮泥器装夹件相连接;刮泥器装夹件用于与刮泥器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刮泥器固定装置中,调节杆能够绕与定位组件的连接处转动,以带动与其相连接的刮泥器装夹件转动,从而能够带动连接在刮泥器装夹件上的刮泥器转动,以调整刮泥器的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刮泥器固定装置能够通过调节刮泥器的角度,使刮泥器便于与待清洁的倾斜电缆配合和进行清洁作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倾斜电缆清洁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刮泥器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开发
,尤其涉及一种刮泥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油气田开采测井作业中,当电缆随钻具进行下放时,下放入至井内的部分电缆会沾有钻井液,当电缆随钻具上提时,电缆上沾带的钻井液会散落在井场内,造成污染,而且若电缆上的钻井液处理不干净,会严重降低电缆的使命寿命,因此为了保证电缆的使用寿命以及保护井场环境,在上提电缆的过程中必须对电缆进行清洁处理。由于电缆经过导轨和滑轮等部件,使得电缆在上提至井上时与竖直方向存在一定倾斜角度,常用的刮泥器无法对倾斜电缆进行清洁;目前通常是采用穿设有钢丝的胶软管进行刮泥,工作人员将穿设有钢丝的软胶管缠绕在倾斜的电缆上,在电缆上提的过程中,通过软胶管与电缆之间的摩擦起到刮泥的作用。但是通过摩擦清洁电缆时,若软胶管缠绕过紧,则会阻碍电缆上提,且容易磨损电缆,若缠绕过松则清洁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刮泥器固定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倾斜电缆清洁效果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刮泥器固定装置,包括定位组件、调节杆和刮泥器装夹件,其中,所述定位组件用于与井上定位处相连接;所述调节杆的长度可调节,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定位组件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刮泥器装夹件相连接;所述刮泥器装夹件用于与刮泥器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刮泥器固定装置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刮泥器固定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刮泥器装夹件用于连接刮泥器;定位组件与井上的定位处相连接,调节杆能够绕与定位组件的连接处转动,以带动与其相连接的刮泥器装夹件转动,从而能够带动连接在刮泥器装夹件上的刮泥器转动,以调整刮泥器的角度;调节杆的长度能够调节,使与其相连接的刮泥器装夹件向远离或靠近定位组件的方向移动,从而使连接在刮泥器装夹件上的刮泥器移动,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刮泥器固定装置能够通过调节刮泥器的角度,使刮泥器便于与待清洁的倾斜电缆配合和进行清洁作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倾斜电缆清洁效果差的问题。如上所述的刮泥器固定装置,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夹持圈,所述夹持圈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二夹持板可拆卸连接。如上所述的刮泥器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为弧形夹持板。如上所述的刮泥器固定装置,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两个螺母;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两端沿所述夹持圈的径向伸出设置有第一连接块,其中一端的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杆,另一端的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两端沿所述夹持圈的径向伸出设置有第二连接块,其中一端的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二螺纹杆,另一端的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螺纹杆伸入所述第二通孔内,并与所述螺母相配合;所述第二螺纹杆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内,并与所述螺母相配合。如上所述的刮泥器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夹持板的外壁上伸出设置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相垂直,所述调节杆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连接。如上所述的刮泥器固定装置,所述刮泥器装夹件设置为筒状,所述刮泥器装夹件的侧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贯穿两端的开口。如上所述的刮泥器固定装置,所述刮泥器装夹件的内径小于刮泥器的柱体的外径。如上所述的刮泥器固定装置,所述调节杆背离所述定位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刮泥器装夹件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刮泥器固定装置,所述调节杆背离所述定位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刮泥器装夹件转动连接,且所述刮泥器装夹件与所述定位组件相对于所述调节杆能够在同一平面内转动。如上所述的刮泥器固定装置,所述刮泥器装夹件的外壁上伸出设置有第四连接块,所述第四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调节杆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连接。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刮泥器固定装置所能够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刮泥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刮泥器装夹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刮泥器固定装置及刮泥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第一夹持板;110-第一连接块;120-第一螺纹杆;130-第一通孔;200-第二夹持板;210-第二连接块;220-第二螺纹杆;230-第二通孔;300-第三连接块;310-第一连接孔;400-第四连接块;410-第二连接孔;500-调节杆;600-刮泥器装夹件;610-开口;700-刮泥器;710-穿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倾斜电缆清洁效果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刮泥器固定装置,该刮泥器固定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刮泥器装夹件用于连接刮泥器;定位组件与井上的定位处相连接,调节杆能够绕与定位组件的连接处转动,以带动与其相连接的刮泥器装夹件转动,从而能够带动连接在刮泥器装夹件上的刮泥器转动,以调整刮泥器的角度;调节杆的长度能够调节,使与其相连接的刮泥器装夹件向远离或靠近定位组件的方向移动,从而使连接在刮泥器装夹件上的刮泥器移动,以便于与待清洁的倾斜电缆配合和进行清洁作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倾斜电缆的清洁效果差的问题。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刮泥器固定装置包括定位组件、调节杆500和刮泥器装夹件600,其中,定位组件用于与井上定位处相连接;调节杆500的长度可调节,调节杆500的一端与定位组件转动连接,调节杆500的另一端与刮泥器装夹件600相连接;刮泥器装夹件600用于与刮泥器700相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定位组件用于使刮泥器固定装置整体连接在井上设定的定位处,井上的定位处的选择可以根据实际需清理的电缆的位置以及该电缆的倾斜角度、倾斜方向进行选择。例如,定位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刮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组件、调节杆和刮泥器装夹件,其中,所述定位组件用于与井上定位处相连接;所述调节杆的长度可调节,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定位组件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刮泥器装夹件相连接;所述刮泥器装夹件用于与刮泥器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刮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组件、调节杆和刮泥器装夹件,其中,所述定位组件用于与井上定位处相连接;所述调节杆的长度可调节,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定位组件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刮泥器装夹件相连接;所述刮泥器装夹件用于与刮泥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夹持圈,所述夹持圈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二夹持板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刮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为弧形夹持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刮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两个螺母;
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两端沿所述夹持圈的径向伸出设置有第一连接块,其中一端的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杆,另一端的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两端沿所述夹持圈的径向伸出设置有第二连接块,其中一端的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二螺纹杆,另一端的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螺纹杆伸入所述第二通孔内,并与所述螺母相配合;
所述第二螺纹杆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内,并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范坤徐彦龙杨德山孙海航夏龙李君何建柯闫更平李立松王开宇鲁明宇冉丽君苏波袁源陈阳阳刘骐峣王恒黄河屈峰超罗庆云曾青庞秋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