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静专利>正文

道路施工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4196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0
一种道路施工隔离装置,涉及围栏的构筑领域,包括基台、支架、上横杆和下横杆,还包括缠绕在上横杆上的篷布,基台上转动连接有转向板,转向板上开设有桩孔和槽孔,支架的下端固定设有圆柱桩,支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辊子,支架上滑动连接有上轴座和下轴座,上横杆的端部放入上轴座上,下横杆放入下轴座上,篷布的一端固定在下横杆上。本装置灵活调整围挡区域,利于对外界建筑物和临时通过行车进行避让,可拆卸拼装的,便于运输,再利用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路施工隔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围栏的构筑领域,尤其是一种道路施工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建设施工工地周围要按规定设置连续的围栏,对于临时施工地点,应严格按照批准的占地区域架设,且围栏高度不得低于一米。道路临时施工的目标区域很多都是不规则区域,或者,施工区域旁侧临近建筑物,那么围栏的架设路线就会出现弯道、曲折,现有的隔离装置大多采用彩钢板围挡,彩钢板都是直板,围设时不够灵活,相邻两板之间不容易成角度架设,另外,彩钢板围挡遇到冲击后易变形,一旦变形便不能再进行二次利用,可回收性差。综上所述,对于临时施工区域,需要一种更灵活的、可回收利用率高的隔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道路施工隔离装置,回收率高,且能灵活架设,更能适用于施工区域不规则的临时施工场地。其解决方案是,一种道路施工隔离装置,包括基台、支架、上横杆和下横杆,还包括缠绕在上横杆上的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上转动连接有转向板,转向板上开设有桩孔和槽孔,桩孔为盲孔,槽孔内设有竖直的第一杆,第一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的第二杆,第二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与竖直的第三杆,第三杆与基台转动连接,其中第一杆与第三杆的轴线不共线;所述支架的下端固定设有圆柱桩,支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辊子,支架上滑动连接有上轴座和下轴座,上轴座位于下轴座的上方;所述上轴座包括与支架滑动连接的座体,座体上开设有下凹的弧面,座体上转动连接有弧形的瓦盖,瓦盖的开放端设置有倒钩部,所述座体上还铰接有锁止件,锁止件的上端也设置有倒钩部,两倒钩部相互配合,锁止件背离瓦盖的一面固定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座体固定连接,所述座体的靠近瓦盖的侧面上固定设有捆绑部;所述下轴座与上轴座的不同之处在于,下轴座的捆绑部设置在座体背离瓦盖的一侧,下轴座上还固定设有齿条,齿条位于座体背离瓦盖的一侧面上,所述转向板上开设有与桩孔相连通的沉槽,沉槽内转动连接有与齿条相配合的齿轮,沉槽内铰接连接有棘爪,棘爪上连接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沉槽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轴座的捆绑部上固定设有一钢丝绳,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辊子并固定在下轴座的捆绑部上;所述上横杆的端部放入上轴座的弧面上,下横杆放入下轴座的弧面上,篷布的一端固定在下横杆上。优选地,所述转向板的下表面固定设有转轴,转轴外转动套设有套筒,所述基台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套筒相配合的轴孔,轴孔为盲孔;所述轴孔内设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两个摆杆和一个顶块,其中一个摆杆的一端与套筒下端铰接,另一个的摆杆的一端与轴孔底面铰接,两摆杆的另一端均与顶块铰接,套筒向下移动时顶块向转轴方向移动;所述套筒的上端与基台的上表面螺栓连接。优选地,所述槽孔的下端凸设有一圈挡边,槽孔内的圆柱桩放置在挡边上。优选地,所述座体套设在支架上,支架上凸设有对称的滑块,座体上开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所诉座体上还开设有位于弧面与滑槽之间的锁止槽,所述锁止件位于锁止槽内,锁止件的下端与锁止槽铰接,锁止件连接第一弹性件的一面上凸设有弧形块,弧形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杆,锁止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弧形块相配合的弧槽。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还开设有竖直的线槽。优选地,所述支架的滑块上端凸设有限位块。优选地,所述下轴座与支架连接后,下轴座的捆绑部位于支架的线槽内。优选地,所述棘爪上端固定连接有伸出沉槽的第二拉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由于支架的下端是圆柱桩,松开第三杆则槽孔中的支架可以转动,松开棘爪则桩孔中的支架可以转动,松开夹紧机构则同一转向板连接的两个支架的位置可以变动,灵活调整围挡区域,利于对外界建筑物和临时通过行车进行避让;2.本装置是可拆卸拼装的,便于运输;3.篷布变形也能继续使用,在临时施工中破损几率小,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彩钢板围挡来说,再利用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使用过程中连续架设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基台和转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基台和转向板之间连接结构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I的放大图;图6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上轴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下轴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下轴座与转向板连接结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9给出,一种道路施工隔离装置,包括基台1、支架3、上横杆7和下横杆,还包括缠绕在上横杆7上的篷布9,基台1是其他零件固定的基础,基台1不限于使水泥台,增强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1上转动连接有转向板2,转向板2上开设有桩孔201和槽孔202,桩孔201为盲孔,槽孔202内设有竖直的第一杆230,第一杆23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的第二杆204,第二杆20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与竖直的第三杆205,第三杆205与基台1转动连接,其中第一杆230与第三杆205的轴线不共线;不限于在基台1下方开设减重通槽102,第三杆205向下伸入减重通槽102中并固定连接转动手柄或者连接电机,以此来控制第一杆230转动,第一杆230做易第三杆205为中心的圆周运动,在此过程中转向板2跟随第一杆230摆动,不限于在第一杆230上端固定设置挡块207,支架3插入槽孔202中时,第一杆230在槽孔202中运动挡块207接近支架3并将支架3压紧在槽孔202中;所述支架3的下端固定设有圆柱桩301,圆柱桩301与桩孔201和槽孔202均能配合,支架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辊子302,支架3上滑动连接有上轴座4和下轴座5,上轴座4位于下轴座5的上方,圆柱桩301用于与桩孔201或槽孔202连接,上轴座4用于承载上横杆7,下轴座5用于承载下横杆8;所述上轴座4包括与支架3滑动连接的座体401,座体401上开设有下凹的弧面402,座体401上转动连接有弧形的瓦盖403,瓦盖403的开放端设置有倒钩部,所述座体401上还铰接有锁止件405,锁止件405的上端也设置有倒钩部,两倒钩部相互配合,倒钩部设在锁止件405上端,锁止件405背离瓦盖403的一面固定设有第一弹性件411,第一弹性件411的另一端与座体401固定连接,上横杆7的端部放在弧面402上之后,扣合瓦盖403,瓦盖403上的倒钩部与锁止件405上的倒钩部扣合,在第一弹性件411的作用下,锁止件405无法的自动脱离瓦盖403,实现对上横杆7径向上的限制,轴向上由于有篷布9的阻挡,所以上横杆7也无法随意脱离上轴座4,在释放上横杆7时,将锁止件405将第一弹性件411方向压动既能使两倒钩部脱离,所述座体401的靠近瓦盖403的侧面上固定设有捆绑部410;所述下轴座5与上轴座4的不同之处在于,下轴座5的捆绑部410设置在座体401背离瓦盖403的一侧,下轴座5上还固定设有齿条501,下轴座5需要利用齿条501来固定在转向板2上,齿条501位于座体401背离瓦盖403的一侧面上,所述转向板2上开设有与桩孔201相连通的沉槽210,沉槽210内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施工隔离装置,包括基台(1)、支架(3)、上横杆(7)和下横杆,还包括缠绕在上横杆(7)上的篷布(9),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1)上转动连接有转向板(2),转向板(2)上开设有桩孔(201)和槽孔(202),桩孔(201)为盲孔,槽孔(202)内设有竖直的第一杆(230),第一杆(23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的第二杆(204),第二杆(20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与竖直的第三杆(205),第三杆(205)与基台(1)转动连接,其中第一杆(230)与第三杆(205)的轴线不共线;所述支架(3)的下端固定设有圆柱桩(301),支架(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辊子(302),支架(3)上滑动连接有上轴座(4)和下轴座(5),上轴座(4)位于下轴座(5)的上方;所述上轴座(4)包括与支架(3)滑动连接的座体(401),座体(401)上开设有下凹的弧面(402),座体(401)上转动连接有弧形的瓦盖(403),瓦盖(403)的开放端设置有倒钩部,所述座体(401)上还铰接有锁止件(405),锁止件(405)的上端也设置有倒钩部,两倒钩部相互配合,锁止件(405)背离瓦盖(403)的一面固定设有第一弹性件(411),第一弹性件(411)的另一端与座体(401)固定连接,所述座体(401)的靠近瓦盖(403)的侧面上固定设有捆绑部(410);所述下轴座(5)与上轴座(4)的不同之处在于,下轴座(5)的捆绑部(410)设置在座体(401)背离瓦盖(403)的一侧,下轴座(5)上还固定设有齿条(501),齿条(501)位于座体(401)背离瓦盖(403)的一侧面上,所述转向板(2)上开设有与桩孔(201)相连通的沉槽(210),沉槽(210)内转动连接有与齿条(501)相配合的齿轮(502),沉槽(210)内铰接连接有棘爪(503),棘爪(503)上连接有第二弹性件(504),第二弹性件(504)的另一端与沉槽(21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轴座(4)的捆绑部(410)上固定设有一钢丝绳(10),钢丝绳(10)的另一端绕过辊子(302)并固定在下轴座(5)的捆绑部(410)上;所述上横杆(7)的端部放入上轴座(4)的弧面(402)上,下横杆(8)放入下轴座(5)的弧面(402)上,篷布(9)的一端固定在下横杆(8)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施工隔离装置,包括基台(1)、支架(3)、上横杆(7)和下横杆,还包括缠绕在上横杆(7)上的篷布(9),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1)上转动连接有转向板(2),转向板(2)上开设有桩孔(201)和槽孔(202),桩孔(201)为盲孔,槽孔(202)内设有竖直的第一杆(230),第一杆(23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的第二杆(204),第二杆(20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与竖直的第三杆(205),第三杆(205)与基台(1)转动连接,其中第一杆(230)与第三杆(205)的轴线不共线;所述支架(3)的下端固定设有圆柱桩(301),支架(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辊子(302),支架(3)上滑动连接有上轴座(4)和下轴座(5),上轴座(4)位于下轴座(5)的上方;所述上轴座(4)包括与支架(3)滑动连接的座体(401),座体(401)上开设有下凹的弧面(402),座体(401)上转动连接有弧形的瓦盖(403),瓦盖(403)的开放端设置有倒钩部,所述座体(401)上还铰接有锁止件(405),锁止件(405)的上端也设置有倒钩部,两倒钩部相互配合,锁止件(405)背离瓦盖(403)的一面固定设有第一弹性件(411),第一弹性件(411)的另一端与座体(401)固定连接,所述座体(401)的靠近瓦盖(403)的侧面上固定设有捆绑部(410);所述下轴座(5)与上轴座(4)的不同之处在于,下轴座(5)的捆绑部(410)设置在座体(401)背离瓦盖(403)的一侧,下轴座(5)上还固定设有齿条(501),齿条(501)位于座体(401)背离瓦盖(403)的一侧面上,所述转向板(2)上开设有与桩孔(201)相连通的沉槽(210),沉槽(210)内转动连接有与齿条(501)相配合的齿轮(502),沉槽(210)内铰接连接有棘爪(503),棘爪(503)上连接有第二弹性件(504),第二弹性件(504)的另一端与沉槽(21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轴座(4)的捆绑部(410)上固定设有一钢丝绳(10),钢丝绳(10)的另一端绕过辊子(302)并固定在下轴座(5)的捆绑部(410)上;所述上横杆(7)的端部放入上轴座(4)的弧面(402)上,下横杆(8)放入下轴座(5)的弧面(402)上,篷布(9)的一端固定在下横杆(8)上。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张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