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嘉专利>正文

一种施工场地多功能安防监控立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195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监控立杆的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施工场地多功能安防监控立杆,包括底柱,底柱的上端竖直设置有监控立杆,底柱的下端设置有底座,底座的内腔设置为缓冲内腔,底座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转轴,底座的下端竖直插接有矩阵分布的支撑立柱,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滑动安装的排线轮,实现对对施工现场线路进行整理和支撑,通过调节排线轮的高度,实现对线缆的预警拉伸,使得线缆处于绷紧状态,避免线缆掉落或弯折;通过设置照明装置和背光板,既实现了照明功能的拓展,同时又避免对摄像采集造成影响,配合弹簧支撑的立柱,实现对支撑挤压力的缓冲,利用角度限定的万向轮,从而实现便捷运输和左右两侧稳定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场地多功能安防监控立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监控立杆的安装
,具体为一种施工场地多功能安防监控立杆。
技术介绍
监控立杆也叫监控杆,分为八角监控杆,圆管监控杆,等径监控杆,变径监控杆,锥形监控杆,高度一般为3-6米,主要为交通道路,十字路口,学校,政府,小区,工厂,边防,机场等需要监控摄像的地方。监控立杆的使用提高了城市安全防范,是居民生活的有效保障。现有的监控立柱只能实现监控装置的安装作用,然而在施工现场安装时,由于生产的必要,需要通过监控立杆实现其他功能的运用,同时由于施工现场地形的复杂,需要监控立杆进出频繁的位置移动,而移动支撑的立柱极容易造成倾倒,现有的监控立柱在支撑的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大多为土地,质地较为松软,随着支撑时间的延长,从而导致立柱的下端陷入地下,而施工现场人数较多,在踩踏、时间推移和环境影响下,监控立杆的下端与土壤粘结在一起,在进行拆卸时,需浪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进行挖掘,且挖掘过程中极容易造成对下端安装结构的破碎。为此提供一种施工场地多功能安防监控立杆,以解决监控立杆的安装、拆卸问题和功能拓展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场地多功能安防监控立杆,包括底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柱(1)的上端竖直设置有监控立杆(2),底柱(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内腔设置为缓冲内腔(24),底座(9)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转轴(14),底座(9)的下端竖直插接有矩阵分布的支撑立柱(13),底座(9)的左右两侧对称横向安装有导向轮(29),所述转轴(14)的外壁转动套接有支架(15),转轴(14)的上端设置有转动弧槽(26),所述支架(15)的下端设置有线性分布的万向轮(16),支架(15)的上端外壁设置有前后贯穿的转动弧板(27),所述支撑立柱(13)的上端延伸至缓冲内腔(24)中,且支撑立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场地多功能安防监控立杆,包括底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柱(1)的上端竖直设置有监控立杆(2),底柱(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内腔设置为缓冲内腔(24),底座(9)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转轴(14),底座(9)的下端竖直插接有矩阵分布的支撑立柱(13),底座(9)的左右两侧对称横向安装有导向轮(29),所述转轴(14)的外壁转动套接有支架(15),转轴(14)的上端设置有转动弧槽(26),所述支架(15)的下端设置有线性分布的万向轮(16),支架(15)的上端外壁设置有前后贯穿的转动弧板(27),所述支撑立柱(13)的上端延伸至缓冲内腔(24)中,且支撑立柱(13)位于缓冲内腔(24)的上端端部设置有凹槽限位块(28),支撑立柱(13)的下端设置有横向开设有的转槽(32),所述转槽(32)的内腔横向缠绕有链轮(31),所述缓冲内腔(24)中竖直设置有与凹槽限位块(28)一一对应的弹簧(12);
所述监控立杆(2)的前端面中间竖直开设有前后贯穿的贯穿槽(3),监控立杆(2)的上端平行设置有背光顶板(4),所述背光顶板(4)的上端竖直焊接有连杆(7),所述连杆(7)的上端设置有照明灯(8),所述背光顶板(4)的下端面前端固定安装有摄像头(6),所述贯穿槽(3)的内腔滑动安装有线性分布的多组排线装置(10),所述排线装置(10)是由上下对称的一对排线轮(11)组成,所述排线轮(11)的后端设置有横梁(19),排线轮(11)与横梁(19)之间设置有挡板安装架(22),所述横梁(19)的后端设置有螺柱(18),所述螺柱(18)延伸至监控立杆(2)的后侧,且螺柱(18)与监控立杆(2)之间设置有螺纹转动套接有锁紧螺母(23),所述锁紧螺母(23)紧密挤压在监控立杆(2)的后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场地多功能安防监控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的下端面中间设置有矩阵分布的插孔(25),所述支撑立柱(13)滑动竖直插接在插孔(25)的内腔,且支撑立柱(13)的下端面位于万向轮(16)的上端。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嘉
申请(专利权)人:汪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