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通讯技术杆
本技术属于通讯杆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通讯技术杆。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通讯网络覆盖率也越来大,而通讯技术中的通讯技术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的多数通讯技术杆往往架设移动困难,有的体积庞大,浪费空间影响了交通。经过检索发现,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1520362217.7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通讯技术杆,包括避雷针,信号灯,升降结构,旋转结构,天线,射频模块,无线信号发射结构,天线连接调节座,传动轮,钢丝,上套筒,下套筒,支腿,发电板,底座,电池,升降地脚,万向轮和照明灯,所述的避雷针安装在天线的中间;所述的信号灯设置在天线连接调节座的上部;所述的射频模块安装在旋转结构的上部。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腿为相互分叉的结构,因此还存在架设后整体体积较大,浪费空间,影响交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通讯技术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保持便携性的条件下空间占用率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通讯技术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底座(5);所述主体(1)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对称的平移基座(14);两个所述平移基座(14)外壁分别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平移柱(10),两个所述平移柱(10)外壁分别焊接有两个对称的支架(2);两个所述支架(2)底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底脚(4);所述底脚(4)呈圆周阵列分布,且底脚(4)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底脚(4)底端外壁均通过滚轮基座安装有滚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通讯技术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底座(5);所述主体(1)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对称的平移基座(14);两个所述平移基座(14)外壁分别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平移柱(10),两个所述平移柱(10)外壁分别焊接有两个对称的支架(2);两个所述支架(2)底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底脚(4);所述底脚(4)呈圆周阵列分布,且底脚(4)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底脚(4)底端外壁均通过滚轮基座安装有滚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通讯技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柱(10)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11),且滑块(11)一侧外壁焊接有螺纹柱(13),螺纹柱(13)通过螺纹连接于平移基座(14)内壁,滑块(11)另一侧外壁焊接有连接柱(12),连接柱(12)一端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把手(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