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线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施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线杆。
技术介绍
电线杆顾名思义就是架电线的杆,用于架设和支撑电线,随着电网覆盖面积的不断增大,电线的数量也会增多,为了不妨碍交通,就需要通过电线杆将电线架设在高空中,早期的各种电线杆,都是从木杆起步的,后来由于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的发展以及技术上的要求,这两种材料代替了大部分木杆,而且适用的木材逐步稀缺,城市里面就基本上难见木杆了。随着电网的覆盖面不断增大,农村中的电线数量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电线杆被设置在农田中,而由于农田内主要都是泥土,混凝土不便使用且使用效果较差,且农田内地势变化明显,安装电线杆时对电线杆的高度要求不同,因此就需要一种便于在农田内安装和使用的电线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线杆。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线杆,包括底桩、升降结构、固定结构、驱动结构、防护结构和控制结构,用于支撑整个电线杆的所述底桩上连接有调节电线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线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桩(1)、升降结构(2)、固定结构(3)、驱动结构(4)、防护结构(5)和控制结构(6),用于支撑整个电线杆的所述底桩(1)上连接有调节电线杆高度的所述升降结构(2),所述底桩(1)上连接有用于将所述底桩(1)固定安装在泥土内的所述固定结构(3),所述底桩(1)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固定结构(3)运动的所述驱动结构(4),所述底桩(1)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升降结构(2)进行升降的所述控制结构(6),所述底桩(1)上连接有用于保护所述驱动结构(4)与所述控制结构(6)的所述防护结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线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桩(1)、升降结构(2)、固定结构(3)、驱动结构(4)、防护结构(5)和控制结构(6),用于支撑整个电线杆的所述底桩(1)上连接有调节电线杆高度的所述升降结构(2),所述底桩(1)上连接有用于将所述底桩(1)固定安装在泥土内的所述固定结构(3),所述底桩(1)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固定结构(3)运动的所述驱动结构(4),所述底桩(1)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升降结构(2)进行升降的所述控制结构(6),所述底桩(1)上连接有用于保护所述驱动结构(4)与所述控制结构(6)的所述防护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2)包括升降杆(21)、固定杆(22)与圆环(23),所述底桩(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圆环(23),所述圆环(23)上固定连接有四个所述固定杆(22),四个所述固定杆(22)呈环形阵列分布于所述圆环(23),所述底桩(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升降杆(21),四个所述固定杆(22)均与所述升降杆(21)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3)包括底盖(31)、通孔(32)、外壳(33)、弧形杆(34)、圆杆(35)、摆杆(36)、固定座(37)、活动孔(38)和橡胶垫(39),所述底桩(1)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所述底盖(31),所述底桩(1)上开设有两个所述通孔(32),所述底桩(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外壳(33),两个所述外壳(33)关于所述底桩(1)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外壳(3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所述弧形杆(34),两个所述弧形杆(34)均呈圆弧形结构,两个所述弧形杆(34)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通孔(32),两个所述弧形杆(34)的靠近两个所述通孔(32)的一端均尖锐,两个所述弧形杆(34)上均固定连接有所述圆杆(35),所述底桩(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固定座(37),两个所述固定座(37)关于所述底桩(1)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固定座(37)上均转动连接有所述摆杆(36)的一端,两个所述摆杆(36)的另一端均开设有所述活动孔(38),两个所述圆杆(35)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活动孔(38)的内部,所述底桩(1)上固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