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碧莲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线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19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施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线杆,包括底桩、升降结构、固定结构、驱动结构、防护结构和控制结构,通过升降结构的设置,使得整个电线杆的高度可以调节,从而使电线杆方便安装在地势高度不同的位置;通过控制结构的设置,使得便于控制升降结构进行升降,从而调整电线杆的高度;通过固定结构的设置,使得整个电线杆能够更加牢固得安装在泥土中;通过驱动结构的设置,使得安装电线杆时,可以在电线杆安装于泥土内之后再控制固定结构运动;通过防护结构的设置,使得控制结构和固定结构可以被保护,避免与外界接触而逐渐被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线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施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线杆。
技术介绍
电线杆顾名思义就是架电线的杆,用于架设和支撑电线,随着电网覆盖面积的不断增大,电线的数量也会增多,为了不妨碍交通,就需要通过电线杆将电线架设在高空中,早期的各种电线杆,都是从木杆起步的,后来由于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的发展以及技术上的要求,这两种材料代替了大部分木杆,而且适用的木材逐步稀缺,城市里面就基本上难见木杆了。随着电网的覆盖面不断增大,农村中的电线数量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电线杆被设置在农田中,而由于农田内主要都是泥土,混凝土不便使用且使用效果较差,且农田内地势变化明显,安装电线杆时对电线杆的高度要求不同,因此就需要一种便于在农田内安装和使用的电线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线杆。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线杆,包括底桩、升降结构、固定结构、驱动结构、防护结构和控制结构,用于支撑整个电线杆的所述底桩上连接有调节电线杆高度的所述升降结构,所述底桩上连接有用于将所述底桩固定安装在泥土内的所述固定结构,所述底桩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固定结构运动的所述驱动结构,所述底桩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升降结构进行升降的所述控制结构,所述底桩上连接有用于保护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控制结构的所述防护结构。具体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杆、固定杆与圆环,所述底桩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圆环,所述圆环上固定连接有四个所述固定杆,四个所述固定杆呈环形阵列分布于所述圆环,所述底桩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升降杆,四个所述固定杆均与所述升降杆滑动连接。具体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底盖、通孔、外壳、弧形杆、圆杆、摆杆、固定座、活动孔和橡胶垫,所述底桩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所述底盖,所述底桩上开设有两个所述通孔,所述底桩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外壳,两个所述外壳关于所述底桩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外壳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所述弧形杆,两个所述弧形杆均呈圆弧形结构,两个所述弧形杆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通孔,两个所述弧形杆的靠近两个所述通孔的一端均尖锐,两个所述弧形杆上均固定连接有所述圆杆,所述底桩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关于所述底桩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固定座上均转动连接有所述摆杆的一端,两个所述摆杆的另一端均开设有所述活动孔,两个所述圆杆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活动孔的内部,所述底桩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橡胶垫,两个所述橡胶垫的截面均呈梯形。具体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转环、滑杆、环形槽、滑动座与限位块,所述底桩上螺纹连接有所述转环,所述转环的底部开设有所述环形槽,两个所述摆杆上均滑动连接有所述滑动座,所述环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所述滑杆的一端,两个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上均固定连接有所述限位块。具体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壳、铰链、旋盖、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圆孔,所述底桩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防护壳,两个所述防护壳关于所述底桩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滑杆分别与两个所述防护壳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防护壳的内部,所述底桩上固定连接有所述铰链,所述铰链上铰接有所述旋盖,所述底桩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旋盖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均开设有所述圆孔。具体的,所述控制结构包括螺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杆和转盘,所述底桩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所述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升降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杆贯穿所述圆环,所述螺杆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齿轮,所述底桩上转动连接有所述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转杆的背离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转盘,所述转盘位于所述旋盖的内部,所述第一齿轮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半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线杆,通过升降结构的设置,使得整个电线杆的高度可以调节,从而使电线杆方便安装在地势高度不同的位置,即由于底桩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杆,因此当升降杆相对于底桩上下滑动时,即可根据电线杆所安装的位置来调节整个电线杆的高度,圆环和固定杆的设置,使得升降杆只能够相对于底桩上下滑动,而不会相对底桩旋转,且四个固定杆的设置,既减少了升降杆的体积和重量,又对升降杆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通过控制结构的设置,使得便于控制升降结构进行升降,从而调整电线杆的高度,即人为转动转盘时,转盘转动可以带动转杆转动,转杆转动又可以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因此第二齿轮转动可以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螺杆,因此第一齿轮转动时可以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则带动升降杆运动,升降杆相对于螺杆螺旋运动,而由于螺杆转动连接于底桩的内部,因此螺杆在第一齿轮转动时随之转动,而升降杆相对底桩上下滑动,向不同的方向转动转盘,则最终升降杆向不同方向滑动,由于升降杆的重力施加于螺杆的螺纹上,因此螺杆与升降杆之间接触的螺纹数量较多时,就可以较好得承受升降杆的重量,且升降杆在螺杆的自锁效应下不会因自身重力而运动,而由于第一齿轮的半径大于第二齿轮的半径,因此升降杆在转动转盘后,升降速度较慢,但升降过程中较为省力。(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线杆,通过固定结构的设置,使得整个电线杆能够更加牢固得安装在泥土中,即安装电线杆时,需要先挖设一个大小合适的土坑用于埋设电线杆,当电线杆被埋设于泥土内后,可以令摆杆以与固定座的连接处为轴转动,由于两个摆杆上都开设有活动孔,而两个圆杆分别滑动于两个活动孔内,因此随着摆杆的摆动,两个圆杆会在活动孔内运动,并带动两个弧形杆运动,由于两个弧形杆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外壳的内部,只能够以外壳的内壁轮廓为轨迹运动,因此两个弧形杆会以弧形轨迹滑动于两个外壳内,随着两个弧形杆的滑动,两个弧形杆的尖端会分别滑向两个通孔,之后从两个通孔内滑出,由于整个电线杆已经被埋在土壤内,因此两个弧形杆滑出两个通孔后会与土壤接触,随着两个弧形杆的继续滑动,两个弧形杆的尖端不断穿过土壤,最终紧紧得插在土壤内,当两个弧形杆插在土壤内后,有类似于植物扎根的效果,可以使整个电线杆在土壤内固定得更加牢固,避免农田内土壤由于相对潮湿而使得固定效果较差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线杆,通过驱动结构的设置,使得安装电线杆时,可以在电线杆安装于泥土内之后再控制固定结构运动,即当电线杆被埋设于土壤内后,可以通过转动转环,令转环相对于底桩螺旋运动,当转环向下螺旋时,可以带动两个滑杆向下运动,两个滑杆向下运动时,会带动两个滑动座向下运动,由于两个滑动座滑动连接于两个摆杆上,因此两个滑动座在随两个滑杆向下运动时,会带动两个摆杆摆动,两个摆杆摆动则最终可以带动两个弧形杆从通孔内滑出,进而插入土壤中,使底桩在泥土中固定得更牢,当滑杆向上滑动至一定位置时,限位块可以阻止滑杆继续滑动,当滑杆向下滑动至一定位置时,摆杆会抵住橡胶垫,从而阻止滑杆继续向下移动,由于弧形杆的移动伴随着滑杆的上下运动,而转环与底桩的外表面螺纹连接,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线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桩(1)、升降结构(2)、固定结构(3)、驱动结构(4)、防护结构(5)和控制结构(6),用于支撑整个电线杆的所述底桩(1)上连接有调节电线杆高度的所述升降结构(2),所述底桩(1)上连接有用于将所述底桩(1)固定安装在泥土内的所述固定结构(3),所述底桩(1)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固定结构(3)运动的所述驱动结构(4),所述底桩(1)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升降结构(2)进行升降的所述控制结构(6),所述底桩(1)上连接有用于保护所述驱动结构(4)与所述控制结构(6)的所述防护结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线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桩(1)、升降结构(2)、固定结构(3)、驱动结构(4)、防护结构(5)和控制结构(6),用于支撑整个电线杆的所述底桩(1)上连接有调节电线杆高度的所述升降结构(2),所述底桩(1)上连接有用于将所述底桩(1)固定安装在泥土内的所述固定结构(3),所述底桩(1)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固定结构(3)运动的所述驱动结构(4),所述底桩(1)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升降结构(2)进行升降的所述控制结构(6),所述底桩(1)上连接有用于保护所述驱动结构(4)与所述控制结构(6)的所述防护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2)包括升降杆(21)、固定杆(22)与圆环(23),所述底桩(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圆环(23),所述圆环(23)上固定连接有四个所述固定杆(22),四个所述固定杆(22)呈环形阵列分布于所述圆环(23),所述底桩(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升降杆(21),四个所述固定杆(22)均与所述升降杆(21)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3)包括底盖(31)、通孔(32)、外壳(33)、弧形杆(34)、圆杆(35)、摆杆(36)、固定座(37)、活动孔(38)和橡胶垫(39),所述底桩(1)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所述底盖(31),所述底桩(1)上开设有两个所述通孔(32),所述底桩(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外壳(33),两个所述外壳(33)关于所述底桩(1)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外壳(3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所述弧形杆(34),两个所述弧形杆(34)均呈圆弧形结构,两个所述弧形杆(34)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通孔(32),两个所述弧形杆(34)的靠近两个所述通孔(32)的一端均尖锐,两个所述弧形杆(34)上均固定连接有所述圆杆(35),所述底桩(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固定座(37),两个所述固定座(37)关于所述底桩(1)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固定座(37)上均转动连接有所述摆杆(36)的一端,两个所述摆杆(36)的另一端均开设有所述活动孔(38),两个所述圆杆(35)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活动孔(38)的内部,所述底桩(1)上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碧莲
申请(专利权)人:杨碧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