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的连接构件及包含该连接构件的梁柱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174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房屋的连接构件及包含该连接构件的柱梁连接结构,属于房屋连接构件技术领域。一种房屋的连接构件,用于连接立柱和横梁,连接构件包括截面为矩形的构件本体和设置在构件本体第一侧面上的第一连接凸起;第一侧面上还设置有第一载丝孔;第一连接凸起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五载丝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构件,简化了连接关系,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安装简便的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构件和梁柱连接结构,尤其适用于自搭建房屋和装配式房屋,安装后具有连接强度高,结构稳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屋的连接构件及包含该连接构件的梁柱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构件,尤其是一种房屋的连接构件及包含该连接构件的柱梁连接结构。属于房屋连接构件

技术介绍
木塑复合材料是以竹木等生物质材料为主要原料,配混一定比例的塑料基料,经注塑或挤塑工艺而成型的复合材料。木塑复合材料成本经济,并可以回收再利用,因而也解决了复合材料、木材行业废弃资源的再生利用问题。在如今倡导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木塑复合材料可回收的特点使其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护墙板、壁板、铺板、装饰板、室外屋顶、包装和物流用组合托盘、包装箱、存储箱、花箱、仓储架、办公室隔板、室外露天桌和长凳等。在集成房屋领域中,通常需要用到各种木塑配件,如墙板、地板等。由于木塑复合材料的刚度低,通常集成房屋搭建时还需要搭配金属构件用作承载或支撑。常见的金属构件有柱和梁。柱和梁使用金属构件能有效提升集成房屋的各项力学性能。另外,柱和梁之间的连接强度也会影响房屋的整体构架的力学强度。现有技术中,在柱和梁的连接方面,通常采用简单的配合连接,如将一个构件的第一圈部紧箍在立柱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屋的连接构件(1),用于连接立柱(2)和横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1)包括截面为矩形的构件本体(10)和设置在构件本体(10)第一侧面(101)上的第一连接凸起(11);所述第一侧面(101)上还设置有第一载丝孔(111);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五载丝孔(15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的连接构件(1),用于连接立柱(2)和横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1)包括截面为矩形的构件本体(10)和设置在构件本体(10)第一侧面(101)上的第一连接凸起(11);所述第一侧面(101)上还设置有第一载丝孔(111);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五载丝孔(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本体(10)的第二侧面(10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凸起(12)和第二载丝孔(121),所述第二连接凸起(1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六载丝孔(161);所述的第一侧面(101)和所述的第二侧面(102)相邻设置或者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屋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本体(10)的第三侧面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凸起和第三载丝孔,所述第三连接凸起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七载丝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房屋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本体(10)的第四侧面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凸起和第四载丝孔,所述第四连接凸起的上表面设置有第八载丝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屋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构件本体(10)呈中空状,所述构件本体(10)的壁厚为2~5mm;所述的第一连接凸起(11)呈中空结构,壁厚为2~5mm;所述的第二连接凸起(12)呈中空结构,壁厚为2~5mm。


6.一种房屋的梁柱连接结构,包括立柱(2)和横梁(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构件(1);
所述的立柱(2)包括立柱本体(20),立柱本体(20)的下端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接构件(1)的柱体连接部,所述的柱体连接部包括设置在其自身的第一侧面下部的第一构件插口(20-1)和设置在其自身下端端口的构件接口(20-5);
所述的第一构件插口(20-1)与所述的第一连接凸起(11)的上表面及与其相邻的两个侧面配合设置;
所述的构件接口(20-5)与所述的构件本体(10)套接配合设置;
所述的柱体连接部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一号对应孔(20-11),所述的一号对应孔(20-11)和所述的第一载丝孔(111)通过一沉头螺栓连接;
所述的横梁(3)包括第一横梁(31);
所述的第一横梁(31)包括第一横梁本体(310),第一横梁本体(310)的一端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1)的第一凸起连接部;所述的第一凸起连接部包括设置在其自身端口的第一凸起连接部接口、设置在其自身上表面且与所述第五载丝孔(151)位置对应的五号对应孔(310-5);所述的五号对应孔(310-5)和所述的第五载丝孔(151)通过一沉头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凸起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柱体连接部的第一侧面贴合。


7.一种房屋的梁柱连接结构,包括立柱(2)和横梁(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构件(1);
所述立柱包括立柱本体(20),立柱本体(20)的下端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接构件(1)的柱体连接部,所述的柱体连接部包括设置在其自身的第一侧面下部的第一构件插口(20-1)、设置在其自身第二侧面下部的第二构件插口(20-2)和设置在其自身下端端口的构件接口(20-5);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邻设置或相对设置;
所述的第一构件插口(20-1)与所述的第一连接凸起(11)的上表面及与其相邻的两个侧面配合设置;
所述的第二构件插口(20-2)与所述的第二连接凸起(12)的上表面及与其相邻的两个侧面配合设置;
所述的柱体连接部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一号对应孔(20-11),所述的一号对应孔(20-11)和所述的第一载丝孔(111)通过一沉头螺栓连接;
所述的柱体连接部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二号对应孔(20-12),所述的二号对应孔(20-12)和所述的第二载丝孔(121)通过一沉头螺栓连接;
所述的横梁(3)包括第一横梁(31)和第二横梁(32);
所述的第一横梁(31)包括第一横梁本体(310),第一横梁本体(310)的一端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1)的第一凸起连接部;所述的第一凸起连接部包括设置在其自身端口的第一凸起连接部接口、设置在其自身上表面且与所述第五载丝孔(151)位置对应的五号对应孔(310-5);所述的五号对应孔(310-5)和所述的第五载丝孔(151)通过一沉头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凸起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柱体连接部的第一侧面贴合;
所述的第二横梁(32)包括第二横梁本体(320),第二横梁本体(320)的一端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凸起(12)的第二凸起连接部;所述的第二凸起连接部包括设置在其自身端口的第二凸起连接部接口、设置其自身上表面且与所述第六载丝孔(161)位置对应的六号对应孔(320-6);所述的六号对应孔(320-6)和所述的第六载丝孔(161)通过一沉头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凸起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柱体连接部的第二侧面贴合;
所述柱体连接部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立柱的第一侧面为同一侧面,所述柱体连接部的第二侧面与所述立柱的第二侧面为同一侧面;所述立柱的第一侧面与所述构件本体(10)第一侧面(101)相对应,所述立柱的第二侧面与所述构件本体(10)第二侧面(102)相对应。


8.一种房屋的梁柱连接结构,包括立柱(2)和横梁(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构件(1);
所述立柱包括立柱本体(20),立柱本体(20)的下端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接构件(1)的柱体连接部,所述的柱体连接部包括设置在其自身的第一侧面下部的第一构件插口(20-1)、设置在其自身第二侧面下部的第二构件插口(20-2)、设置在其自身第三侧面下部的第三构件插口和设置在其自身下端端口的构件接口(20-5);
所述的第一构件插口(20-1)与所述的第一连接凸起(11)的上表面及与其相邻的两个侧面配合设置;
所述的第二构件插口(20-2)与所述的第二连接凸起(12)的上表面及与其相邻的两个侧面配合设置;
所述的第三构件插口与所述的第三连接凸起的上表面及与其相邻的两个侧面配合设置;
所述的柱体连接部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一号对应孔(20-11),所述的一号对应孔(20-11)和所述的第一载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道远黄晋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森泰木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森泰易可搭集成房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