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辐式双层索桁架结构及其提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4174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9
一种轮辐式双层索桁架结构及其提升方法,结构包括双层环索、压环梁以及在辐射状设于两者之间的一系列径向索桁架;双层环索包括上下环索;径向索桁架为三角桁架,包括上径向索、下经向索和桅杆;上下径向索的内侧端分别通过上环索夹、下环索夹与上环索、下环索连接,外侧端与压环梁锚接;桅杆间隔竖向设于上径向索和下经向索之间,顶底两端分别通过径向索夹与上径向索和下经向索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被动张拉技术进行索桁架张拉,选择关键的下径向索作为主动张拉索,其它索和杆均被动张拉。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张拉技术先进,不存在复杂节点,有效解决了大规模桁架施工中无法实现全部主动张拉的难题,极大的节省了设备和人员资本,有效缩减了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辐式双层索桁架结构及其提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辐式索桁架提升
,具体涉及一种轮辐式双层索桁架结构及其提升方法。
技术介绍
轮辐式索桁架是预应力结构体系的一种,其构成机理类似于自行车的车轮,由一个受压外环刚性的结构,通过径向辐射状拉索,连接到受拉的内环上。由于对拉索预先施加拉力与外环结构的压力平衡来共同形成结构刚度,整个结构属于自平衡受力体系,对主体结构只竖向传力为弯矩作用,具有造型轻型、空间跨度大、自重轻和用钢量少等特点。目前,在大型所桁架施工中存在诸多难题,一方面,索桁架安装常规工程中,一般搭设满堂支架,在支架上组装索网,然后进行各索的张拉。但本工程空间规模尺寸大,显然搭设满堂脚手架的施工措施费用很高,工期长,而且将长索吊运至支架平台上展开和组装的难度也非常大;另一方面,索桁架施工需要在每根拉索和杆件中建立必要的和合理的预应力,结构方可成型且达到与设计相符的初始态,否则不仅结构形状无法控制,而且结构安全性难以保证。本工程不仅在上径向索和下径向索上存在预拉应力,而且在上环索、下环索和桅杆上还存在预应力,显然,对所有的索都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辐式双层索桁架结构,设于全张力结构体系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侧的双层环索、外围的压环梁(1)以及在辐射状设于两者之间的一系列径向索桁架;/n所述双层环索包括上环索(2)和下环索(3),所述上环索(2)上间隔设置上环索夹(4),所述下环索(3)上间隔设置有下环索夹(5),所述上环索夹(4)和下环索夹(5)竖向对应;/n所述径向索桁架为三角桁架,包括上径向索(6)、下经向索(7)和桅杆(8);/n所述上径向索(6)的内侧端通过上环索夹(4)与上环索(2)连接,外侧端与压环梁(1)锚接;所述下经向索(7)的内侧端通过下环索夹(5)与下环索(3)连接,外侧端与压环梁(1)锚接;/n所述桅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辐式双层索桁架结构,设于全张力结构体系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侧的双层环索、外围的压环梁(1)以及在辐射状设于两者之间的一系列径向索桁架;
所述双层环索包括上环索(2)和下环索(3),所述上环索(2)上间隔设置上环索夹(4),所述下环索(3)上间隔设置有下环索夹(5),所述上环索夹(4)和下环索夹(5)竖向对应;
所述径向索桁架为三角桁架,包括上径向索(6)、下经向索(7)和桅杆(8);
所述上径向索(6)的内侧端通过上环索夹(4)与上环索(2)连接,外侧端与压环梁(1)锚接;所述下经向索(7)的内侧端通过下环索夹(5)与下环索(3)连接,外侧端与压环梁(1)锚接;
所述桅杆(8)间隔竖向设于上径向索(6)和下经向索(7)之间,顶底两端分别通过径向索夹(9)与上径向索(6)和下经向索(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辐式双层索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索夹(4)和下环索夹(5)的结构相同,包括主体块(101)、环索索槽(102)、环索盖板(103)、调节螺栓(104)和径向连接耳板(105);所述主体块(101)为矩形块,其腰部设有减重结构;所述索槽(102)有若干,对称设于主体块(3)的上下板面上,所述上环索(2)或下环索(3)的单体索设于环索索槽(102)内;所述环索盖板(103)盖设于环索索槽(102)之上;所述调节螺栓(104)竖向设于环索索槽(102)两侧,贯穿环索盖板(103)后与环索索槽两侧的板体固连,通过调节螺栓(104)的旋转实现环索盖板(103)与上环索(2)或下环索(3)之间摩擦力的调节;所述径向连接耳板(105)竖向设于主体块靠近径向索桁架的一侧,其上开设销孔与上径向索(6)或下经向索(7)的索头销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辐式双层索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索(2)和下环索(3)分别由八根单体索组成,相应的,所述上环索夹(4)和下环索夹(5)的索槽(4)的数量分别为四对,上下板面各设置两对,八根单体索分别嵌设于八个索槽(4)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辐式双层索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索(2)和下环索(3)之间设置有桅杆(8),所述桅杆(8)的顶底两端分别与上环索夹(4)和下环索夹(5)固连,相应的,所述上环索夹(4)的底面和下环索夹(5)的顶面上分别设置用于与桅杆连接的连接耳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辐式双层索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索夹(9)包括主体板(201)、径向索槽(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兰芳高文光孙玉厚张兵王洋李彬卞可磊葛明伟曹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