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於剑飞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堰塞湖自行处理的淤泥净化及坝体疏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416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堰塞湖自行处理的淤泥净化及坝体疏浚装置,包括疏浚装置外壳、设备底座、侧方位支架和支撑抓臂,所述疏浚装置外壳的外侧铰接固定有密封箱门,且疏浚装置外壳的外侧贴合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疏浚装置外壳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横向推臂,且疏浚装置外壳的正下方焊接固定有堆积箱体,所述设备底座焊接固定在堆积箱体的底部,且堆积箱体的底部嵌套连接有抽取管道,所述侧方位支架焊接在疏浚装置外壳两侧。该用于堰塞湖自行处理的淤泥净化及坝体疏浚装置,设置有锥形齿轮及蜗杆,通过锥形齿轮带动滚珠丝杠进行转动,滚珠丝杠带动支撑抓臂进行水平滑动,便于根据堰塞湖的深度及湖底的凹凸不平调节支撑抓臂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堰塞湖自行处理的淤泥净化及坝体疏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堰塞湖处理
,具体为一种用于堰塞湖自行处理的淤泥净化及坝体疏浚装置。
技术介绍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用于堰塞湖自行处理的淤泥净化及坝体疏浚装置是对堰塞湖周边的碎石进行清理,对山体在崩溃过程中,山石内部含有的其它金属与淤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水体随洪水往下游移动会对下游的土地造成污染的情况。1、现有堰塞湖在处理过程中,主要通过直升飞机对挖掘机进行调运,通过人工对淤泥及碎石进行清理,在清理碎石和淤泥过程中,地震或碎石会对挖掘机和施工人员造成损坏,在使用过程中,装置难以根据堰塞湖的宽度调节挖掘机的移动范围,导致在实际清理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组挖掘机对堰塞湖的两边进行反复挖掘,导致在清理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及劳动强度;2、由山崩滑坡所形成的堰塞湖多见于藏东南峡谷地区,疏浚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只能对固体的材料进行打捞及聚集,难以对堰塞湖底部沉淀的淤泥及碎石进行过滤及净化,导致碎石内部的其它的矿物质会溶解到积水的内部,装置难以有效对矿物质进行净化处理,导致在清理后,积水难以通过爆破进行排放,增加堰塞湖在处理及爆破过程中的难度及工程时间;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堰塞湖自行处理的淤泥净化及坝体疏浚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堰塞湖自行处理的淤泥净化及坝体疏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在使用过程中,装置难以根据堰塞湖的宽度调节挖掘机的移动范围,只能对固体的材料进行打捞及聚集,难以对堰塞湖底部沉淀的淤泥及碎石进行过滤及净化,导致碎石内部的其它的矿物质会溶解到积水的内部,装置难以有效对矿物质进行净化处理的目前市场上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堰塞湖自行处理的淤泥净化及坝体疏浚装置,包括疏浚装置外壳、设备底座、侧方位支架和支撑抓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浚装置外壳的外侧铰接固定有密封箱门,且疏浚装置外壳的外侧贴合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疏浚装置外壳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横向推臂,且疏浚装置外壳的正下方焊接固定有堆积箱体,所述设备底座焊接固定在堆积箱体的底部,且堆积箱体的底部嵌套连接有抽取管道,所述侧方位支架焊接在疏浚装置外壳两侧,且侧方位支架的正下方焊接固定有支撑圆盘,所述支撑抓臂安装在支撑圆盘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圆盘的底部粘接固定有硬塑胶垫,且支撑圆盘的外侧轴连接有锥形齿轮,所述锥形齿轮的外侧嵌套连接有滚珠丝杠,所述堆积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仪器箱体,且仪器箱体的正上方轴连接有鼓风扇叶,所述仪器箱体的正下方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正下方设置有处理罐体,所述处理罐体的外侧铰接固定有设备盖板,所述横向推臂的正下方连接有矩形导轨,且横向推臂之间啮合连接有第二平面齿轮,所述处理罐体的内部嵌套连接有驱动水泵,且驱动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有过滤接头,所述驱动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排水管道,所述疏浚装置外壳的顶部贯穿开设有透气孔。优选的,所述疏浚装置外壳的左右两侧采用斜坡状结构,且疏浚装置外壳与侧方位支架焊接为一体式结构,并且侧方位支架与支撑圆盘为轴连接。优选的,所述横向推臂的内部包括有第一竖向推臂、设备箱体、第二竖向推臂、推料面板、蜗杆、定位套块、第一平面齿轮和微型马达,且横向推臂的外侧螺栓固定有第一竖向推臂,并且第一竖向推臂的正下方焊接有设备箱体,而且设备箱体的正下方连接有第二竖向推臂,同时第二竖向推臂的一侧焊接固定有推料面板,所述第一竖向推臂的内部设置有蜗杆,且蜗杆的外侧嵌套连接有定位套块,并且蜗杆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一平面齿轮,而且第一平面齿轮连接有微型马达输出端。优选的,所述第二竖向推臂与横向推臂通过矩形导轨和第二平面齿轮构成滑动结构,且横向推臂与第二平面齿轮为相互啮合,并且第二竖向推臂与横向推臂数量为2组。优选的,所述推料面板与第二竖向推臂通过蜗杆、定位套块和第一平面齿轮构成升降结构,且设备箱体的顶部采用矩形开口式结构,并且矩形开口式结构宽度小于定位套块的宽度。优选的,所述设备底座与处理罐体为相互贴合,且处理罐体的左右两侧为斜坡状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撑圆盘的纵截面为“T”字形结构,且支撑圆盘与支撑抓臂为嵌套连接,并且支撑抓臂通过锥形齿轮和滚珠丝杠构成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处理罐体内部包括有第三平面齿轮、储药罐体、偏心轮、导料管道和螺旋叶片,且处理罐体的内部轴连接有第三平面齿轮,并且第三平面齿轮的底部轴连接有储药罐体,而且储药罐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导料管道,同时储药罐体的正下方轴连接有偏心轮,所述导料管道的内部连接有螺旋叶片。优选的,所述导料管道与抽取管道通过偏心轮和驱动电机构成振动结构,且导料管道与抽取管道焊接为一体式结构,并且导料管道与偏心轮相互贴合。优选的,所述透气孔等间距分布在疏浚装置外壳的顶部,且疏浚装置外壳与横向推臂为贯穿连接,并且横向推臂与侧方位支架交错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堰塞湖自行处理的淤泥净化及坝体疏浚装置,1、设置有锥形齿轮及蜗杆,通过锥形齿轮带动滚珠丝杠进行转动,滚珠丝杠带动支撑抓臂进行水平滑动,便于根据堰塞湖的深度及湖底的凹凸不平调节支撑抓臂的位置,确保装置在使用及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并通过蜗杆带动推料面板进行垂直滑动,便于根据堰塞湖的深度调节推料面板的高度,提升不同体积的碎石及淤泥挖掘及疏浚的灵活性;2、设置有第二平面齿轮与第三平面齿轮,通过第二平面齿轮带动横向推臂进行水平滑动,根据堰塞湖的范围调节淤泥清理的范围,并通过第二平面齿轮对横向推臂的一侧进行啮合,避免横向推臂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情况,并利用第三平面齿轮带动左右两侧的螺旋叶片进行转动,利用螺旋叶片对堰塞湖底部的碎石进行抽取,提升堰塞湖在疏浚及循环净化的效率;3、设置有偏心轮,通过偏心轮对疏浚装置外壳的内部产生振动,进而加速疏浚装置外壳内部泥沙导出速度,避免大型的碎石在抽取及过滤过程中堵塞相应的管道及出水管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疏浚装置外壳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支撑圆盘俯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堆积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仪器箱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处理罐体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竖向推臂正剖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疏浚装置外壳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疏浚第一竖向推臂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疏浚装置外壳;2、密封箱门;3、太阳能电池板;4、横向推臂;401、第一竖向推臂;402、设备箱体;403、第二竖向推臂;404、推料面板;405、蜗杆;406、定位套块;407、第一平面齿轮;408、微型马达;5、堆积箱体;6、设备底座;7、抽取管道;8、侧方位支架;9、支撑圆盘;10、支撑抓臂;11、硬塑胶垫;12、锥形齿轮;13、滚珠丝杠;14、仪器箱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堰塞湖自行处理的淤泥净化及坝体疏浚装置,包括疏浚装置外壳(1)、设备底座(6)、侧方位支架(8)和支撑抓臂(10),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浚装置外壳(1)的外侧铰接固定有密封箱门(2),且疏浚装置外壳(1)的外侧贴合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3),所述疏浚装置外壳(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横向推臂(4),且疏浚装置外壳(1)的正下方焊接固定有堆积箱体(5),所述设备底座(6)焊接固定在堆积箱体(5)的底部,且堆积箱体(5)的底部嵌套连接有抽取管道(7),所述侧方位支架(8)焊接在疏浚装置外壳(1)两侧,且侧方位支架(8)的正下方焊接固定有支撑圆盘(9),所述支撑抓臂(10)安装在支撑圆盘(9)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圆盘(9)的底部粘接固定有硬塑胶垫(11),且支撑圆盘(9)的外侧轴连接有锥形齿轮(12),所述锥形齿轮(12)的外侧嵌套连接有滚珠丝杠(13),所述堆积箱体(5)的内部设置有仪器箱体(14),且仪器箱体(14)的正上方轴连接有鼓风扇叶(15),所述仪器箱体(14)的正下方连接有驱动电机(16),且驱动电机(16)的正下方设置有处理罐体(18),所述处理罐体(18)的外侧铰接固定有设备盖板(17),所述横向推臂(4)的正下方连接有矩形导轨(19),且横向推臂(4)之间啮合连接有第二平面齿轮(20),所述处理罐体(18)的内部嵌套连接有驱动水泵(21),且驱动水泵(21)的输入端连接有过滤接头(22),所述驱动水泵(21)的输出端连接有排水管道(23),所述疏浚装置外壳(1)的顶部贯穿开设有透气孔(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堰塞湖自行处理的淤泥净化及坝体疏浚装置,包括疏浚装置外壳(1)、设备底座(6)、侧方位支架(8)和支撑抓臂(10),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浚装置外壳(1)的外侧铰接固定有密封箱门(2),且疏浚装置外壳(1)的外侧贴合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3),所述疏浚装置外壳(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横向推臂(4),且疏浚装置外壳(1)的正下方焊接固定有堆积箱体(5),所述设备底座(6)焊接固定在堆积箱体(5)的底部,且堆积箱体(5)的底部嵌套连接有抽取管道(7),所述侧方位支架(8)焊接在疏浚装置外壳(1)两侧,且侧方位支架(8)的正下方焊接固定有支撑圆盘(9),所述支撑抓臂(10)安装在支撑圆盘(9)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圆盘(9)的底部粘接固定有硬塑胶垫(11),且支撑圆盘(9)的外侧轴连接有锥形齿轮(12),所述锥形齿轮(12)的外侧嵌套连接有滚珠丝杠(13),所述堆积箱体(5)的内部设置有仪器箱体(14),且仪器箱体(14)的正上方轴连接有鼓风扇叶(15),所述仪器箱体(14)的正下方连接有驱动电机(16),且驱动电机(16)的正下方设置有处理罐体(18),所述处理罐体(18)的外侧铰接固定有设备盖板(17),所述横向推臂(4)的正下方连接有矩形导轨(19),且横向推臂(4)之间啮合连接有第二平面齿轮(20),所述处理罐体(18)的内部嵌套连接有驱动水泵(21),且驱动水泵(21)的输入端连接有过滤接头(22),所述驱动水泵(21)的输出端连接有排水管道(23),所述疏浚装置外壳(1)的顶部贯穿开设有透气孔(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堰塞湖自行处理的淤泥净化及坝体疏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浚装置外壳(1)的左右两侧采用斜坡状结构,且疏浚装置外壳(1)与侧方位支架(8)焊接为一体式结构,并且侧方位支架(8)与支撑圆盘(9)为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堰塞湖自行处理的淤泥净化及坝体疏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推臂(4)的内部包括有第一竖向推臂(401)、设备箱体(402)、第二竖向推臂(403)、推料面板(404)、蜗杆(405)、定位套块(406)、第一平面齿轮(407)和微型马达(408),且横向推臂(4)的外侧螺栓固定有第一竖向推臂(401),并且第一竖向推臂(401)的正下方焊接有设备箱体(402),而且设备箱体(402)的正下方连接有第二竖向推臂(403),同时第二竖向推臂(403)的一侧焊接固定有推料面板(404),所述第一竖向推臂(401)的内部设置有蜗杆(405),且蜗杆(405)的外侧嵌套连接有定位套块(406),并且蜗杆(405)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一平面齿轮(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於剑飞
申请(专利权)人:於剑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