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的地下室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设置后浇带。后浇带的作用是可以防止沉降的出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混凝土的收缩应力。但是由于混凝土应力作用,对后浇带混凝土进行补浇工作的时间不同,因此会对地下室外墙的防水以及土方回填工作造成阻碍,这样对整体工期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何选择有效的模板施工方式成为解决本技术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工期长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包括相对设置的内模板和外模板,所述内模板通过三段式止水螺杆与外模板连接;所述三段式止水螺杆上设有用于夹持钢丝网的夹持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所述三段式止水螺杆的内杆设为可拆连接的左内杆和右内杆,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内杆和右内杆上的止水左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内模板(1)和外模板(2),所述内模板(1)通过三段式止水螺杆(3)与外模板(2)连接;所述三段式止水螺杆(3)上设有用于夹持钢丝网的夹持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内模板(1)和外模板(2),所述内模板(1)通过三段式止水螺杆(3)与外模板(2)连接;所述三段式止水螺杆(3)上设有用于夹持钢丝网的夹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三段式止水螺杆(3)的内杆设为可拆连接的左内杆(36)和右内杆(32),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内杆(36)和右内杆(32)上的止水左夹片(33)和止水右夹片(34),且止水左夹片(33)和止水右夹片(34)分别位于左内杆(36)和右内杆(32)相配合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内杆(36)和右内杆(32)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内杆(36)靠近右内杆(32)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右内杆(32)靠近左内杆(36)的一端设有与内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柱(3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板(1)远离外模板(2)的一侧设有竖向加强筋(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加强筋(12)上连接有横向加强筋(11),所述横向加强筋(11)设为一组两个,且两个横向加强筋(11)之间设有空隙,所述三段式止水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慧硕,周星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