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FRP管-混凝土-钢管双管组合结构节点及其建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组合结构节点及其建造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FRP管-混凝土-钢管双管组合结构节点及其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FRP-混凝土-钢双壁空心构件是由香港理工大学的滕锦光教授提出的一种新型组合构件,由FRP外管、钢内管以及两者之间填充的混凝土组成。该新型组合结构中,内部填充的混凝土受到FRP外管和钢内管的共同约束作用,相比未约束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受压强度、更好的变形能力及更好的延性;钢管由于同时受到外侧混凝土及FRP管的约束,能有效避免向外屈曲,充分利用其强度,还可以与FRP管一起,作为浇筑混凝土的模板,简化施工过程及模板费用;FRP外管除提供抗剪作用外,还对混凝土及钢管提供约束,提升后者的受力性能,同时可保护钢内管及混凝土不受腐蚀环境侵蚀,免除后期维护费用。由于FRP-混凝土-钢双壁空心构件具有上述一系列优点,同时由于其空心特点,可以减少结构自重,尤其适合在空间结构及桥梁结构中的应用,有利于建造承载力更高,抗震性能更好、更耐久的工程结构,具有重要的工程推广价值。 ...
【技术保护点】
1.FRP管-混凝土-钢管双管组合结构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弦杆钢管段(11)、至少一个腹杆钢管基础段(12)、弦杆FRP管(21)、与所述腹杆钢管基础段(12)个数相等的腹杆钢管增长段(13)和与所述腹杆钢管增长段(13)个数相等的腹杆FRP管(22),/n所述弦杆钢管段(11)同轴设置在所述弦杆FRP管(21)内且所述弦杆钢管段(11)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弦杆FRP管(21)的两端,且所述弦杆FRP管(2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腹杆钢管基础段(12)个数相同的穿出孔;/n所述至少一个腹杆钢管基础段(12)的一端与所述弦杆钢管段(11)固定连接且两者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另 ...
【技术特征摘要】
1.FRP管-混凝土-钢管双管组合结构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弦杆钢管段(11)、至少一个腹杆钢管基础段(12)、弦杆FRP管(21)、与所述腹杆钢管基础段(12)个数相等的腹杆钢管增长段(13)和与所述腹杆钢管增长段(13)个数相等的腹杆FRP管(22),
所述弦杆钢管段(11)同轴设置在所述弦杆FRP管(21)内且所述弦杆钢管段(11)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弦杆FRP管(21)的两端,且所述弦杆FRP管(2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腹杆钢管基础段(12)个数相同的穿出孔;
所述至少一个腹杆钢管基础段(12)的一端与所述弦杆钢管段(11)固定连接且两者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另一端均可通过相应的所述穿出孔伸出所述弦杆FRP管(21)外并分别与一所述腹杆钢管增长段(13)的一端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腹杆钢管增长段(13)的轴线和与之相应连接的腹杆钢管基础段(12)的轴线共线;
每个所述腹杆FRP管(22)分别相应地套设在一个所述腹杆钢管增长段(13)的外侧且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弦杆FRP管(21)上,且每个腹杆钢管增长段(13)的另一端相应地伸出弦杆FRP管(21)的另一端;
每个所述腹杆FRP管(22)和与之相应设置的腹杆钢管基础段(12)和腹杆钢管增长段(13)之间、弦杆FRP管(21)和弦杆钢管段(11)之间均通过混凝土层(31)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RP管-混凝土-钢管双管组合结构节点,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腹杆钢管基础段(12)与所述弦杆钢管段(11)之间垂直或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RP管-混凝土-钢管双管组合结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杆钢管基础段(12)的数量为1,且所述腹杆钢管基础段(12)与所述弦杆钢管段(11)呈T形或Y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FRP管-混凝土-钢管双管组合结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杆钢管基础段(12)至少有两个时,至少两个所述腹杆钢管基础段(12)在所述弦杆钢管段(11)上位于同一侧或位于不同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FRP管-混凝土-钢管双管组合结构节点,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腹杆钢管基础段(12)中,其中部分的腹杆钢管基础段(12)与所述弦杆钢管段(11)之间垂直设置,另一部分的腹杆钢管基础段(12)与所述弦杆钢管段(11)之间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FRP管-混凝土-钢管双管组合结构节点,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明,赖江涛,陆奕辰,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