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制耳低硬度电容器外壳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410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铝带压延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制耳低硬度电容器外壳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Si 0.1%,Fe 0.18~0.28%,Cu≤0.03%,Mn≤0.01%,Zn≤0.03%,Ti≤0.03%,余量为Al。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包括熔炼、铸轧、粗轧,切边,精轧,成品退火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制成的电容器外壳抗拉强度75‑85Mpa,延伸率可达30%以上,具有优越的加工性能,低强度,塑性好,延伸高,制耳率低,大大提升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制耳低硬度电容器外壳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制耳低硬度电容器外壳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带压延制造

技术介绍
电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是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关键元件,被广泛应用在电子产品电脑产品、通讯产品、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光电及军工领域,发展前景十分可观。而制耳率高一直是电容器外壳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研究出低制耳,低硬度、加工性稳定的电容器外壳。基于本专利技术研究低制耳电容器外壳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制耳低硬度电容器外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合金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成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Si≤0.1%,Fe0.18~0.28%,Cu≤0.03%,Mn≤0.01%,Zn≤0.03%,Ti≤0.03%,余量为Al。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低制耳低硬度电容器外壳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上述原料充分搅拌均匀进行熔炼,熔炼后铸轧,铸轧后的铝卷成品厚度为6.2±0.3mm;将铸轧成品卷粗轧冷轧至0.7mm厚度,进行纵剪切边,切边后进行精轧轧制至成品厚度0.48mm;260℃退火4h,继续高温380℃保温18-26h。进一步的,铸轧速度为800~1000mm/min,铸轧区为50~65mm。进一步的,熔炼温度为730~750℃,倒炉温度为735~750℃。进一步的,铸轧生产前箱温度为693~697℃。进一步的,熔炼时采用精炼剂730℃精炼20min,740℃精炼20min。进一步的,除气箱箱温度控制725℃,氩气压力控制0.2Mpa,气流量控制2.0m3/h,转子速度控制550rpm。进一步的,过滤箱温度控制715℃,使用30目+40目过滤板过滤。进一步的,铸嘴开口度控制7.5mm,铸轧线速度控制900mm/min。进一步的,纵剪切边成1480mm宽。本专利技术基于合金成分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本专利技术合金成分体系下的压延控制方法,其步骤如下:熔炼:熔炼时原料充分搅拌均匀,熔炼温度为730~750℃,倒炉温度为735~750℃;铸轧:铸轧生产前箱温度为693~697℃,铸轧铝卷成品厚度为6.2±0.3mm;冷轧:将铸轧成品卷粗轧冷轧至0.7厚度,进行纵剪切边,切边后进行精轧轧制至成品厚度;退火:精轧轧制至成品厚度0.48mm进行260℃退火4h,继续高温380℃保温18-26h。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包括熔炼、铸轧、粗轧,切边,精轧,成品退火等步骤,其中熔炼时将原铝锭及含有上述元素含量的合金在730~750范围内熔炼,经过熔体精炼处理,然后在735~750℃倒入静置炉静置保温,静置炉温度为730-745℃;然后进行铸轧,除气箱温度710~730℃,过滤箱温度为700~720℃,前箱温度为693~697℃;铸轧成6.2~6.8mm铸轧铝卷,铸轧铝卷粗轧至0.7mm进行精整切边,切边后继续箔轧制至成品厚度0.48mm,再进行成品退火得到所需性能,抗拉强度75-85Mpa,延伸率可达30%以上,具有优越的加工性能,低强度,塑性好,延伸高,制耳率低,大大提升了加工效率。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得到电容器外壳用铝带品抗拉强度75-85Mpa,延伸率可达30%以上,制耳率3.0,各种性能指标稳定,经过生产验证,使用效果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表述本专利技术,现已具体实施方式为案例进行详细介绍,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延伸电缆箔及其制造方法,首先控制其组成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Si≤0.1%,Fe0.18~0.28%,Cu≤0.03%,Mn≤0.01%,Zn≤0.03%,Ti≤0.03%,余量为Al。按照上述成分控制,进行进一步获得电缆箔成品基材,其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熔炼:熔炼时时原料充分搅拌均匀,熔炼温度为745℃,熔炼时专用精炼剂730℃精炼20min,740℃精炼20min,成分调整符合本专利技术控制要求后进行倒炉,倒炉温度为750℃;(2)铸轧:铸轧生产时,除气箱箱温度控制725℃,氩气压力控制0.2Mpa,气流量控制2.0m3/h,转子速度控制550rpm,过滤箱温度控制715℃,使用30目+40目过滤板过滤,前箱温度为695℃,铸轧区控制60mm,铸嘴开口度控制7.5mm,铸轧线速度控制900mm/min,铸轧铝卷成品规格为厚6.5mm,宽1530mm;(3)冷轧:将铸轧坯料首先粗轧轧制至0.7mm进行切边,纵剪切边成1480mm宽,纵剪切边后进行精轧轧制:0.7mm-0.48mm成品厚度;其他依照常规轧制控制;(4)分切:精轧至成品后进行分切,分切成宽度为730mm宽度的铝卷;(5)退火:对轧制成品0.48mm厚度,730mm宽度铝卷低温260℃除油4h后转高温380℃退火18h;对上述本专利技术低制耳电容器外壳成品性能测试显示抗拉强度81mpa,延伸率32%,制耳率3.0,试用完全满足产品要求,加工稳定。对比例控制其组成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Si0.08%,Fe0.15%,Cu0.03%,Mn0.02%,Zn0.015%,Ti0.03%,余量为Al。按照上述成分控制,进行进一步获得电缆成品基材,其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熔炼:熔炼时时原料充分搅拌均匀,熔炼温度为745℃,熔炼时专用精炼剂730℃精炼20min,740℃精炼20min,成分调整符合本专利技术控制要求后进行倒炉,倒炉温度为750℃;(2)铸轧:铸轧生产时,除气箱箱温度控制725℃,氩气压力控制0.2Mpa,气流量控制2.0m3/h,转子速度控制550rpm,过滤箱温度控制715℃,使用30目+40目过滤板过滤,前箱温度为695℃,铸轧区控制60mm,铸嘴开口度控制7.5mm,铸轧线速度控制900mm/min,铸轧铝卷成品规格为厚6.5mm,宽1530mm;(3)冷轧:将铸轧坯料首先粗轧轧制至0.7mm进行切边,纵剪切边成1480mm宽,纵剪切边后进行精轧轧制:0.7mm-0.48mm成品厚度;其他依照常规轧制控制;(4)分切:精轧至成品后进行分切,分切成宽度为730mm宽度的铝卷;(5)退火:对轧制成品0.48mm厚度,730mm宽度铝卷低260℃温除油4h后转高温380℃退火18h;对上述本专利技术低制耳电容器外壳成品性能测试显示抗拉强度75mpa,延伸率34%,制耳率7.2,制耳率较大,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对实施例及对比例进行性能测试如下表:表一不同实施例性能测试结果抗拉强度/Mpa延伸率/%制耳率实施例181323.0对比例75347.2由表一中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制耳低硬度电容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成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Si≤0.1%,Fe 0.18~0.28%,Cu≤0.03%,Mn≤0.01%,Zn≤0.03%,Ti≤0.03%,余量为Al。/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制耳低硬度电容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成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Si≤0.1%,Fe0.18~0.28%,Cu≤0.03%,Mn≤0.01%,Zn≤0.03%,Ti≤0.03%,余量为Al。


2.一种低制耳低硬度电容器外壳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充分搅拌均匀进行熔炼,熔炼后铸轧,铸轧后的铝卷成品厚度为6.2±0.3mm;将铸轧成品卷粗轧冷轧至0.7mm厚度,进行纵剪切边,切边后进行精轧轧制至成品厚度0.48mm;260℃退火4h,继续高温380℃保温18-26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制耳低硬度电容器外壳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铸轧速度为800~1000mm/min,铸轧区为50~6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制耳低硬度电容器外壳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熔炼温度为730~750℃,倒炉温度为735~750℃。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元宦文辉张明成朱江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