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3999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水溶肥料,该全水溶肥料各成分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磷酸一铵12~42%,腐植酸钠10~15%,硅酸钠5~8%,复合预混料8~12%,尿素35~45%;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各个原料分别放置到卸料筒内隔板分隔的料间内,此时通过第二伺服电机工作,第一减速机调速进而带动第一转轴旋转,进而带动转盘旋转,当转盘的第一卸料孔与底板的第二卸料孔重合时,此时料间内的原料经过第一卸料孔和第二卸料孔从出料口落入储料筒内,此时通过称重传感器不断对加入储料筒的原料进行称量,重复操作将所有原料定量加入储料筒,快速便捷的完成原料的称量,便于实际操作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全水溶肥料加工
,具体为一种全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全水溶肥料由于水肥一体化、省时省工、肥效快和施用均匀等优点,在很多区域已经成为主要的肥料品种,特别是在农业生产基地集中的区域。但是随着灌溉设施越来越先进化和智能化,对水溶肥的水溶性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全水溶肥料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个原料进行称量,现有的称量方式通过人工依次对单一的物料进行称量,严重影响全水溶肥料的加工效率;同时在称量过程后,需要将原料输送至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混合,现有的称量装置卸料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克服上述全水溶肥料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个原料进行称量,现有的称量方式通过人工依次对单一的物料进行称量,严重影响全水溶肥料的加工效率;同时在称量过程后,需要将原料输送至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混合,现有的称量装置卸料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全水溶肥料,该全水溶肥料各成分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水溶肥料,其特征在于,该全水溶肥料各成分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磷酸一铵12~42%,腐植酸钠10~15%,硅酸钠5~8%,复合预混料8~12%,尿素35~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水溶肥料,其特征在于,该全水溶肥料各成分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磷酸一铵12~42%,腐植酸钠10~15%,硅酸钠5~8%,复合预混料8~12%,尿素35~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将磷酸一铵、腐植酸钠、硅酸钠、复合预混料和尿素通过称量装置完成称量,然后将混合后的产物加入反应釜中完成搅拌混合,即制得全水溶肥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量装置包括底架(1)、滑架(2)、储料筒(3)、卸料筒(4)和筒体(5),所述底架(1)顶部滑动安装有滑架(2),所述滑架(2)内侧四周均安装有支撑臂(20),所述支撑臂(20)底侧均安装有称重传感器(22),所述称重传感器(22)底侧均安装有支撑块(21),且支撑块(21)均固定在储料筒(3)外侧,所述滑架(2)顶部安装有卸料筒(4),所述,所述储料筒(3)底侧倾斜安装有筒体(5);
所述卸料筒(4)内部通过若干个隔板(14)隔成若干个料间(15),所述卸料筒(4)内部且位于隔板(14)底部安装有底板(17),所述底板(17)顶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卸料孔(18),所述卸料筒(4)中部且贯穿隔板(14)和底板(17)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13),所述第一转轴(13)底端安装有转盘(10),所述转盘(10)顶侧开设有第一卸料孔(16);
所述筒体(5)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25),所述第二转轴(25)外侧设置有螺旋叶(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底部中部安装有滑块(9),所述底架(1)底部两侧均安装有滚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2)顶部两侧均开设有轮槽,且轮槽和滚轮配合安装,所述滑架(2)顶部一端安装有调速机(6),所述调速机(6)输入端与第一伺服电机(7)输出端连接,所述调速机(6)输出端安装有螺纹杆(8),且螺纹杆(8)和滑块(9)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为宁董慧魏素君杨希吴柱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