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鹧鸪斑建盏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990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银鹧鸪斑建盏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坯体和釉浆;施釉,晾干;将施釉晾干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焙烧时设定窑炉1345℃保温100min,保温结束后断电;当保温到80min时,开始投油柴,间隔3min投一次,共投35次,每次油柴的用量为每0.1立方米的窑炉空间投放26g。本发明专利技术烧制成的建盏,釉面具有致密的银白色油滴,整体形成银鹧鸪斑,同时釉面润泽银亮、基本无针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银鹧鸪斑建盏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瓷器
,具体地说是涉及建盏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建盏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建盏的工艺水平特别精湛,相比于其他瓷器更具有独特的美。建盏对制备工艺非常敏感,工艺步骤或参数很小范围变化也会对建盏最终产品的外观等特性造成很大不利影响,甚至导致建盏烧制失败,因此,制备工艺步骤及参数的选择和优化对建盏的生产具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建盏的制备工艺难以掌握,成品率低(一般为20-50%)。另外,现有的建盏釉面花色较普通,创新性较低。因此,本领域需要开发一种外观优美,成品率较高的建盏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银鹧鸪斑建盏制作工艺,其工艺流程明晰,可制得银鹧鸪斑建盏,其新颖优美、成品率较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银鹧鸪斑建盏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坯体和釉浆;将红土5重量份、高岭土4重量份、田泥1重量份混合,加水淘洗,过80目筛,压滤、炼泥、陈腐,拉坯成生坯,晾干,然后修坯成型,再次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银鹧鸪斑建盏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制备坯体和釉浆;/n将红土5重量份、高岭土4重量份、田泥1重量份混合,加水淘洗,过80目筛,压滤、炼泥、陈腐,拉坯成生坯,晾干,然后修坯成型,再次晾干后素烧,得到坯体;/n取红釉矿3.7重量份、草木灰0.8重量份、钾长石0.5重量份、石英0.6重量份、石灰石0.2-0.3重量份混合得混合料,所述混合料与水按1:1.8的重量比进行研磨6-7h,研磨后再过100目筛,得到釉浆;/n其中,所述红土、高岭土和田泥均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所述红釉矿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南林村;/n(2)施釉:所述坯体用干布擦干净浮灰,然后将所述釉浆倒...

【技术特征摘要】
1.银鹧鸪斑建盏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坯体和釉浆;
将红土5重量份、高岭土4重量份、田泥1重量份混合,加水淘洗,过80目筛,压滤、炼泥、陈腐,拉坯成生坯,晾干,然后修坯成型,再次晾干后素烧,得到坯体;
取红釉矿3.7重量份、草木灰0.8重量份、钾长石0.5重量份、石英0.6重量份、石灰石0.2-0.3重量份混合得混合料,所述混合料与水按1:1.8的重量比进行研磨6-7h,研磨后再过100目筛,得到釉浆;
其中,所述红土、高岭土和田泥均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所述红釉矿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南林村;
(2)施釉:所述坯体用干布擦干净浮灰,然后将所述釉浆倒入所述坯体内,停留2-3s,再反扣所述坯体入所述釉浆里浸泡2-3s,所述坯体外底部不施釉,晾干;
(3)将施釉晾干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所述焙烧经过如下阶段:
第一阶段:窑炉温度经过1h,从常温匀速升温至400℃;窑炉温度再经过2h,从4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长明林赫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平市建阳区古品建盏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