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薯条的去皮切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3767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薯条的去皮切丝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套管,四个所述第一套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壳体;将红薯条在第一通槽的表面推动,配合削皮刀的使用可以快速去除表皮,然后将红薯条放入第四壳体的内部,启动电机使得切刀旋转,根据需求,选择使用切丝刀或切片刀,从而可以将红薯条进行切片或切丝处理,提高了红薯的处理效率,避免切片和切丝时工人误伤手指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薯条的去皮切丝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薯条加工
,具体为一种红薯条的去皮切丝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并说海中之人食之长寿。中医视红薯为良药,很多食品厂将红薯加工成食品进行售卖,在红薯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将红薯进行去皮切丝处理,以往的处理方法为人工切丝或用刮丝器、削皮器等工具手动处理,效率低,浪费时间和人工,从而使得生产效率低下,且工作人员在切丝切片时,容易将手指误伤,为此,提出一种红薯条的去皮切丝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薯条的去皮切丝装置。(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薯条的去皮切丝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薯条的去皮切丝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电机(11),所述第一壳体(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12),所述第二壳体(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板体(13),所述第一板体(13)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杆体(14),所述第一杆体(14)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套管(15),四个所述第一套管(15)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壳体(16),所述第三壳体(16)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二板体(17),所述第二板体(17)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槽(18),所述第一通槽(18)的内侧壁安装有削皮刀(19),所述第三壳体(16)的底部分别开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薯条的去皮切丝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电机(11),所述第一壳体(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12),所述第二壳体(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板体(13),所述第一板体(13)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杆体(14),所述第一杆体(14)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套管(15),四个所述第一套管(15)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壳体(16),所述第三壳体(16)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二板体(17),所述第二板体(17)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槽(18),所述第一通槽(18)的内侧壁安装有削皮刀(19),所述第三壳体(16)的底部分别开设有滑槽(21)和第二通槽(26),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23),所述传动杆(23)的外侧壁通过第一轴承(22)与所述滑槽(21)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23)的外侧壁通过第二轴承(24)转动连接有第五壳体(25),所述第五壳体(25)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通槽(26)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23)远离所述电机(11)的一端安装有切刀(30),所述第三壳体(1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四壳体(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义民梁双元蒋晗罗玉英
申请(专利权)人:耒阳市华润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