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内圈沟道超精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73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内圈沟道超精研机,包括壳体,壳体上安装有上料槽和下料槽,下料槽与堆料槽固定连接,壳体内部安装有传动机构、推动机构和定位套组,壳体上连接有导向滑轨,传动机构可与定位套组配合,定位套组可与堆料槽配合,推动机构包括推动部件和滑块,滑块与导向滑轨配合,推动部件与滑块连接,还可与定位套组配合,滑块上安装有换向机构和油石摆动机构,油石摆动机构包括油石夹具组和转轴,换向机构可实现油石夹具的换向,转轴可与油石夹具组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推杆与滑块和定位套组的配合,实现上下料一体化,滑块上的换向电机可实现左右转轴的转向相反,进而保证在一道工序中完成轴承内圈的粗超和精超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内圈沟道超精研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内圈沟道超精研机。
技术介绍
深沟球轴承沟道的粗糙程度直接影响轴承的整体性能,所以轴承的超精研加工工艺不但能提高沟道表面的粗糙度,减少波纹度,提高圆度,还能切除磨削时形成的表面变质层,提高表面承载面积和润滑效果,并使表层具有残余压应力,以利于提高接触疲劳强度,最终达到减小振动和噪声,提高轴承使用寿命的目的。现有的轴承内圈沟道超精研机基本都是采用大量的电控和液压进行控制,其抗干扰能力较差,对工作的环境要求较高,且造价也很昂贵,不太适合大量的小微型轴承加工企业使用,其所采用的油石摆动机构主要是通过与油石连接的弧形连杆的摆动来带动油石沿轴承沟道摆动,其驱动部位与油石的工作部位不处于同一平面内,进而导致其工作效率较低,工作质量也较差,同时其超精过程的粗超和精超工序主要是通过单一油石在不同的摆动频率下来完成的,这将会进一步降低其加工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情况,提供了一种轴承内圈沟道超精研机,通过新的摆动驱动方式和换向机构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轴承内圈沟道超精研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方安装有上料槽,所述壳体下方安装有下料槽,所述下料槽与堆料槽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传动机构、推动机构和定位套组,所述壳体上固定有导向滑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电机、传动辊组和齿轮组,所述传动电机通过所述齿轮组与所述传动辊组连接,所述定位套组安装在所述传动辊组上,所述定位套组内可放置轴承内圈,所述定位套组可与所述堆料槽配合,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动部件和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导向滑轨配合,所述推动部件通过推杆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推杆还可与所述定位套组配合,所述滑块上安装有换向机构和油石摆动机构,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左转轴、右转轴和换向电机,所述换向电机可与所述左转轴和所述右转轴配合,所述油石摆动机构包括油石夹具组和转轴,所述油石夹具组通过弧形连杆分别与所述左转轴和所述右转轴连接,所述油石夹具组可与所述转轴配合,所述转轴还与所述齿轮组配合,通过所述转轴转动可带动所述油石夹具组摆动,通过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可带动所述油石夹具组进行换向。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组位于所述齿轮箱内,所述传动电机固定在所述齿轮箱外侧壁,所述齿轮箱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和所述导向滑轨,所述限位板可与所述定位套组配合,所述导向滑轨上还设有导向块。优选的,所述齿轮组由传动齿轮、左齿轮、右齿轮和驱动齿轮配合,所述传动齿轮安装在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分别与所述左齿轮、右齿轮和驱动齿轮配合,所述左齿轮和所述右齿轮安装在所述传动辊组上。优选的,所述传动辊组由左传动辊和右传动辊组成,所述左传动辊输入端上安装有所述左齿轮,所述右传动辊输入端上安装有所述右齿轮,所述左传动辊和所述右传动辊上都设有退料槽,所述左传动辊和所述右传动辊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加工区和退料区,所述加工区位于所述定位套组与所述限位板配合时轴段位置,所述退料区位于所述定位套组与所述退料槽配合时轴段,所述上料槽位于所述加工区正上方,所述下料槽位于所述退料区正下方。优选的,所述定位套组由左定位套和右定位套组成,所述左定位套安装在所述左传动辊上并与之配合,所述右定位套安装在所述右传动辊上并与之配合,所述左定位套和所述右定位套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左定位套和所述右定位套之间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可放置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可与所述传动辊组配合,所述左定位套通过连杆与推料块固定连接,所述推料块可与所述堆料槽配合,所述右定位套组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可与所述推杆配合。优选的,所述推动部件由液压缸和所述推杆组成,所述液压缸固定在所述齿轮箱外侧壁上,所述液压缸可带动所述推杆伸缩,所述推杆穿过所述固定套并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推杆上还设有挡块,所述挡块可与所述固定套配合,所述推杆上还安装有推拉弹簧,所述推拉弹簧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套底部连接。优选的,所述滑块侧壁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可与所述导向块配合,所述滑块上端面上固定有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所述左定位块上配合有所述左转轴,所述右定位块上配合有所述右转轴,所述左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左锥齿轮,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弧形连杆,所述右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右锥齿轮,中间固定连接有所述弧形连杆,所述换向电机固定在所述滑块下端面,所述换向电机输出轴上安装有主锥齿轮,所述主锥齿轮分别与所述左锥齿轮和所述右锥齿轮配合。优选的,所述油石夹具组由粗超夹具和精超夹具组成,所述粗超夹具通过所述弧形连杆与所述右转轴连接,所述精超夹具通过所述弧形连杆与所述左转轴连接,所述粗超夹具包括粗超夹头、铰接架和复位弹簧,所述粗超夹头与所述铰接架铰接,所述铰接架与所述弧形连杆固定连接,所述铰接架上还固定有固定板,所述粗超夹头上固定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与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所述复位弹簧连接,所述精超夹具的夹头为精超夹头,其他结构与所述粗超夹具相同。优选的,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加工区上方,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转轴一端连接,所述转轴另一端上固定有凸轮套,所述凸轮套可与所述固定销配合,通过转轴的转动,并在所述复位弹簧作用下,可带动所述精超夹头和所述粗超夹头绕所述铰接板上铰接位置摆动,进而对所述加工区上所述轴承内圈进行加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推动部件上推杆与滑块的连接,同时通过推拉弹簧与定位套组的配合,可实现通过简单的推动方式来实现上下料一体化,同时定位套组上连接的推料块,在随时定位套组沿传动辊组移动时,可实现对加工完成的轴承内圈进行整齐堆放,防止加工后的轴承内圈都堆积在下料槽内,进而影响之后的退料过程;在滑块上固定的换向电机的带动下,可实现左右转轴的转向相反,进而保证对左右转轴上分别连接的精超夹具和粗超夹具进行转换,从而在一道工序中完成轴承内圈的粗超和精超加工,进而提高了轴承内圈沟道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去壳体结构示意图a。图4是本专利技术去壳体结构示意图b。图5是本专利技术去壳体结构侧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去壳体结构A方向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推动机构、油石摆动机构和定位套组的连接关系图a。图9是本专利技术推动机构、油石摆动机构和定位套组的连接关系图b。图10是本专利技术精超加工状态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推料状态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油石摆动机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壳体101、齿轮箱102、上料槽103、下料槽104、堆料槽105、导向滑轨106、导向块107、限位板108、左传动辊201、右传动辊202、退料槽203、传动电机204、传动齿轮205、左齿轮206、右齿轮207、驱动齿轮208、左定位套301、右定位套302、推料块303、连杆304、固定块3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内圈沟道超精研机,包括壳体(101),其特在于:所述壳体(101)上方安装有上料槽(103),所述壳体(101)下方安装有下料槽(104),所述下料槽(104)与堆料槽(105)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01)内部安装有传动机构、推动机构和定位套组,所述壳体(101)上固定有导向滑轨(106),所述定位套组安装在所述传动机构上,所述定位套组上可放置轴承内圈(6),所述定位套组还可与所述堆料槽(105)配合,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动部件和滑块(701),所述滑块(701)与所述导向滑轨(106)配合,所述推动部件通过推杆(502)与所述滑块(701)连接,所述推杆(502)还可与所述定位套组配合,所述滑块(701)上安装有换向机构和油石摆动机构,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左转轴(707)、右转轴(709)和换向电机(705),所述换向电机(705)可与所述左转轴(707)和所述右转轴(709)配合,所述油石摆动机构包括油石夹具组和转轴(405),所述油石夹具组通过弧形连杆(404)分别与所述左转轴(707)和所述右转轴(709)连接,所述油石夹具组可与所述转轴(405)配合,所述转轴(405)还与所述传动机构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内圈沟道超精研机,包括壳体(101),其特在于:所述壳体(101)上方安装有上料槽(103),所述壳体(101)下方安装有下料槽(104),所述下料槽(104)与堆料槽(105)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01)内部安装有传动机构、推动机构和定位套组,所述壳体(101)上固定有导向滑轨(106),所述定位套组安装在所述传动机构上,所述定位套组上可放置轴承内圈(6),所述定位套组还可与所述堆料槽(105)配合,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动部件和滑块(701),所述滑块(701)与所述导向滑轨(106)配合,所述推动部件通过推杆(502)与所述滑块(701)连接,所述推杆(502)还可与所述定位套组配合,所述滑块(701)上安装有换向机构和油石摆动机构,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左转轴(707)、右转轴(709)和换向电机(705),所述换向电机(705)可与所述左转轴(707)和所述右转轴(709)配合,所述油石摆动机构包括油石夹具组和转轴(405),所述油石夹具组通过弧形连杆(404)分别与所述左转轴(707)和所述右转轴(709)连接,所述油石夹具组可与所述转轴(405)配合,所述转轴(405)还与所述传动机构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沟道超精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电机(204)、齿轮组和所述传动辊组,所述传动电机(204)通过所述齿轮组可带动所述传动辊组转动,所述定位套组安装在所述传动辊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沟道超精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上还设有齿轮箱(102),所述齿轮组安装在所述齿轮箱(102)内,所述传动电机(204)固定在所述齿轮箱(102)外侧壁,所述齿轮箱(102)内侧壁上固定有限位板(108)和所述导向滑轨(106),所述限位板(108)可与所述定位套组配合,所述导向滑轨(106)上还设有导向块(10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沟道超精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由传动齿轮(205)、左齿轮(206)、右齿轮(207)和驱动齿轮(208)配合,所述传动齿轮(205)安装在所述传动电机(204)的输出轴上,且分别与所述左齿轮(206)、右齿轮(207)和驱动齿轮(208)配合,所述左齿轮(206)和所述右齿轮(207)安装在所述传动辊组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沟道超精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辊组由左传动辊(201)和右传动辊(202)组成,所述左传动辊(201)输入端上安装有所述左齿轮(206),所述右传动辊(202)输入端上安装有所述右齿轮(207),所述左传动辊(201)和所述右传动辊(202)上都设有退料槽(203),所述左传动辊(201)和所述右传动辊(202)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加工区和退料区,所述加工区位于所述定位套组与所述限位板(108)配合时轴段位置,所述退料区位于所述定位套组与所述退料槽(203)配合时轴段,所述上料槽(103)位于所述加工区正上方,所述下料槽(104)位于所述退料区正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沟道超精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组由左定位套(301)和右定位套(302)组成,所述左定位套(301)安装在所述左传动辊(201)上并与之配合,所述右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程炜陆君周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豪格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