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箱梁件焊接变形后的自动校直整形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3667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箱梁件焊接变形后的自动校直整形设备,它包括工装主体平台、至少一个龙门结构、用于支撑需要整形的工件的支撑块和用于测量工件是否调整到位的高度测量检具,所述的龙门结构的下部可在工装主体平台上前后移动;所述的龙门结构的上部安装有高压千斤顶,所述的高压千斤顶可在龙门结构的上部横梁上左右移动;所述的支撑块至少为两个,且与工装主体平台之间为可拆式连接;所述的高度测量检具至少为两个,为外壁上设有测量刻度的等高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还公开了上述设备对应的单龙门施压和双龙门施压两种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以更好的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操作效率更高,同时可以快速检测出工件是否校直准确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箱梁件焊接变形后的自动校直整形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箱梁件焊接变形后的自动校直整形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校直整形设备是是轨道交通机械制造领域内的一种常用设备。在轨道车的箱梁件制造过程中,经过焊接和探伤检验后虽然质量没问题,但还是存在外形尺寸会超差的情况,这一实际情况会给后续工件装配造成困难,进而影响整机性能。所以在该部件的制造过程中,必须要经过校直整形才可以是产品满足设计要求,由此可见这一道工序必须有专门的设备来保证,即校直整形设备,同时该类设备在焊接辅助装备领域也是较为重要的装置。现有技术中的校直整形设备有多种结构,专利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其中一种比较老式的结构的特点是:用于反变形的立柱都是固定式的,会出现压制位置不理想,吊装工件需将千斤顶及上部横梁经常移开,且需要人工采用扳手拧紧千斤顶比较费时费力,调整起来相当麻烦。在上述传统结构上,还有进一步采用龙门+高压千斤顶的改进设计,龙门可以沿轨道前后移动,使吊装工件变得轻松,千斤顶在龙门轨道上左右移动,使千斤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箱梁件焊接变形后的自动校直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工装主体平台(1)、至少一个龙门结构、用于支撑需要整形的工件的支撑块(401)和用于测量工件是否调整到位的高度测量检具(402),所述的龙门结构的下部可在工装主体平台(1)上前后移动;所述的龙门结构的上部安装有高压千斤顶(304),所述的高压千斤顶(304)可在龙门结构的上部横梁上左右移动;所述的支撑块(401)至少为两个,且与工装主体平台(1)之间为可拆式连接;所述的高度测量检具(402)至少为两个,为外壁上设有测量刻度的等高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箱梁件焊接变形后的自动校直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工装主体平台(1)、至少一个龙门结构、用于支撑需要整形的工件的支撑块(401)和用于测量工件是否调整到位的高度测量检具(402),所述的龙门结构的下部可在工装主体平台(1)上前后移动;所述的龙门结构的上部安装有高压千斤顶(304),所述的高压千斤顶(304)可在龙门结构的上部横梁上左右移动;所述的支撑块(401)至少为两个,且与工装主体平台(1)之间为可拆式连接;所述的高度测量检具(402)至少为两个,为外壁上设有测量刻度的等高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箱梁件焊接变形后的自动校直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门结构包括龙门下部单元(2)和龙门上部单元(3);所述的工装主体平台(1)包括有主体平台结构件(101),主体平台结构件(101)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用于龙门结构前后移动的第一轨道(103),第一轨道(103)的下方安装有齿条(102);所述的龙门下部单元(2)包括龙门下部结构件(201);龙门下部结构件(201)包括一根横梁,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段立柱,整体呈倒立的冂字型结构;所述的两段立柱的内侧各设有一个第一滚轮(206),所述的第一滚轮(206)用于与第一轨道(103)配合;其中一段立柱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减速电机(202),第一减速电机(202)的输出端连接有同步轴(203),同步轴(203)上安装有两个齿轮(204);所述两个齿轮(204)分别与主体平台结构件(101)的左右两侧的齿条(102)啮合;另一段立柱的外侧上安装有电动液压站(205);所述的龙门上部单元(3)包括龙门上部结构件(301),龙门上部结构件(301)包括横梁,横梁的两端设有一段向下的支撑柱,整体结构呈冂字型;龙门上部结构件(301)的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新江书平高升程立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车电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