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地热能进行化工生产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热能利用和化工生产
,具体为一种利用地热能进行化工生产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地热能是一种绿色、可再生的能源;地热资源可分为天然热水资源和高温岩体地热资源(也称干热岩)。我国有着极为丰富的干热岩资源,很多地方具有优越的开发条件,如西藏羊八井地区、云南腾冲地区、海南琼北地区、台湾、东南沿海地区和长白山天池等地区。在药品化工生产中有很多药物化学反应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需要外部提供大量的热量,常用热电机组或锅炉房供热,消耗大量化石燃料,既增加了化工生产成本,又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且低温地热能(一般低于150℃)的热能利用率较小,若能将该部分能量较好地利用将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环保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地热能进行化工生产的装置,解决了在药品化工生产中常用热电机组或锅炉房供热,消耗大量化石燃料,既增加了化工生产成本,又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且低温地热能(一般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地热能进行化工生产的装置,包括底座(1)、升温罐(2)、温控器(3)、第一过滤器(4)、第一滤棉层(5)、第一沙滤层(6)、滤板(7)、第二沙滤层(8)、进水管(9)、滤网(10)、回水管(11)、第二过滤器(12)、透气板(13)、第二滤棉层(14)、活性炭层(15)、第一导气管(16)、控制阀(17)、除湿罐(18)、隔腔板(19)、导气弯管(20)、加热管(21)、第二导气管(22)、反应釜(23)、泄压阀(24)、回气管(25)、滑座(26)、导气板(27)、第一定位块(28)、第二定位块(29)、反应台(30)和助力辊(3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地热能进行化工生产的装置,包括底座(1)、升温罐(2)、温控器(3)、第一过滤器(4)、第一滤棉层(5)、第一沙滤层(6)、滤板(7)、第二沙滤层(8)、进水管(9)、滤网(10)、回水管(11)、第二过滤器(12)、透气板(13)、第二滤棉层(14)、活性炭层(15)、第一导气管(16)、控制阀(17)、除湿罐(18)、隔腔板(19)、导气弯管(20)、加热管(21)、第二导气管(22)、反应釜(23)、泄压阀(24)、回气管(25)、滑座(26)、导气板(27)、第一定位块(28)、第二定位块(29)、反应台(30)和助力辊(3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罐(2)位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左侧,且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温控器(3)位于所述升温罐(2)前表面下方,且与所述升温罐(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4)右端贯穿所述升温罐(2)左侧壁,且与所述升温罐(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滤棉层(5)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4)内部左侧壁,且与所述第一过滤器(4)卡合固定,所述第一沙滤层(6)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4)内部靠近所述第一滤棉层(5)的右侧壁,所述第一沙滤层(6)与所述第一过滤器(4)卡合固定,所述滤板(7)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4)内部右侧壁,且与所述第一过滤器(4)卡合固定,所述第二沙滤层(8)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4)内部靠近所述滤板(7)的左侧壁,所述第二沙滤层(8)与所述第一过滤器(4)卡合固定,所述进水管(9)右端贯穿所述第一过滤器(4)左侧壁,且与所述第一过滤器(4)固定连接,所述滤网(10)位于所述进水管(9)左侧壁,且与所述进水管(9)固定连接,所述回水管(11)后端贯穿所述升温罐(2)前表面下方,且与所述升温罐(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12)下端贯穿所述升温罐(2)上表面,且与所述升温罐(2)固定连接,所述透气板(13)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器(12)内部下表面,且与所述第二过滤器(12)卡合固定,所述第二滤棉层(14)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器(12)内部靠近所述透气板(13)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滤棉层(14)与所述第二过滤器(12)卡合固定,所述活性炭层(15)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器(12)内部靠近所述第二滤棉层(14)的上表面,所述活性炭层(15)与所述第二过滤器(12)卡合固定,所述第一导气管(16)左端贯穿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12)上表面,所述第一导气管(16)右端贯穿连接所述除湿罐(18)上表面,所述第一导气管(16)与所述第二过滤器(12)和所述除湿罐(18)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导气管(16)贯穿所述控制阀(17),所述控制阀(17)与所述第一导气管(16)固定连接,所述除湿罐(18)位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靠近所述升温罐(2)的右侧,所述除湿罐(18)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隔腔板(19)位于所述除湿罐(18)内侧壁下方,且与所述除湿罐(18)固定连接,所述导气弯管(20)上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导气管(16),所述导气弯管(20)下端贯穿所述隔腔板(19),所述加热管(21)位于所述除湿罐(18)内部左侧壁,且与所述除湿罐(1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气管(22)左端贯穿连接所述除湿罐(18)右侧壁下方,所述第二导气管(22)右端贯穿连接所述反应釜(23)左侧下方,所述第二导气管(22)与所述除湿罐(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