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连根拔除毛豆秧的田垄翻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田翻耕
,具体为一种可连根拔除毛豆秧的田垄翻掘装置。
技术介绍
毛豆秧由豆苗生长而成,可以结出毛豆,是一种常见的旱地种植物,在种植的时候,需要将田地做垄,豆秧生长需要频繁的浇水,做垄可以避免热天积水烂根的情况发生,在一轮生长周期结束的时候,需要将田垄上的豆秧拔除,由于豆秧根部深入到泥土里,且豆秧根茎较粗,在使用机械翻耕土地的时候,常常会将根部挖断,而人工拔除的话,由于根茎发达,拔除耗时耗力,而且对于田垄作物,采用大型机械的话,容易破坏田垄的结构,不方便后续的农作开展,所以目前对于田垄豆秧的翻耕,主要是人工拔除或者割断豆秧后,再行人工犁地,工序繁多,费事费力,一般的田垄豆秧作物的根茎较为粗壮,且田垄不适宜大型机械化操作,豆秧拔除和土地翻耕都存在较大的人工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所以需要一种可连根拔除毛豆秧的田垄翻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连根拔除毛豆秧的田垄翻掘装置,解决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连根拔除毛豆秧的田垄翻掘装置,包括用于承载被挖掘出豆秧的支撑箱(1)、两个移动支撑杆(2)和用于挖掘豆秧和翻耕田垄的翻掘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以支撑箱(1)表面的中线为对称线呈对称分布的移动支撑杆(2),所述移动支撑杆(2)的底端安装有移动轮(4),所述支撑箱(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手推柄(5),所述翻掘结构设置在支撑箱(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连根拔除毛豆秧的田垄翻掘装置,包括用于承载被挖掘出豆秧的支撑箱(1)、两个移动支撑杆(2)和用于挖掘豆秧和翻耕田垄的翻掘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以支撑箱(1)表面的中线为对称线呈对称分布的移动支撑杆(2),所述移动支撑杆(2)的底端安装有移动轮(4),所述支撑箱(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手推柄(5),所述翻掘结构设置在支撑箱(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连根拔除毛豆秧的田垄翻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掘机构(3)包括电机(31)、两个侧支撑板(32)、两个加强支撑杆(33)、用于传输被翻掘的豆秧的活动传输带(34)、用于支撑活动支撑带的第一传动辊轴(35)、用于支撑活动支撑带的第二传动辊轴(36)、固定杆(37)、用于进行支撑翻耕结构的翻耕轴(38)、若干个第一支撑环(39)和若干个第二支撑环(310),所述支撑箱(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支撑板(32),两个所述侧支撑板(32)以支撑箱(1)表面的中线为对称线呈对称分布,所述支撑箱(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与侧支撑板(32)一一对应的加强支撑杆(33),所述加强支撑杆(33)远离支撑箱(1)的一端与侧支撑板(32)的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连根拔除毛豆秧的田垄翻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撑板(32)的表面设置有与第一传动辊轴(35)、第二传动辊轴(36)相适配的轴承,所述第一传动辊轴(35)的表面和第二传动辊轴(36)的表面均与侧支撑板(32)上的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支撑杆(33)上固定安装有电机(31),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311),所述转轴(311)的表面套接有第一传动皮带(312),所述第一传动皮带(312)的内侧面与第一传动辊轴(35)的表面套接,所述第一传动辊轴(35)的表面和第二传动辊轴(36)的表面套接有活动传输带(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连根拔除毛豆秧的田垄翻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传输带(34)的表面开设有若干排抖动孔(313),所述活动传输带(3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拖秧弹簧(314),若干个拖秧弹簧(314)与若干排抖动孔(313)交错分布,所述侧支撑板(3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