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强度电触头的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23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强度电触头的断路器,包括壳体、静触头、动触头组件和灭弧组件,动触头组件包括安装座和固定在安装座上的动触头,动触头包括触头部和导电部,动触头设置为“7”字形,触头部设置在动触头前端的钩状位置,动触头的钩状位置内侧设置有动触头银点;静触头横截面呈梯形,静触头的一侧斜面上设置有静触头银点,静触头银点与动触头银点接触并导通;动触头组件上连接有脱扣组件,脱扣组件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导通或断开,灭弧组件由脱扣组件带动移动并实现对动触头银点与静触头之间的隔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断路器,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接触面积大,导电面积大,接触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强度电触头的断路器
本技术属于断路器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具有高强度电触头的断路器。
技术介绍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中包括一静触头和一动触头,利用动触头动作与静触头导通或断开实现电路的通断。随着电力技术发展,断路器越来越趋于小型化发展,这样就导致了断路器内部空间减小,但是对于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导通面积和导电能力不能减小,这样就对断路器的动、静触头提出了新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强度电触头的断路器,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接触面积大,导电面积大,接触可靠。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强度电触头的断路器,包括壳体、静触头、动触头组件和灭弧组件,动触头组件包括安装座和固定在安装座上的动触头,动触头包括触头部和导电部,动触头设置为“7”字形,触头部设置在动触头前端的钩状位置,动触头的钩状位置内侧设置有动触头银点;静触头横截面呈梯形,静触头的一侧斜面上设置有静触头银点,静触头银点与动触头银点接触并导通;动触头组件上连接有脱扣组件,脱扣组件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导通或断开,灭弧组件由脱扣组件带动移动并实现对动触头银点与静触头之间的隔离。优选地,动触头包括若干触头片,各触头片之间并联设置且均固定在安装座上。优选地,安装座靠近动触头端设置有若干安装槽,相邻两安装槽之间留有间隙,安装槽内设置有导电片,触头片分别固定于各个安装槽内并与导电片电连接。优选地,安装座远离动触头端设置有与壳体固定的铰接轴,安装座上还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设置于铰接轴与动触头之间,脱扣组件与连接轴铰接,且通过连接轴带动安装座和动触头绕铰接轴旋转,实现动触头与静触头导通或断开。优选地,脱扣组件包括与连接轴铰接的动作杆,动作杆上设置有一朝向灭弧组件的楔块,楔块随着动作杆运动而推动灭弧组件向前移动实现对动触头银点与静触头之间的隔离。优选地,灭弧组件包括一移动方向与动作杆方向垂直的移动杆,移动杆一端朝向动作杆,另一端朝向静触头位置,移动杆朝向静触头端设置有绝缘片。优选地,所述移动杆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与壳体固定。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强度电触头的断路器的有益效果是:1、动触头结构的设计,使得其与静触头之间的接触面更大,接触更加紧密,电导通更可靠。2、动触头由若干相离且并联设置的触头片组成,使得动触头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利于动触头散热,提高动触头的使用寿命。3、灭弧组件中移动杆移动实现电弧隔离,动作空间小,动作稳定性好,利于适用内部空间小的继电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强度电触头的断路器接通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强度电触头的断路器断开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强度电触头的断路器的动触头组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强度电触头的断路器,包括壳体1(部分画出)、静触头2、动触头组件4、和灭弧组件5和脱扣组件3。脱扣组件3带动动触头组件4与静触头2接触或分离,实现断路器控制的电路的导通与断路。图1中,静触头2与动触头组件4之间呈导通状态。动触头组件4连接脱扣组件3,脱扣组件3带动动触头4与静触头2导通或断开。灭弧组件5由脱扣组件3带动移动并实现对动触头银点413与静触头银点31之间的隔离,隔断电弧。如图2所示,其中动触头组件4包括安装座42和固定在安装座42上的动触头41。动触头41包括触头部412和导电部411,动触头设置为“7”字形,触头部412设置在动触头41前端的钩状位置,动触头41的钩状位置内侧设置有动触头银点413。静触头2横截面呈梯形,静触头2的一侧斜面上设置有静触头银点21,静触头银点21与动触头银点413接触并导通。本技术中静触头2和动触头41结构的设计,一方面增大了静触头2与动触头41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斜面的设置,确保了静触头银点21与动触头银点413接触更加可靠,不会出现局部支撑接触的问题。如图2和图3所示,动触头41包括若干触头片410,各触头片410之间并联设置且均固定在安装座42上。安装座42靠近动触头41端设置有若干安装槽421,相邻两安装槽421之间留有间隙。安装槽421内设置有导电片422,触头片410分别固定于各个安装槽421内并与导电片422电连接。导电片422与外部导线连接,实现电路导通。触头片410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啊安装槽421内,并安装槽421内的导电片422紧密接触并导通。相邻两安装槽421内的导电片422是串联的接通的。本结构的设置,使得各个触头片410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这样就增大了整个动触头41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改善了其散热能力,能够及时的将动触头上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避免断路器内部温度过高,降低各个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同时也提高动触头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中的动触头和静触头采用银—氧化隔组成的粉末冶金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电磨损、抗熔焊和接触电阻稳定的特点。如图2和图3所示,安装座42远离动触头41端设置有与壳体1固定的铰接轴423。安装座42上还设置有连接轴424,连接轴424设置于铰接轴423与动触头41之间。脱扣组件3与连接轴424铰接,且通过连接轴424带动安装座42和动触头41绕铰接轴423旋转,实现动触头41与静触头2导通或断开。电路中电流变化,使得脱扣组件3中的移动杆31受到电路中电压互感器或电流互感器的不同电磁力作用而运动,即移动杆31移动带动安装座42和动触头41绕铰接轴423旋转。如图2,脱扣组件3包括与连接轴424铰接的动作杆31,动作杆31上设置有一朝向灭弧组件5的楔块32。楔块32随着动作杆31移动运动而推动灭弧组件5向前移动实现对动触头银点413与静触头2之间的隔离。楔块32上设置有一朝向灭弧组件5的斜面,利用斜面推动灭弧组件5实现移动杆51移动,移动杆51移动至动触头银点413下部实现电弧隔离。如图2,灭弧组件5包括一移动方向与动作杆31方向垂直的移动杆51,移动杆51一端朝向动作杆31,另一端朝向静触头2位置,移动杆51朝向静触头2端设置有绝缘片52,绝缘片52实现电弧隔离。移动杆51上设置有复位弹簧53,复位弹簧53另一端与壳体1固定。在静触头2与动触头41导通时,复位弹簧53处于自然状态下,在动作杆31带动楔块32运动时,楔块32推动移动杆51移动,复位弹簧53被拉伸,在楔块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高强度电触头的断路器,包括壳体、静触头、动触头组件和灭弧组件,其特征在于,动触头组件包括安装座和固定在安装座上的动触头,动触头包括触头部和导电部,动触头设置为“7”字形,触头部设置在动触头前端的钩状位置,动触头的钩状位置内侧设置有动触头银点;静触头横截面呈梯形,静触头的一侧斜面上设置有静触头银点,静触头银点与动触头银点接触并导通;/n动触头组件上连接有脱扣组件,脱扣组件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导通或断开,灭弧组件由脱扣组件带动移动并实现对动触头银点与静触头之间的隔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强度电触头的断路器,包括壳体、静触头、动触头组件和灭弧组件,其特征在于,动触头组件包括安装座和固定在安装座上的动触头,动触头包括触头部和导电部,动触头设置为“7”字形,触头部设置在动触头前端的钩状位置,动触头的钩状位置内侧设置有动触头银点;静触头横截面呈梯形,静触头的一侧斜面上设置有静触头银点,静触头银点与动触头银点接触并导通;
动触头组件上连接有脱扣组件,脱扣组件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导通或断开,灭弧组件由脱扣组件带动移动并实现对动触头银点与静触头之间的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强度电触头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动触头包括若干触头片,各触头片之间并联设置且均固定在安装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高强度电触头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安装座靠近动触头端设置有若干安装槽,相邻两安装槽之间留有间隙,安装槽内设置有导电片,触头片分别固定于各个安装槽内并与导电片电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勇宋安超卫平春李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徽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